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夏珺 《传媒》2014,(14)
正《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党的理论和主张、引导社会舆论、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创刊66年来,《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密切关注世界风云变幻,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日报》品牌的特殊性——金字招牌在中国,没有一张报纸像《人民日报》这样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与主流意识形态如此密切相关,没有一张报纸像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前不久揭晓。《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新闻纵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本报时事部主办的《国际观察》榜上有名。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现将《国际观察》专栏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编者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透过扑朔迷离的变化现象,揭示错综复杂的变化原因,力求及时、生动地阐述我国政府对国际重大事件的立场、观点,使读者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解放军报创办《国际观…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已有两册面世,一本是《穿越大峡谷》,另一本是《世界在你眼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为丛书撰写了题为《记者是从事件中走出来的金凤凰》的序言。 《穿越大峡谷》的作者杨西虎和张军,分别是中国环境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他们共同参与了1998年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活动,书中激扬、深情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照片,记录了这一中国记者和科学家携手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人类壮举。 《世界在你眼前》是由70多名记者写就的一篇篇短文,是近年来《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文章的精选,作者多是驻外…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国报刊上的国际漫画大为减少。为促进我国国际漫画创作的发展,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在去年岁末,邀集英韬、王宇、孙以增、沈同衡、江帆、朱根华、苗地、陈封雄等部分漫画家,召开了一个专题座谈会。会议的直接成果是去年12月24日和31日人民日报刊出的两期国际漫画专版,即《漫画家笔下的世界》和《1986年世界十大新闻》。在组织座谈会及编辑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报刊上的国际漫画大为减少。为促进我国国际漫画创作的发展,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在去年岁末,邀集英韬、王宇,孙以增、沈同衡、江帆、朱根华、苗地、陈封雄等部分漫画家,召开了一个专题座谈会。会议的直接成果是去年12月24日和31日人民日报刊出的两期国际漫画专版,即《漫画家笔下的世界》和《1986年世界十大新闻》。在组织座谈会及编辑国际漫画专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去年九月八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明新闻》节目中,都播发了一条“据人民日报记者报道”的短新闻:《朱建华眼下不能硬拚》。回忆这条消息的采写过程,倒也费了一番心思的。九月七日下午,我和本报几位体育记者前往北京工人体育场,采访北京“燕舞杯”国际田径赛。那天,最引人注目的运动员就是我国跳高选手朱建华。事先,《体育报》《人民日报》都登载了朱建华将出场比赛的消息,引起了首都不少田径爱好者的关注。朱建华三年前在这里第一次打破世界纪  相似文献   

7.
对外新闻报道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宣传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新闻报道在日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目前,我国的对外新闻报道基本上形成了以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为主体,地方自办对外宣传媒体,以及地方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协作开辟地方版面为补充的全方位报道体系。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外宣格局,在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韶 《新闻世界》2011,(8):234-235
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世博特刊》有关2010年上海世博会报道的内容、特点研究,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如何通过对这一重大媒介事件的报道,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际认同的。  相似文献   

