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我们当代美学研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建立新的美学体系,实质性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把现在美学界比较流行的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说法归纳为“美的科学说”“艺术哲学说”“审美关系说”“审美经验说”“审美活动说”“审美现象说”。在论述各种说法的核心内容,指出各派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的同时,分析影响美学确立的因素,并指出其学术上的合理之处和缺陷,希望能够给美学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关于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资料,并对美学研究对象的进一步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西方体验美学总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艺术体验何以总意味着超越“此在”的界限而升腾到心醉神迷的诗意世界?要解答这个问题,不能不首先追问“此在”。因为“此在”不仅是艺术体验的起点,而且也是我们研究西方体验美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理解作为新术语、新范式的课程思政如何生成和作用、其交汇的多重“逻辑”如何互动是课程思政研究及实施的重要理论问题。系统梳理并纳入课程思政所交汇的多重“逻辑”,基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和“理性人”分析构建了一个纳入视域、历史和要素/环节的三维课程思政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从宏观视域和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给出的顶层逻辑和微观视域及学生主体性视角出发的底层逻辑之统一和正反馈机制作用,是课程思政形成和作用的核心理论机制。不同维度间互动可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理论、政策渊源以及思政教育资源要素,可为“教师+思政资源—课程(堂)教学—学生”的全流程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提供激励,实现微观视域的供需适配与宏观视域的政策目标达成、政策激励与调适以及思政教育资源资源共享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之一,是唯物史观的基石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含义的科学阐释和澄清,其意义不仅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要求,而且也关乎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解与阐释,关乎对于诸如“实践美学”、“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科学性如何地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进行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宗白华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初发芙蓉”与“错采镂金”的美,认为它们代表了中国人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这两种类型的美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美学效果,也是宗白华所理解的人类美感的差异性所在,它们多表现干诗歌、绘画、工艺  相似文献   

6.
理解何以可能?理解的展开就是解释学循环的往复。先前,解释学循环被认为是本文整体与部分的循环,是一种理解本文的技艺学。历史发展形成了新的问题视域,伽达默尔给出了新的回答: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此在的时间性决定了理解的循环性,解释学循环在问和答的逻辑中深入,“视域融合”绽放出流动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休闲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希望度过怎样的休闲生活,是父母应该知道和关心的。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个不同年龄的孩子,请听他们的心里话。 你知道什么是“休闲”吗?你怎么理解“休闲”的含义? 牛一羊(8岁,小学二年级,男孩):休闲就是自由自在的休息、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刘派(9岁,小学三年级,男孩):我觉得休闲就是天天没事干,可以玩。 杜敏(初中二年级,女孩):我理解的休闲是轻松、愉快、自由地度过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可以做一切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李长江(14岁,初中二年级,男孩)…  相似文献   

8.
伴有时代境遇问题而兴起的教育人学,若想焕发出新的研究生命力,需要对自身的内在逻辑进行省思,澄清自己研究边界、理论视域、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考究的笼统性和含混性。对教育人学概念的确定性追求虽有利于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知识生产,却不符合历史脉络中教育人学的发展逻辑。多元的教育人学概念和思想建设既有必然性又有必要性。基于哲学人类学和生存论辨析的视角,对我国教育人学研究进行逻辑内省,发现我国教育人学在哲学人类学和生存论两种不同的理论视域下发展,并发轫于“价值导向”和“实践导向”两种不同的逻辑起点,且教育人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整体的人”,又包括“个体的人”。  相似文献   

