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弱势群体分为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两大类,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农民工群体和失业、下岗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包括残疾人群体和老年人群体。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状况堪忧,为实现对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育关照,应维护城市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权利,为城市弱势群体增加体育场地设施,提供经费保障,确保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弱势群体.城市弱势群体直接影响到城市竞争力,关系到均衡城市化的发展质量和发展绩效.研究城市弱势群体的规模和受困程度,特别是探索削弱弱势群体规模与势能的反弱化机制,是从均衡城市化发展目标出发来加强城市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弱势群体去弱化方式不能仅依赖临时性、一次性的社会援助,更需要从弱势群体的本质出发进行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反弱化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数量大且成分复杂,牵涉到社会问题比较多。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提高其艰苦创业能力和遵纪守法水平,以解决其实际困难为目的,才能真正做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解决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讨论了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指出了弱势群体的存在和扩大对我国社会和谐的不利影响,探讨了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时期,弱势群体的总量在扩大,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影响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实现。通过对城市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就业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转型时期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在现代社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服务活动.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构建弱势群体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重要载体.笔者试对和谐社会背景下,志愿服务对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弱势群体救助的意义、价值内涵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下,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治理的重要问题。其原因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城市社会出现了利益分化,产生了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及其多元的利益诉求;二是由于社会体制变革,城市弱势群体原有的利益表达途径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已经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甚至可能危害到政治稳定。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应当从国家垄断治理转变为依靠国家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治理。一方面,要完善国家政治系统内制度化利益表达的结构性,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系统内社会利益表达组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女性农民工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她们比男性农民工面临更大挑战。成人教育是促进弱势群体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促进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应着力发挥成人教育的再社会化作用,提高女性农民工综合素质,帮助女性农民工更好、更快地适应并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通常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以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只是规模和程度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主要由以下社会成员构成:贫困农民、城市下岗失  相似文献   

10.
李勇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142-144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通过对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留守儿童自身因素分析,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留守儿童随父母外出就读,取消借读费;改革户籍、学籍制度,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教育体系;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大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11.
经济结构与社会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关系层面上看,经济与道德直接表现为经济结构与社会伦理关系。具有伦理意义的经济规则,对社会伦理规范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体制中处于最活跃的经济政策,对社会伦理建设起着价值导向作用。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伦理建设基点更需要落实在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市场经济的建设才会有利于社会道德的发展,也为社会道德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一般的想象,社会信息化会给社会成员带来更多的信息接触的平等权利和机会,这将有助于社会成员社会经济地位的普遍提高,并将缩小社会成员间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但事实上并非真的如此。社会信息化不仅没有从总体上使社会成员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别缩小,反而在继续增大,甚至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社会资本与信任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有较丰富资源与便利交通的湖北省诚信水平较低,制约了经济发展.湖北省需要培育社会资本,建立政府、市场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湖北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一项社会政策,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出现了问题,掀起了席卷全球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浪潮。我国进行的社会保障改革在制度和政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尚缺乏经济分析方面的理论研究。这里试图通过介绍二期生命周期模型,加深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手法认识。从而为今后探讨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储蓄,资本,经济福利等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规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逐渐完善的。以近代天津为例,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党政府所颁布的各类经济法规对企业的兴起和发展都起了关键作用。同时,经济法规的产生和发展也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不同时期的政府将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颁布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总之,经济法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政府维护国家政权和经济秩序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最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伦理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着各时代伦理道德价值观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蕴涵的利益直接决定着各时代伦理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内容,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决定着社会伦理价值观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伦理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关系,经济发展应与伦理进步相结合。研究表明,上海市社会伦理状况的改善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伦理同样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并且心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特别强调。但是,按照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心理作用途径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往往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而当代中国所谓经济学家的盲目程度更是犹如跟随堂吉珂德的桑丘式人物。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方法论,建立完整的经济增长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般物质基础,而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增长的环境条件,但是经济增长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是通过社会分配环节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后期利益竞争使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差距扩大。要使经济增长的成果为绝大多数人所享有,化解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就必须通过社会分配使经济增长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就需要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经济增长与谐社会建设的分析模型,并依此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其内外部发展障碍的分析,明确提出,内部障碍是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克服内部障碍的关键是要青海藏区实现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