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有一段非常权威的论述说:“承认自然界、外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感觉,这就是唯物主义。把认识建立在客体和人的感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前提上,就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这是一个简单的必然的真理。”(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184页)其一,这段话把客观社会生活与人截然分开,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是构成客观社会生活的中心内容,社会生活就是人的生活,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直接决定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就是上文中除自然界外的“外部世界”,也是“客体”的主要内容。从这方面意义上说,人和外部世界难…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始终贯穿着辩证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不仅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等唯物主义思想;而且承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同时意识又能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教师们:现在我们来谈谈主观能动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是以承认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来解决哲学根本问题的,同时又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哲学能起改变世界的作用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因为马克思认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且唯物主义地发挥了能动作用,这就完全克  相似文献   

4.
自由和必然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又受到必然性的制约和限制;自由是属人的东西,是人的价值范畴,离开人类实践是无所谓自由的;自由是主体性具备和实现的突出标志.自由和必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文认为,自由就是在实践中对必然的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种有代表和影响的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形态已从近代的“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进展为现代的“实践内部的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实践唯心主义”的对立.本文在肯定哲学基本问题现代形态的研究是极有意义的前提下,从对实践一般本质的理解入手,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现代形态不是“实践内部的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而是“实践与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一、客观≠第一性首先,二者的对立面不同,客观与主观是一对范畴,第一性与第二性是一对范畴。其次,二者的使用条件不同,第一性与第二性只在说明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上使用,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反之是唯心主义。客观与主观这对范畴有两个使用条件,且在不同条件下,含义略有不同:当把人类的思想作为整体与外部世界相比较时,客观与主观等于物质和意识,即,主观指人的思想、精神、认识,客观指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当把个人的思想认识作为研究对象时,客观指认识的对象,此时,除物质世界之外,客观还包括别人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则乃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石。因而对它如何认识和理解,实际上也就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也正是首先从这个问题开始的。他们共同的突出特点就是只承认社会领域、思维领域的辩证法,而不承认自然界本身有辩证法则。他们有的是对此持全面地公开地否定态度。美国的胡克和诺曼·莱文就是其中的代表。菜文说,马克思讲的自然是“人化自然”、“历史化的自然”、“为我的自然”,没有离开人的自然。南斯拉夫的米·坎拉尔加也说恩格斯讲的自然是“自在的自然”,是没有人的,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9.
张寿正 《新疆教育》2012,(11):135-135
主观辩证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人的意识决定物质。”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人的主观臆断的意识主观辩证唯心地、主动地随意改造出来,并主观辩证唯心地拉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洛克的世界观同牛顿创立的古典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继承了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他的哲学体系,包括关于必然与自由的学说。洛克认为一切物质都受必然性的支配,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其他物质作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人的意志也在两个方面受必然性所支配,一方面受欲望所支配,另一方面又受客观可能性所制约。欲望是人类共同具有的本能,是意志的必然动力。人类通过理性的判断,就能够使意志从单纯受必然性所束缚,进而达到自觉的行动,这便是自由。  相似文献   

11.
席勒在对法国大革命所抱的美丽幻想失望之后,他以诗人的天真浪漫,设想绕开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造,致力于美育的方式的社会人心的改造,想使人超越自然界所造成的那个人的样子,把人的自然必然性提高到道德必然性的完美人性。席勒认为这是人类社会通向真正自由之路,也是人自身实现为人的自由王国之路。席勒的艺术美与美育理论都是围绕这一乌托邦的构建而展开。  相似文献   

12.
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于私有制、剥削、两极分化现象存在的客观原因、现实作用和发展趋势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历史决定论的基本原则的同时,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选择性。这种主体选择性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本在肯定人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基础上。主要从主体性、必然性、自由性等多维视角对社会历史的主体选择性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首先,要在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与现实背景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与时代方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世界历史”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理论视野;其次,要在现实的群众主体及其历史创造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民群众”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又为了谁”的理论基础;再次,要在社会历史客观规律与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中国特色,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客观规律”与“能动选择”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正确,又有何特色”的理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逻辑。  相似文献   

15.
社会历史是纷繁复杂的,古往今来,人们总试图探索其中的规律。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人们试图定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两个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得出人类社会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辩证统一论并非无条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存在时空维度的。社会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只有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才能统一,任何历史现象都具有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李泽厚较早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从物质生产实践这个根本上来阐释美的本质,并提出美是客观的、社会的。李泽厚这一思想为实践美学学派的形成提供了唯物主义视野,具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他在具体论述中把美和审美对象,美的本质和美的根源等这样一些关键术语并没有严格地区分开来,所以他的实践美学也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与时代需要,不仅赋予自由、秩序、平等、效率四大古老的政治或法律价值范畴以鲜活的时代内涵,而且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领域中自由与秩序、平等与效率价值之内在统一性与冲突可能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以此为基础,邓小平提出了“秩序优先”与“平等至上”的政治价值选择原则。邓小平将生产力作为政治价值评判的客观标准,实现了价值与事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学说。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性理论成为科学。人性复归是人对自己人性的把握和占有,是人类解放与自由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关系是制约人性复归的客观现实环境,劳动异化的消除是人性复归的必要条件,利益对抗的消失是人性复归的根本前提,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人性复归的根本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9.
回首埃以握手言和以来的双边关系,不难发现两国交往更多体现在政治层面,民间交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此种非常态的双边关系即为“冷和平”。运用唯物史观的内外因辩证原理深刻剖析“冷和平”状态形成及持续的背景因素,了解其深层次的必然性,对于准确理解埃以双边关系及埃及、以色列各自的外交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毫无疑问,这也有助于对埃以关系的发展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在革命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随之确立了辩证唯物的生死观。李大钊认为生死是物质世界的自然现象,每个生命主体享有处决自身生命的自由,但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为革命牺牲。他带着"赴死"的精神,在短暂的人生中实现了革命生死观和革命实践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