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云是汪精卫集团叛逃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如果没有龙云为汪精卫提供便利和帮助,汪从云南出逃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就龙云在这一过程的前后表现从另一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汪精卫降日     
《历史学习》2010,(12):8-8
1938年12月18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根据与日本达成的“日华协议记录”(史称“重光堂密约”)所拟定的计划,携陈璧君、曾仲鸣、何文杰、陈常焘等人逃离重庆,飞抵昆明,与先期到达的周佛海、陶希圣会合。次日,在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帮助下潜入越南河内。31日,汪精卫在香港《南华日报》发表《艳电》,公然响应、拥护日本22日发表的旨在灭亡中国的近卫第三次对华声明,迈出了卖国降日当汉奸的决定性一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本着实事求的精神,以一些细微的史实,推论了龙云与汪精卫叛逃的关系。期望有助于人们正确看待汪精卫叛逃事件中的龙云先生。  相似文献   

4.
1946年7月11日和15日先后发生于昆明的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事件,史称"李闻惨案"。就案情本身来看,其实并无复杂之处。时任云南警备总司令的霍揆彰,试图通过暗杀李、闻并嫁祸龙云父子,力图取代卢汉成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因而在此案持续一个半月的处理过程中,龙云及其第三子龙绳曾,一度被怀疑与李闻案有关,各大媒体纷纷加以报道。借助新闻舆论的视角,以龙云父子为核心,有助于对李闻惨案及当时政治时局作补充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汪精卫是个大汉奸,大卖国贼这已盖棺定论了。他身为国民党副总裁竟然在抗战初期叛国出逃充当汉奸,并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做了代主席兼行政院长,成了头号汉奸和卖国贼。对于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史学界已有不少的分析和论述。笔者认为汪精卫叛国投敌是各  相似文献   

6.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汪精卫一生政治思想复杂多变,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他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上。汪精卫对三民主义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蜕变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汪精卫对三民主义认识历史蜕变的原因:时代特点原因、个性心理原因、权力斗争原因以及陈璧君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五年十月三日,在昆明城头,蒋介石伪中央军对云南省伪省政府主席龙云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龙云所辖的在昆滇军部队,用武力把龙云赶下了台,把云南省置于蒋伪中央绝对的直接控制之下,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一九四五年“云南军事政变”。对“云南军事政变”,除当时《新华日报》、《纽约时报》和“美国新闻处”等作过报道外,解放以后,有关人士已写了一些回忆录,见于全国和云南省的《文史资料选辑》刊载的,约有十篇以上。这些回忆文章,对事变的经过作了较多的叙述,但大都把这次事变的性质说成是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即以龙云为首的地方势力和蒋介石伪  相似文献   

8.
梅贻琦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从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几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1938年,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命令,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迁往昆明,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了西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李华波套取近亿元财政资金出逃,引起广泛关注。李某在留下的书信中称,自己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都是因为深陷赌博。  相似文献   

10.
崔耀鹏 《文教资料》2011,(28):87-88
汪精卫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汪精卫一生政治思想复杂多变,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他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上。本文主要探讨了汪精卫对三民主义认识的历史演变过程:辛亥革命时期对三民主义的大力宣传,国民党改组时期对三民主义从不理解到积极支持,"改组派"时期根据自身利益和汪蒋斗争的需要对三民主义的修正,抗战时期对三民主义的篡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