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艳 《文化交流》2006,(1):48-50
由台湾联合昆剧团与上海昆剧团合演的新编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巡回演出来到杭州,来到《梁祝》故事的发源地,颇有其溯源意义。该剧编剧是我的朋友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海峡两岸在昆剧方面的互动最早是由他带动的。早在1990年秋,他参加了一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昆剧团,被新华社誉为"新中国昆剧第一团"。它载入新中国文化史,是因为改编、排演了《十五贯》,并在北京成功上演,由此改变了昆剧的命运。1956年发生的三件事,对浙江昆剧团以及六百年昆剧来讲,是命运的转折。1956年4月1日,浙江省文化局批准,"国风昆苏剧团"从"民营公助"转为国营单位,并改名为"浙江昆苏剧团"。4月10日,濒临倒闭的剧团为了"救活"自己,改编、排演《十五贯》,并在北京首演。之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各看了两场。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5日,由文化部设立的全国舞台艺术政府奖——第十届“文华奖”在北京正式揭晓,浙江永嘉昆剧团在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演出的昆剧《张协状元》,一举获得“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剧作奖”、“文华表演奖”,尔后,该剧又获戏曲最高专家奖:“中国戏曲学会奖”。  相似文献   

4.
阿成 《文化交流》2011,(8):61-64
在春风送暧的春天,浙江昆剧团新排昆剧《临川梦影》,在梦幻般的诗意江南惊艳登场:号称精华版《临川四梦》的《临川梦影》,在浙江胜利剧院首次公演,受到戏迷观众热情追捧。浙江大学的精英戏迷团有不少是教授、博士、外教,早早地来到剧院,等候开演;  相似文献   

5.
阿潘  鲍晨 《文化交流》2005,(5):66-69
无缘和罗怀臻相识,真正知道他的大名是2003年10月在杭州东坡剧院观摩宁波甬剧《典妻》那个晚上。数年之后,又一次目睹了他的戏艺活动:那是国家财政首批用于抢救昆曲艺术的1000万基金首次启用,由浙江昆剧团承办的全国昆剧编剧培训班在杭开班,上海艺术创作中心著名编剧罗怀臻应邀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在海峡两岸乃至世界各地具有广泛影响,把这一历史名人搬上舞台,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最好品牌。台湾观众非常崇敬王阳明。浙江省余姚市艺术剧院在台湾阳明山下、阳明公园之畔,演出新编姚剧历史剧《王阳明》,场场满座,掌声如潮。姚剧《王阳明》感动台湾,而台湾观众争看《王阳明》的盛况又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7.
阿潘 《文化交流》2005,(2):22-25
乙酉新春,有幸在杭州和王传淞之子——江南昆丑传人王世瑶谈及浙江昆剧团将于今年4月在杭州举办“纪念《十五贯》晋京 50 周年暨王传淞诞生百周年活动”,话及今古,纵横百年,但其内容总离不开一个“丑”字。 昆“丑”表演在昆曲艺术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素有昆剧“无丑不成戏”  相似文献   

8.
阿潘 《文化交流》2004,(3):13-16
著名导演马科执导的《曹操与杨修》曾经轰动一时,近日他抱病应邀来到西子湖畔的“浙昆”接导昆剧大戏《公孙子都》,在他穿梭于沪杭的间隙,本刊特约作者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写下了这位大导演从艺的坎坷经历和对戏剧艺术的挚爱心声——特稿特稿132004年第三期·文化交流上海京剧院著名导演马科自24岁执导《红色风暴》,到年近花甲时执导《曹操与杨修》,沿着中西“结合”的路子一路“过关斩将”,排了京、话、越、粤、淮、歌、豫、晋近十个剧种达80余个剧目,可说声名显赫,硕果累累。恢复建制后的浙江昆剧团,为庆贺纪念联合国授予的“人类口头和非…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03,(4):53-53
台湾灵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4月在台湾出版发行了《如何到大陆拿学位》一书,受到台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对台湾学子到大陆求学起到了指导作用。该书是中国外文局华语教学出版社与台湾灵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经过多次洽谈,将其出版发行的《新编高校招生录取及填报志愿指南》一书  相似文献   

10.
沙舟  王艺 《文化交流》2012,(10):39-42
舞台上,随着乐曲响起,一个光头大汉健步上台,但见他一边左手拿着话筒、右手执笔在脸上描画着白色的油彩,一边演唱着以昆曲曲牌谱曲的高亢浑厚的"昆歌"苏轼词《赤壁怀古》.转眼之间,一张"包公脸谱"画就.整个过程他既没对照镜子,也没旁人指点,完全凭着记忆和经验.一曲终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这自唱自画的绝活叫"三笔画青天",而这位表演者就是浙江昆剧团副团长、著名昆剧老生程伟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