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北京大學入藏的西漢竹書中,有一種題爲《周訓》.其基本情况,我們已經向學界提供了初步的介紹① .北大竹書《周訓》内容,是周君主昭文公對共太子的訓誨.訓誨每月一次,所以《周訓》結構也以月份為綱,每月一章.各章照例以"·維歲某月更旦之日,(龔)太子朝周,昭文公自身貳之,用茲念也"開頭,以"已學,太子用兹念斯.乃受之書而自身屬之曰:汝勉毋忘歲某月更旦之馴"結尾.十二月之外,還有"閏月"一章.每章都以圓形墨點"·"開頭,作為分章符號.  相似文献   

2.
观音信仰源于印度大乘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随着观音信仰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相关"疑伪经"和各种"观音灵验记"的出现,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苦难大众把观音菩萨奉为"救世主",致使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广为盛行.唐宋至明清,"变文"、"宝卷"讲唱观音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等广泛流布,观音道场、观音庙、观音山、观音洞等纷纷营建,形成了中国化的观音,使其信仰愈演愈烈,至今仍在民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四川省遂宁市利用当地的观音民俗文化资源,打造"西部观音道场",以此突出地方文化旅游特色,即将成为西部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企业文化责任已然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从信仰视域来看,企业文化责任包括两个方面:把本国民众的信仰和价值理念推向全世界以及把全人类的"信仰共识"、"文化共识"、"价值共识"引入国内,丰富发展国人的信仰体系.作为优秀民族企业的代表,五粮液公司的企业文化责任就涵盖"走出去"与"引进来"两个方面.伴随着五粮液越来越多的这种交往,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将会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说诗文可以当作药石治病,恐怕谁也不会相信,但在古代却时有这样的记载。据笔者所见,最早记载以诗文治病的是《汉书·王褒传》。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后(汉宣帝)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太子"是汉宣帝之子,所谓"忽忽善忘",  相似文献   

5.
圣凯 《中国文化》2013,(2):91-97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信仰与生活,是在吸收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信仰方式基础上,逐渐采取适应了中国人的信仰心理与信仰方式,从而进行吸收与改造,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徒自己的信仰方式。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随着佛经忏悔思想的传译,忏悔仪式逐渐被纳入中国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但是,忏法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其原因在於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道教的思想。佛教忏法的形成,是中国佛教高僧在印度、西域忏悔仪式原有仪式基础上,在魏晋南北朝的三教论争中,逐渐采取了适应中国"礼"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唐五代是巴蜀地区民间信仰的大发展时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祇大致可分为先贤、自然、创世神及其他共四类.神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巴蜀"重淫祀"的民俗文化氛围,神祗祭祀与经济活动及教化相关,所崇拜的先贤大都活动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得道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在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过程中,积极融入到各民族民众生活、习俗中,其成仙信仰对当地民间生死观念产生了影响。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在保留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将道教成仙信仰整合进本民族生死观念,这是对道教文化的鉴别、选择和认同,而这种认同程度与其自身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及与外来道教文化交流的深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史记·六国年表》中经常可以看到“某太子质于某国”、“某国使太子为质”、“太子从某国归”等类似的字句。《说文解字》日:“质,以物相赘。”又云:“赘,以物质钱,从敖贝。敖者,尤放贝当复取之也。”从许慎对字义的解释中可知,“质”最早指的是交换过程中物品的抵押行为,  相似文献   

9.
青山庙会是陕西关中西部地区一处影响较大的庙会活动。青山九间神祠为获取各自在信仰圈中的正统性、认同感和影响力,采取了以"血缘关系"、"政治权力"和"政策文本"为切入点的不同实践策略。这些策略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人际伦理秩序、政治权力符号,以及现代社会管理进程中的政策制度相吻合。各种策略的实施其实质是在强化信众认同感的同时,扩大和巩固民间信仰的社会基础,寻求信仰社区的功能性整合。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17,(3)
<正>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有一种石神信仰,即民众对体形巨大的山体岩石的崇拜。如羌族有白石崇拜,仡佬族有巨石崇拜,壮族有逢年过节向石神烧香致祭的习俗,白族民间则流传有"白岩天子"的神话。石神信仰源于山体崇拜,正如乌丙安先生所指出:"首先是人们敬奉那些奇异的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