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泰山日出似的壮观,香山红叶般的火红,在人生的风景线上着实值得赞美;但黄果树瀑布般的跌宕,则更显风流。人生需要那荡气回肠的落差。有那兀起悬崖的瀑布般的落差,人生的图画才蔚为壮观。恬淡宁静,月明风清,不能不说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境界;然而纷繁复杂的人生,远不是田园牧歌般的抒情和渔舟唱晚般的咏叹。我们正处在青春期,我们向往宁静的生活,可我们不该甘于平淡;我们渴望竞争,期待辉煌,但是我  相似文献   

2.
对于人生,我们可以有很多比喻,这里的比喻充满哲理,耐人寻味。人生如梦“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有如梦幻。人生如梦,往事如烟,时间如静静的流水般缓缓流淌,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它的侵蚀和雕刻;生命如一条奔腾的长河,有惊涛骇浪的激险,也有波谰不惊的宁静,但是只有去汹涌澎湃的巨浪中奋斗拼搏,你才可以领略到胜利者的喜悦;生活不是平平坦坦的,路上会有很多坎坷,很多荆棘,有时我们需要暴风雨,才能倍加珍惜宁静时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3.
生活并不是上帝所设的陷阱,好让他在我们犯错时指责我们。人生也不是一场拼字比赛,无论你拼对了多少单词,只要拼错了一个你就不及格。人生更像一个棒球赛季,最好的球队也会输掉三分之一的比赛,而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日子。我们的目标是赢多输少。当我们接受了“不完美”是人生的一部分时,当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地前进并能欣赏生命之美时,我们就获得了别人只能渴望的完整的人生。我相信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期望:不求“完美”,也不求“从来不犯错误”,但求“完整”。  相似文献   

4.
家·四季     
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归宿。有人形容家为避风港,有人形容家为摇篮。若是你问我:“家是什么?”我会说,家给我的感觉,很多,很多……春·茶当春雨淅淅沥沥,绵绵地下个不停,便不是出游的好时节。每逢这时,妈妈便摆上精致的茶具,沏上一壶清香四溢的茶,让一家人聚在一块。茶香纠结着宁静的气氛,弥漫在空中,大家或捧着茶杯,畅谈趣事,或细细啜饮,无言对望;或静置茶杯,让思绪满天飞舞。澄黄清澈的茶中,茶叶起起落落,万千姿态;茶面上,袅袅烟雾,摇曳多姿。我突然觉得,家就像一杯茶,看似平常,但品尝起来,却香淳,甘美,温馨四溢。夏·伞“六月天,孩…  相似文献   

5.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知北游》 (一) 昨日,我们有痛苦,有失败,有无奈,同样也有成功,然而,那些随着行云流水的消逝,都已属于历史,成为过去。明日,我们有希望,有憧憬,有鲜花,同样也有坎坷,然而那些只是在冥冥之中的希冀抑或是渴望,毕竟还未实现,它只属于  相似文献   

6.
读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丹柯》,灵魂不为之震撼的人很少吧。之所以写出作者完全的笔名,绝不是要炫耀.只是因为这个名字的内涵:“高尔基”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巨大的”.“巨大的痛苦”不是为个人的不幸遭际.而是为了某个集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无知和苦难,《丹柯》何尝不是作者悲悯人类苦难、渴望引领人们却又遭遇猜忌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7.
乡村·冬韵     
李琳琪 《华章》2011,13(1):44-44
当城市的喧嚣淹没了心灵深处那颗渴望自由、和谐的灵魂时,那么,在这隆冬时节,也许最好的选择是丢下背负着的压力,走进质朴的乡村,感受宁静,感受美好,感受一切最纯洁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人也常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来告诫自己。王彦伟在长达23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和教研生涯中也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保持住心灵的宁静。  相似文献   

9.
徐泼 《现代教学》2013,(6):31-32
17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支撑着我在教育科研道路上一路坚定走来的是对成长的渴望。这种渴望并不是想成为名人,而是为了丰富人生、体会幸福。  相似文献   

10.
我渴望宁静     
我渴望宁静。我渴望宁静像一片深邃无垠的夜空,闪烁着晶莹的星星,在我头顶展开。星星是一些安详和善的眼睛,我喜欢默默地注视它们,静静地想我的心事。星星呢,它们会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许多有趣的事情……我渴望宁静像一泓清凉澄澈的湖水,荡漾着  相似文献   