9.
有人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1942年4月,由于当时的主观原因,我党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对国际新闻采取了必须让位于国内新闻的处理办法。因此,当时许多国际重大新闻,不仅上不了头条、头版,有的还被放在“报屁股”上。《解放日报》是在延安窑洞中创办起来的,因此,有人形象地称《解放日报》是“窑洞报纸”,讽刺《解放日报》视野不开阔,信息不灵通,小家子气。如果说这种讽刺在当时有失偏颇,那么在今天,在世界正在变成“小小村庄”的信息时代,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年代,这种讽刺就非常值得我们思索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聚焦冰雪赛事,参与冰雪运动,其中花样滑冰是群众最感兴趣的冰雪运动之一,而《人民日报》是我国最具权威的媒体机构.基于此本文以《人民日报》对花样滑冰的报道为例,研究对象选取从1980年至2018年的11届冬奥会上408篇关于花样滑冰的报道,分析《人民日报》如何通过框架建构花样滑冰世界,即四种途径:消息、图片新闻、花絮和评论.并通过这种框架给读者反映了何种现实世界,反映花样滑冰运动在中国从滞后期到发展期的历程,以及我国主流媒体对花样滑冰和冬奥会的报道理念从金牌至上到宣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周婧 《电子出版》2003,(7):44-47
网络媒体,踏着20世纪互联网技术兴起的风浪,呼啸而来,它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神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网络相结合,走出自己飞跃性发展的新路成为业界学者和经营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人民网”的发展——中国传统新闻媒体“触网”历程的缩影 1991年4月,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出版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1995年1月,《神州学人》在中国大陆创刊,成为我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1995年10月,《中国贸易商报》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搬上了互联网,标志着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的起步。1997年,人民网前身《人民日报》网络版诞生,掀起了我国新闻媒体“触网”的浪潮。人民网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现阶段许多传统新闻媒体“触网”的经历1。 1、酝酿 从1993年起,《人民日报》光盘版就开始按年度发行。到1995年9月《人民日报》开始把自己的电子数据用域名“CNWEB”放到新加坡的一  相似文献   

12.
陈丹 《新闻大学》2002,(3):29-32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个案,通过分析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期间(11月30日-12月2日)有关艾滋病议题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取向,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报纸如何呈现与建构艾滋病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13.
传媒动态     
《新闻通讯》2012,(1):72-72
观点:《人民日报》转引外媒评论: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人将活得很昂贵 2011年12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人民日报报道转载了一些国际主流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积极评论。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传播是以国家为政治共同体进行的国际间的政治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核心.作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重要内容的全国两会是进行国际政治传播的宝贵资源,也是国际社会一年一度解读中国的重要窗口. 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社、CCTV News、 《China Daily》五家主流媒体以及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的中国网,在美国社交网站脸谱网以统一的#CPPCC #NPC #2 sessions #China Politics标签形成报道矩阵,通过图片、音频、微视频、漫画及各类可视化呈现,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寻求国际政治文明共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全球日报发行量100强排行榜中,《钱江晚报》成为浙江省惟一入围的日报,位居第95名。第56届世界报业大会6月8日至11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来自全球85个国家的2200位报业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报业协会公布了日报发行全球100强排行榜,中国内地共有《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等15份报纸进入这个名单。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前100名报纸中,前5位都是日本报纸,排名第一的是日本的《读卖新闻》。根据世界报协公布的数字,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  相似文献   

16.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2,(1):72
正观点:《人民日报》转引外媒评论: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人将活得很昂贵2011年12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人民日报报道转载了一些国际主流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积极评论。美国《纽约时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成为名列前茅的贸易伙伴,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消费者均从中受益。新加坡《联合早报》:一名美国记者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中指  相似文献   

17.
有人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1942年4月,由于当时的主观原因,我党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对国际新闻采  相似文献   

18.
1951年初,天津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前美国陆军战略情报处(O.S.S)在津潜伏组织的重大间谍案,逮捕中外间谍21人。这是对国际敌对势力妄图颠覆我国新生政权阴谋的沉重打击。3月27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的间谍破坏活动》的专题社论,此案作为新中国重大历史事件而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相似文献   

19.
正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现在看来不过是一笑了之,但在当时,确实令很多人感到恐慌和不安。在谣言四起的舆论环境下,根据导向需求的概念,公众或个人对于这一事件有一种认知并期待被指导的需要。那么,主流大报和都市报针对这一需求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二者有哪些异同?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华西都市报》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比较二者在引导舆论上的差异。根据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对主流媒体的判断标准,《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置于首位。《华西都市报》是我国第一家都市报,也是中国西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二者在我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2年12月份《人民日报》和"世界末日"相关的报道有9篇,《华西  相似文献   

20.
言人之未言──《广岛旅》评说晓晨1994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国际通讯《广岛思旅》,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世界大通讯社路透社、德新社等立即转发了这篇通讯。新加坡的一家报纸在通讯发表的当天晚上就打电话到人民日报,要求得到通讯的中文全文,以便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