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3,(23):77-80
延安《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创办于革命年代的大众化报纸,其社会新闻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从报道内容、读者对象、报纸的风格与特色等方面剖析其社会新闻报道编辑方针,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新闻报道现实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文化和理论工作者,曾创办了许多报纸和刊物,摘要介绍如下: 《解放周刊》,是一九三七年春创刊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铅印,周刊。一九四一年《解放日报》出版后,即行停刊。《新中华报》,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报纸,铅印,三日刊。毛泽东同志曾写了《必须强调团结与进步》的文章,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共产党人》,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个刊物写了《发刊词》。《中国文化》,是一九四○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在延安创办的理论性刊物,铅印,不定期出版。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最早是作为该刊的发刊词发表的。《中国工人》,一九四○年二月创刊于延安,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编,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为该刊写了《发刊词》。《群众报》,是一九四○年三月由延安大众读物出版社创办的、面向边区工农群众的报纸,铅印,周刊。《大众文艺》,是一九四○年四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的文艺月刊,铅印;主要刊载著名作家和边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为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连队生活》,一九四○年八月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创办于延安。是面向部队的刊物,铅印,旬刊。《大众习作》,一九四○年十月由边区文化协会延安分会创办,铅印,不定期出版。主要  相似文献   

3.
1940年3月25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一张崭新的大众化报纸——《边区群众报》诞生了。 毛泽东是这张报纸创办的倡议者,亲笔题写了报名。周文是这张报纸的创办人,成为报纸的第一任社长。 今天的《陕西日报》和当年的《边区群众报》有极亲密的血缘关系。《边区群众报》开初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后来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更名为《群众日报》,毛泽东又一次题写了报名。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又更名为《陕西日报》,变成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一直出刊到今天。因此,陕西日报社的人一直把《边区群众报》当作《陕西日报》的前身,把周文尊为报社的首任社长。五十四个春秋过去了,每当陕西日报社庆的时候,报社的同志总是深切怀念自己的第一任社长周文和老一辈边区群众报人,缅怀周文创办《边区群众报》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对大众化报纸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创刊的,它是在党中央、西北局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办给陕甘宁边区区乡干部和广大群众看的通俗报纸。它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初几年是四开四版的铅印周刊,1947年曾出过石印、油印的三日、双日和日刊,1948年在绥德县霍家坪驻扎时期,由毛主席重新提写报头,改为《群众日报》。西安解放后达到全盛时期。我是1943年初,在延安《Sin Wenz Bao》(《新文字报》)停刊之后转到边区群众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5.
延安《边区群众报》具有群众化特色,这使得该报刊登的新闻文本之间产生了内在张力.本文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该报的叙事策略也是其宣传策略,最重要的叙事模式则是宣传模式;该报新闻文本话语结构简单,重塑了乡村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6.
赵勇  李平 《陕西档案》2010,(5):21-21
陕西省档案馆馆藏各类早期报纸167种,其中有一份报纸特别有纪念意义,非常珍贵,它就是《边区群众报》。为了解决边区群众识字少,看报难的问题,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通俗周报。开始由延安大众读物社主编。  相似文献   

7.
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54年改为陕西日报,到现在经历了四十五个春秋。最近,陕西日报欢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了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边区群众报是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所属大众读物社主持创办的。当时,大众读物社社长是周文同志,报纸科科长是赵守一同志,边区群众报主编是胡绩伟同志。为了适应农民阅读,  相似文献   

8.
1942年整风运动以后,我调到延安《边区群众报》工作(《边区群众报》是以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干部为读者对象的通俗报纸)。当时《边区群众报》不但因为内容好很受读者欢迎,而且因为它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有突出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表扬。陕甘宁边区的物质条件本来就很差,而在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下就更差。为了战胜困难,党中央和毛主席在1942年提出了开展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我们《边区群众报》也行动起来,一方面大搞生产,一方面从小处着手注意节约,做到“点滴不漏”。在节约方面,有几件小事使我终身难忘。编辑部办公用品消耗最多的就是毛笔和纸张。我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陕西日报》创刊 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历史铸就的喜庆日子,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爱护、支持《陕西日报》的同志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陕西日报》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成长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崭新征途。1940年3月 25日,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革命圣地延安出版了一张通俗报纸《边区群众报》,这张以根据地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为读者的周报便是《陕西日报》的前身。1948年1月 1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征途中《边区群众报》在绥德霍家坪更名为《群众日报》,成为中央西…  相似文献   