11.
海·无痕     
无痕,本名陈兴杰。 为什么给自己取名无痕?她答:“淡极始知花更艳。虽然大喜大怒极富感染色彩,我却更欣赏前尘往事缈然无痕的人生境界。”所以,她的无痕,“不是心如死灰,默然的漠然;不是造作虚伪,貌似平静的安然。它是一种温柔的极至,是一种宁和的唯美。它代表了一种深厚博大,代表了一种自信与优雅”。  相似文献   

12.
人生犹如一杯茶,只有懂得“品茶”的人,才能体会它的清香; 人生犹如一杯酒,只有懂得“饮酒”的人,才能体会它的芳醇; 人生犹如一杯水,只有懂得“斟酌”的人,才能体会它的宁静。我独自走在林荫路上,静静地思考着所走过的和未来将走的漫漫人生路。记得小时侯妈妈曾问我:“心心,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最美丽吗?”我说:“是鲜花吗?”妈妈摇了摇头。“那么,一定是天上美丽的云彩了!”妈妈仍然笑着摇头。此时,窗外向起一阵孩童的笑声,似浪涛,似铜铃。妈妈朝窗外望去,过一会儿才对我说:“是我们自己的生命。”我当时不是很明白妈妈的话,只是茫然地  相似文献   

13.
在《闺塾》这出戏中,汤显祖以其生花之妙笔,塑造了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率直、敢于反抗的春香,稳重而不乏对自由渴望的杜丽娘,迂腐气十足的陈最良。作者在嘲弄陈最良的同时,又饱含着同情,因为在作者眼里“陈最良也不是什么‘坏人’,但他作为封建常规道路上的失败者,也只是拿社会教导他的东西来教导杜丽娘”。为此,作者在这出戏中,写尽了陈最良的尴尬:一、讲述内容被约定的尴尬陈最良“自幼习儒”,考白了头发,还只是一个秀才,穷酸潦倒,甚至落到绝粮的境地,被人戏称为“陈绝粮”,最后只好“儒变医”,其人生本已尴尬穷困至极。被…  相似文献   

14.
人生·标点     
有人说:“人生好像一场戏,充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人说:“人生好像一杯茶,需要你去细细品味。”有人说:“人生好像一本书,不用心去读,是不会了解其中奥秘的。”可是我说:“人生就像许许多多的标点,充满抑扬顿挫……”人生如逗号。逗号是打上句号的前提。没有一条条小溪,哪会有江河湖泊,  相似文献   

15.
“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这句家长的口头禅,表明公众渴望义务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16.
林徽因曾对宁静有过这样得阐述:“真正得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真正得宁静也绝非一面清波毫无涟漪,而是应该即便海浪云涌,也能嗅着内心的菊香悠然入睡。  相似文献   

17.
历史,绝不是一般意义上重述过往的城南旧事,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罗列往昔的峥嵘岁月。历史教育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情意的陶冶和志向的培育,而历史教学的至上诉求,则在于倾听历史回声,感悟文明沧桑,启迪人文智慧。“历史便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梁磊 《作文与考试》2023,(22):21-23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人应追求单纯、高贵、宁静这三种人生境界:“单纯”意为要保持生命的本色,“高贵”体现在有做人的尊严,“宁静”是指生活得安静从容。不同的人,追求这三种境界的先后次序也会有所不同。作为当代青年的你,对三者次序会如何抉择?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妈妈,不要总在我向往外面世界的时候搂着我,细声低语地说:“孩子,外面风很大,不要出去,听话啊!”用无尽的母爱淡漠我向往“流浪”的心。此刻我却想说,世界不是童话般美丽,但也不是您所想象的那样深不可测。妈妈,您精心营造的“避风港”,不是我永远的驻地。当我的人生走到青春这个站台时,我需要独立自主,我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我希望能从您庇护的树阴中走出来,我憧憬外面世界的精彩,我要自己走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妈妈,请放开您溺爱的双手,让您的女儿在她的人生之路上蹒跚而行。让我带着您浓浓的母爱殷殷的嘱托,愁肠百结的牵挂,风…  相似文献   

20.
个人语气。真正的诗歌,其内部必须有一种个人语气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一首诗的语言、句式乃至运动的节奏,甚至,它还是使一个人的诗歌获得独特气质和深刻思考的先决条件。“个人语气”,首先必须是个人的,不是群体的呼声,不是大众的再发言,而是自己生命张合、灵魂的舞姿;另一方面,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气”相似,它是无形无影,难以具体地形容,但它却是存在的———只要我们以心来“养”。人之语气不同,故而获得“个人语气”的方式亦不同,其中有一条却是十分重要的,即需要我们保持内心的一种宁静,去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