9.
"技术"是反思休闲美学的一个重要视域。技术变革引发了现代时间观念,进而改变了人类的休闲观念;现代社会由于技术规训而导致审美救世主义的产生,但这种虚幻的构想注定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落实;随着"审美化"时代的到来,技术与休闲全面统合,这迫切需要我们提升休闲的美学品质。允诺休闲,重要的是借助于技术"沉入"审美而非"沉溺"审美化。唯其如此,人才能在日常休闲中通达诗意的生存境界,休闲美学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美学语法”为中西美学理论的对接问题引入了一个新的维度,借助美学命题逻辑结构与话语表述之间的张力可以超越语义层基本相同的指称意义,进入到语法层与逻辑层的深度不对等性之中。西方美学命题以“S是P”为基本例程,通过语法标记来表达本质判断、分类背景和知识质态中的逻辑关系。汉语通过有限的结构递系和二维的结构递归呈现多层动态套叠的逻辑形式,是一种包含命题“主谓”分析式但又不相等的更高层次的对称耦合结构,其所构筑的宇宙生命结构模式也是中国美学命题的逻辑基础与审美理想。中西美学命题对接中语法标记的转换以及逻辑结构的复敏有助于重新理解中西美学理论体系之间的合理关系,直面“言外之意”如何有效地运作于“传情达意”,不仅为西方美学理论如何调和感性经验和逻辑表述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也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转换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1.
在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历程的总结和回顾中,有学者将其归结为是从“实践美学”到“新实践美学”即“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历史和逻辑发展过程,并认为这是“新实践美学”论者“站在老一辈实践美学代表人物的肩上,努力开拓创新,实实在在地把实践美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引向纵深发展”的结果。那么,这种论断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实际?或者说,“实践本体论美学”到底是不是“实践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  相似文献   

12.
“以诗为词”的问题是苏轼词研究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视域融合”视野下苏轼“以诗为词”的研究,是以关怀人类生命为基础的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多元化判断。历史视域中褒扬与异议“以诗为词”的论辩,是对不同视域下的“以诗为词”的综合研究。我们要承认自身的有限性、传统的有效性,在不同的视域中进行对话,追求诠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王强 《文教资料》2014,(22):69-70
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效果历史”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理解的历史性,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的视域,视域融合成为“效果历史”的永恒任务。平等对话乃是为了推动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乃是要达到相互理解。历史教学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要把文本及作者的“原初视域”和解释者的“当前视域”交织融合,引领学生在历史的解读和探究中,认识历史,生成观点,构成理解,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4.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过:“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意,从而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没有很好的语感,如何把握文学作品?既然不能把握又谈什么理解,当然也就更不用说欣赏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旅游美学视域,应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和标准对旅游活动结构——一次旅游活动的前过程、过程、后过程及五个节点:愿游一行游——居游——愁游——忆游组成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以旅游活动的内容为基点重新进行旅游类型分类。旨在构成纯粹旅游、非纯粹旅游、亚旅游、超旅游等操作性概念,初步确定旅游美学自己的基本词汇,建立旅游美学学科概念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解释学的“理解”观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哲学学说。现代解释学从人的语言、理解、历史、意义出发,其所主张的本体论的理解观,在不断加深我们对“理解”的认知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看世界”的视域。对于我们理解教育问题,给予了很多启示。在现代解释学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理解关系。理解不仅告诉我们怎么想,而且还告诉我们怎样存在,理解活动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模式。解释学的“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作为理解对象,既表现为符号系统,也表现为意义,理解的实质则是把握文本的意义。理解是意…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是对语文教学的正本清源,也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归途,是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特级教师魏星说过:“要教出‘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代大学生无论是对价值客体、价值主体、价值尺度的理解都与以往的青年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这些理解还呈现出纷繁复杂的个体化倾向。这种倾向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对这种变化的现状分析是青年价值观研究、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反传统上。去年我们曾对一百名大学生、一百名家长以及一百名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与成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在“人活着怎样才有价值?”等问题上,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认识是有分歧的,与师长的认识也有分歧。其中,与…  相似文献   

19.
陆游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更是为国伤断肠的爱国志士。然而在历代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过程中,就其"晚节"问题引发颇多异议。这些异议产生于具有不同视域研究者的交流与对话中,不同视域相互间的碰撞与融合,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理解陆游"晚节"问题提供更高更丰富的新视域,也为陆游整体研究开拓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认识论中,“文本理解”被视作是人对文本意义的诠释,是指文本意图与作者意图的视域整合,是在问答逻辑中所形成的交往互惠和重叠共识;而在存在论意义上,“文本理解”则被视作对人的本质的基本规定,理解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更是对人的存在的自我理解,其根本旨趣在于揭示人的自我生成性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