10.
陕西日报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群众报》的优良传统,长期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使报纸宣传报道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由于这方面成绩比较突出,1960年获得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称号。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陕西日报努力解决通讯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通讯员培训工作,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好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2015年3月25日上午,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召开"继承优良传统践行延安精神办群众喜爱的党报"座谈会,以简朴庄重的形式纪念《陕西日报》创刊75周年。《陕西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由毛泽东主席倡导创刊并题写报头,是全  相似文献   

12.
今天,新老同志欢聚一堂,回忆历史,思考未来,倍感亲切和幸福。陕西日报的前身是《边区群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刊于革命圣地延安,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报社迁入,23日在西安出版。1954年秋,中共中央西北局撤销,从这年10月16日起改为《陕西日报》。从《边区群众报》到《陕西日报》,已经整整经历了50个春秋。50年来我们出版近2万期,发行30多亿份。反映了胜利与喜悦,也经历了艰难与困苦。我为50周年纪念,写了几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日报     
《采.写.编》2008,(1):F0004-F0004
延安日报是中共延安市委机关报,也是全市唯一正式公开发行的报纸。延安日报前身是原中共陕北区党委的机关报—《群众日报》。1950年,在些基础上创办了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文革期间曾停刊,1979年4月10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周三刊,1992年改名为延安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1998年改为对开四版,并实现了激光照排,编采网络化。  相似文献   

14.
“据点”作风赞杨立川延安时期曾任职于《边区群众报》的名作家柯蓝及老报人谭吐在提及该报的办报经验时,讲到该报从主编到普通记者都在延安各区乡建有自己的“据点”,他们常常抽时间去蹲点。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宣传意图带下去,同时征询区乡干部群众的意...  相似文献   

15.
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54年改为陕西日报,到现在经历了四十五个春秋。最近,陕西日报欢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了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边区群众报是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所属  相似文献   

16.
作为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边区群众报》的继承者,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周刊,在报纸大众化方面创造了贴近群众的工作传统:关注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运用群众的语言和传统的民间传播方式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基层通讯员,组织群众读报组。  相似文献   

17.
1940年左右,我们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种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陕甘宁边区的《边区群众报》就是在这种形势底下,在当时中共西北中央局的直接领导下,于1940年3月25日创刊的。那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也很关心这个报纸,毛主席并亲自为它题名为《边区群众报》。我是1942年才到边区群众报社工作的。当时,报社还是陕甘宁边区文化协  相似文献   

18.
一、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版的历史背景1935年10月党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随即恢复了江西时期创刊的《红色中华》报,手刻油印,印数很少;到1937年1月《红色中华》停刊,创办《新中华报》,两版三日刊;到1941年5月,中央决定将延  相似文献   

19.
《小消息》报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河南省委(后为豫鄂边区党委)创办的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地区我党领导机关最早创办出版的重要报纸之一.它积极宣传党中央的抗日主张、方针、政策和政治路线,给中原人民指明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鼓励军民抗日斗志,开创中原地区敌后抗战新局面,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小消息》报之所以能够顺利刊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为《小消息》报提供了客观的外部环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非常重视舆论宣传工作,1922年9月13 日,中共中央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在上海创办《向导》周报,这是中共中央第一张机关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入地下,《向导》报被迫停刊.  相似文献   

20.
张连业 《新闻战线》2023,(17):46-47
<正>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立业之本。作为一份拥有83年历史的党报,陕西日报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在新时代写出新篇章。弘扬传统,办群众心中“咱们的报纸”陕西日报的前身是党中央提议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了报头。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报道深受群众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咱们的报纸”。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在《庆贺边区群众报六周年》中说,“这个报纸……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它过去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