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峰 《宁夏教育》2011,(5):76-76
这是一个"教育神话",52岁的卡尔·威特生下了近乎痴呆的儿子,而这样的儿子却最终成为了一个"健康快乐的天才"——9岁考上大学,14岁成为哲学博士,16岁被聘为法学教授,23岁成为但丁研究领域的权威。这个神话的创造者,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卡尔·威特将儿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做法、感受、思考写进一本书里。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很多读者可能要带着猎奇和怀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因为"造星"时代神童的陨落已经让我们痛定思痛。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这是一本极其理性的书,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独门绝技,  相似文献   

2.
卡尔·威特的教育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卡尔·威特在其父亲老威特的精心教育下,8岁就能通晓德、法、意、拉丁等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相似文献   

3.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今天可谓路人皆知。然而,在此书的作者,德国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老)卡尔·威特生活的19世纪,这本将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编就的著作却不被人认可和接受。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岁月流逝,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逐渐显现出光芒。重新审视其教育思想内涵,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及为人父母者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卡尔·威特(以下称老卡尔),儿童教育鼻祖,第一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  相似文献   

5.
教育作为家庭的一项重要功能,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这里,笔者想通过介绍国外较有影响的五种家庭教育思想,不只想唤起更多国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更主要的是想为热心致力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们提供一些正确的思想和有效的方法。(一)卡尔·威特的潜能教育研究和论述家庭教育的思想及其作用时,大多数人会提到卡尔·威特。不仅因为卡尔·威特是近代较早重视家庭教育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而且因为后世家庭教育的提倡者和受益者们或多或少借鉴了其思想精华。卡尔·威特是德国一位乡村牧师,在教育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当他还没有孩子时,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6.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今天可谓路人皆知。然而,在此书的作者,德国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老)卡尔·威特生活的十九世纪,他把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编就的该书却不被当时的人们认可和接受。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岁月流逝,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逐渐显现出光  相似文献   

7.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今天可谓路人皆知。然而,在此书的作者——德国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老)卡尔·威特生活的十九世纪,他把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编就的该书却不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岁月的流逝,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逐渐显现出光  相似文献   

8.
卡尔·威特是一个富有独特见解的乡村牧师。在他的见解中,最令人赞佩的就是他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最大化发展。正是由于卡尔·威特对儿子小威特实施了全面化教育,使儿子7岁半时就已远近驰名,成为“本地教育史上的惊人事件”。  相似文献   

9.
《小学青年教师》2008,(5):21-21
天才的诞生与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天才与天赋也没有必然的关联。这本出自19世纪一个睿智乡村牧师之手的教育史上的奇书。用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为天才的潜力。卡尔·威特是德国一名牧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慧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小卡尔,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他于1818年写下《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书名:《卡尔·威特的教育》作者:[德]卡尔·威特翻译:刘恒新出版社:京华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8月第2版装帧:平装页数:257页定价:19.80元简介: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7月,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  相似文献   

11.
卡尔·威特是一个富有独特见解的乡村牧师。在他的见解中,最令人赞佩的就是他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最大化发展。正是由于卡尔·威特对儿子小威特实施了全面化教育,才使儿子7岁半时就已远近驰名,成为“本地教育史上的惊人事件”。  相似文献   

12.
表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及时、正确的表扬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不恰当的表扬可能导致孩子骄傲自满、止步不前。如何有效地表扬,怎样避免过分表扬所带来的骄傲自满等负面影响,这涉及的不单单是表扬技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者的"表扬素养",文章总结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卡尔父亲的一些表扬方式方法,以期对现实表扬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威特 《教育》2015,(2):8
出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一位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使用德语、法语等六国语言: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讲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本书详细地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  相似文献   

14.
请老师们将自己读到的好书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分享,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同时,请关注我们的博客,并在博客上发起投票,选出湖北教师最爱读的书。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bjyjx。教育从家庭开始,家长也是教育者。这是我读完木村久一写的《早期教育和天才》后的体会。木村久一在书中着重介绍了卡尔·威特的父亲教育威特的故事。威特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那年,威特考入了莱比锡大学。1814年,未满14岁的威特由于一篇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卡尔·威特能够取得这些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因为他的父亲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叙 《师道》2007,(6):54-55
塞德尔兹博士的自由王国1914年,美国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他的父亲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鲍里斯·塞德尔兹师从于美国心理学教育之父詹姆斯博士。史料显示,最早发现《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的价值,并向人们推荐的正是詹姆斯博士。作为他的爱徒,塞德尔兹深深体会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的儿子正是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培养下成为一名享誉天下的少年天才。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光荣使命。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创新教育的开展,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创新教育的开展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创新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所在学校的经验,从而提出创新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分层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7.
黄建 《广西教育》2014,(29):63-63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管理班级,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一、运用赏识教育管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运用赏识教育策略取得的效果要远胜于批评教育。德国著名教育大师卡尔·威特说:"孩子们更加适应表扬与鼓励的管理方式,并且这样也会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到保持,这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创新教育一部分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桥梁,它对创新教育的很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还要注意到它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至今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为便于借鉴美国法学教育之长,特从教育管理、教育目标、教育层次、教育方法、师资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有问有答     
为什么书上的教育方法不管用呢?我看过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中国外国的都有,也试着用其中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还挺管用但说实话更多的是没太大作用,对我的孩子效果不大。难道这些书真的没必要读吗?还是我使用的不得法?蔡建新: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