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音乐剧和英美音乐剧相比,具有独特的法国风味.《摇滚莫扎特》2009年在法国巴黎公演以来,持续获得观众好评.结合剧中主要人物阿洛伊西亚、萨利里、莫扎特和主要曲目,对《摇滚莫扎特》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以推介这部音乐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新内容,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集中彰显了党的核心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基于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的内在逻辑,深入探究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政治与法治》模块教学的现实路径,对增强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培育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音乐剧《猫》可以堪称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一部音乐剧,同时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部音乐剧,票房居于榜首。《猫》剧是集舞台、美术、音乐、戏剧多种元素为一体的一部多元音乐剧,剧情时而扣人心弦,时而轻松活泼,把观众的身心自然代入剧中,剧中角色惟妙惟肖,深深吸引观众的心。该部音乐剧不仅表演生动形象,而且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相似文献   

4.
《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通篇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利用美学的原则来体现出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中通过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对比,使情节更加丰富,更能深刻表明作者的思想。本文对《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手法及其形象体系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法国文学家雨果《巴黎圣母院》这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巨著,带给了人们思想上的震撼,并且该部著作的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高度.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雨果将《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丑对照原则”积极运用其中,将人的“美”与“丑”所象征的二元性进行充分表达,从而使《巴黎圣母院》一书在突出人物特性的同时,也将人物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进行展现.文章就这一问题作出简单的概述,以期对《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进行认知.  相似文献   

6.
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中国内地上演的成功,为中国本土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经验和方向,文章从《妈妈咪呀》中文版入手,剖析了中国本土音乐剧生产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影《歌剧魅影》是一部由音乐剧改编的美国影片。音乐剧《歌剧魅影》是音乐剧之父英国作曲家安得鲁·洛伊德·韦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音乐剧中幽灵、克里斯汀、拉乌尔子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剧中的主要唱段《歌剧院幽灵》《你是一生唯一》《请你记得我》对人物性格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除音乐唱段外,电影场景设计所营造的视觉效果也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8.
Lily 《出国与就业》2011,(6):72-73
17世纪开始,法国古典文学迎来了其“伟大时期”,相继涌现了莫里哀、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伸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世界文学巨匠。《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人间喜剧》等文学巨作,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9.
林蔚 《福建教育》2010,(2):11-11
记忆中一直有书的陪伴,幼年时的小人书、《童话大王》,稍大后的《少年文艺》、《鲁滨孙漂流记》,成年后的《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都是我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伙伴。而幼儿教育专业类书籍,如《儿童心理学》、《有吸收力的心灵》等著作,成了为我在职业生涯中排忧解难的良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音乐剧这一蕴含综合性与多元艺术性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重要发展。文章基于一部经典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对声乐作品中的演唱技巧实施研究,首先简单阐述了音乐剧的定义与特征,随后介绍了《歌剧魅影》这部作品,最后针对分析了声乐作品中的演唱技巧。望本次研究能够促使音乐剧能够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导入】(课间播放MV《白衣城墙》)一首温暖、加油的歌曲《白衣城墙》,来自一群大学生、你们的哥哥姐姐——用他们的方式关注疫情,为战"疫"加油。同学,你好吗?在当前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注定难忘的春天,有幸和大家相会在网络课堂。(课堂活动:为自己点赞)首先,让我们也一起说一声——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相似文献   

12.
戴璐 《考试周刊》2012,(23):27-27
音乐剧,对于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早的时候,随着《音乐之声》《猫》等一批知名剧目传人中国,我们就了解了“音乐剧”这个概念。然而,二十余年来,我们却没有一部像《猫》《歌剧寐影》等欧美音乐剧如此成功和有影响力的典范剧目。十三亿中国人期待着一部部好的中国音乐剧的出现,全世界也在注视着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能够在音乐剧的海洋里掀起绚烂的浪花。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黄梅戏音乐剧《贵妇还乡》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好评如潮。这部音乐剧根据瑞士著名剧作家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改编而成,该音乐剧沿袭了作品本身夸张荒诞的风格,以主人公克莱尔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别开生面的黄梅戏唱腔,跌宕起伏的剧情,诙谐幽默的唱词,时尚的人物造型描述了一个关于金钱和复仇的故事,引发了观众对于道德的思考和反省。这部音乐剧是对中国原创音乐剧创作的一个大胆尝试,也给黄梅戏这个传统戏曲形式注入了新活力,为其今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参考模本。  相似文献   

14.
目前,音乐剧市场上比较多的是海外经典剧目汉译,中文音乐剧英译实践则非常少。笔者借鉴戏剧翻译原则,从“台词口语化”“人物性格化”“风格一致化”三方面对中文原创音乐剧《在远方》台词部分进行汉译英翻译实践,旨在为今后的音乐剧翻译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推动本土音乐剧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金俊秀     
贤小璐 《音乐世界》2014,(4):116-117
2010年凭借音乐剧《莫扎特》成功变身音乐剧演员的金俊秀,此次以最适合这个冬季的音乐剧《December》回归的他,依旧展现出无尽热睛。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专题第二板块中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雨果浪漫主义的杰作《巴黎圣母院》。苏教版节选的部分为原著的第六卷第四章。与课文部分相关的情节是:伽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笞刑。  相似文献   

17.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雨果的长篇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著作之一。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看,《巴黎圣母院》带有《圣经》中的一些文学元素,本文将从替罪羊形象、U形叙事结构、爱与救赎主题以及善与恶的主题着手,探析小说中的圣经文学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英国麦金托什公司宣布合作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音乐剧制作公司后,将首先联合制作中文版音乐剧《悲惨世界》。据悉,此次推出的中文版《悲渗世界》将是该剧的第22种语育版本,预计2008年11月在北京首演。今后的10年间,双方还计划推出包括《剧院魅影》《妈妈眯呀!》和《狮子王》等一系列世界经典音乐剧的中文版。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思政课建设必须更多强调,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020年全国卷Ⅰ文综第40题(1)问体现了时代特色,以当下抗疫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板块,要求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整合、迁移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尚继武 《现代语文》2007,(10):43-44
由陈敬容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巴黎圣母院》,其第六卷第四部分标题即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①。仔细读后觉得标题与本部分小说情节未尽吻合。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