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故事说是两位朋友正徒步穿越沙漠,在行程中他们有了争执,其中一位朋友给了另一位一个耳光。被扇的那个人很难过,但是没有说什么,他在沙地上写道:今天我最要好的朋友扇了我一个耳光。  相似文献   

2.
案例1:那次上篮球课,学习运球上篮动作,老师问有会的吗?举手的同学有两个,是我和另一位同学,大家都说让我做,因为我是校篮球队的队员,做动作不在话下,可老师却没有叫我做,而是让另一位同学做了一个示范,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3.
今天主要讲一下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据说某个山上有一位德行很高的长者,他收了两个徒弟,他对这两个徒弟说,你们应该远离我这儿、到很远的海边去,到那里学习生存。那个地方非常远,所以我给你们准备了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一筐鱼,你们可以一路走一路吃,另一样是一个渔网,拿着这个到海边以后就可以捕鱼,你们每个人自己挑一样东西。  相似文献   

4.
星期一上午,我准备给同学们上班会课,这时一位女生哭着向我报告:“王贝贝同学在楼梯间用鸡毛掸子打我的脸!”“我不是故意的!”王贝贝抢着说。一个叫冤,像受了莫大的委屈;另一个的争辩,好似一场“官司”不打到底决不罢休的样子。本想狠狠地批评一顿,但我看着眼前这两个气鼓鼓的小冤家,灵机一动:为何不把这桩“官司”交给瞪着眼睛想说话的同学们?让这群机灵鬼当回“法官”,看看他们辨别  相似文献   

5.
李鹏 《师道》2002,(8):20
我曾收到过两串风铃:一串是我学生送的,另一串也是我学生送的。那是去年中考前夕的一天,我上完辅导课,收拾东西正准备走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在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我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另一位说“:你要什么?我去买。”前一位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我暗想:理科女生确实不一样,我们平时只是称那种饼为三角饼。一一次我在食堂排队买西瓜,听到大师傅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人来说,机遇并不是可以侥幸得到的。我相信一位科学家的名言:“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对我的“偏爱”.可能是我已有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理论准备,一是实践准备。  相似文献   

8.
两种假设     
一个学生告诉我,教室里有学生在打架。我急忙赶到教室,两名打架的学生已被学生干部拉开,可他俩仍然怒目而视,随时准备再冲上去。我让他们分别说一说为什么打架,他们都竭力把责任推向对方。不过,从他们激烈的争辩中得知,原因很简单:下课后其中一位匆忙外出,把另一...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直觉     
在教学中,尤其是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有的学生会凭借直觉突如其来地冒出某些离奇古怪的看法,如果老师不是妄下结论,而是善于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直觉,去粗取精,往往可以开辟出一片令人豁然开朗的新天地。例如,在教学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当同学们总结出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后,我准备让学生做练习时,突然,一位学生说:“老师,我有一个想法可以说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我通过观察短除式后,觉得用其中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独有的质因数也可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说完大胆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用红粉笔补充了…  相似文献   

10.
钻圈圈游戏目的:让宝宝练习钻的动作,发展其身体的协调能力。准备:直径约40厘米的塑料圈。游戏玩法:一个宝宝扶着塑料圈,另一个过来钻,钻过来以后,两个人交换位置继续做游戏。两个人一边做游戏,一边说:“小圈圈,圆又圆,小朋友来钻圈圈。你帮我,我帮你,你钻完了我来钻。”游戏目  相似文献   

11.
陈博 《大学生》2013,(1):44-46
这是我在芝大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已经决定毕业后马上回国。摆在我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好好休养,做最实际的事,为毕业后的生活做准备。另一种,在本科的最后阶段做一个最纯粹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张玉萍 《班主任》2007,(1):47-47
读小学时,我住在奶奶家。奶奶家在山脚下,村里的小学建在半山腰上。山村小学只有两位老师:一位年长的,姓吴,是我们的校长兼我们班的班主任,教一至四年级;另一个年轻的来自城里,教五、六年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有真情才动人心扉。情感流露,要真,要自然,而不是硬挤出来。读下面两位老师的美文,我们可以明白这个道理。早上,我和两个孩子一块儿上楼。一个孩子走在前,另一个孩子走在后。来到二楼的办公室门口,一位小朋友的脚步重了一点儿,另一个小朋友忙提醒他:"嘘!轻一点儿!老师在办公。"这个男孩,脑袋大大的,眼睛闪闪发亮,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他提醒另一个同学,走路要轻一点儿,是为了不妨碍老师  相似文献   

14.
谁在说谎     
在一个海岛上住着两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成员总是说实话,另一个部落的成员总是说谎话。一位传教士碰到两位土著人,一位是高个子,另一位是矮个子。  相似文献   

15.
宽容     
在我这一星期的采访过程中,使我懂得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宽容。在我采访的人群中,有着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是这样看待"宽容"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件对不起另一位同学的事的时候,那另一位同学能够对这位同学的错误表示宽容和谅解;而有的同学却不能这样做。这就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对一个人来说,机遇并不是可以侥幸得到的。我相信一位科学家的名言:“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对我的“偏爱”,可能是我已有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理论准备,一是实践准备。理论准备是在此之前,我曾学过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对文学、历史、逻辑学也有所涉猎。50年以来,又研究过中国近代教育史和高等教育理论,关于高等教育的特点、基本规律、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原则、大学生心理特征等,逐渐形成粗浅的却是自己的见解。但高等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有理论准备还不足以学有所用,同时还得靠我几十年来的教育实…  相似文献   

17.
润心细无声     
那是一个寒风夹着冷雨的傍晚,安排好学生离校后,我和几位老师正为怎样回家想办法。突然,一位学生抱着雨衣出现在我面前:老师,我借了三件雨衣,您穿一件,另两件就给需要的老师吧!哦,是郝小升,  相似文献   

18.
菁灵姐姐:我有两位好友,一个大胆活泼,一个文静勤奋,我很喜欢与她们交往。但令我烦恼的是她们却合不来,只要我和其中一个同学在一起,另一个就会生气,我感到很为难,又不想失去她们中的任何一个。虽然我努力让她们成为好朋友,可难以实现,你能帮帮我吗?纤倩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教师曾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双休日,她上街买东西,碰到了她以前教过的两个学生.一个是昔日精心培养、百般关照的“优秀生“,另一个则是曾经三天两头进办公室的“双差生“.……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到小学里听一位一年级老师教《她是谁》一课。有两个小镜头可把我吸引住了。当这位老师教了部分生字词让小朋友自由读课文以后,问:课文里的“她”说的是谁呢?有一个小朋友答:“她”说的是“老人”。另一个答:“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