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德格尔认为尽管技术的本质是集置,技术在摆置和促逼自然的同时,也摆置和促逼着人,但在技术那里,仍有存在在.只有存在在,技术才在.技术,也属于存在自我运作的领域,在它那里有着存在的现身.技术与艺术/诗在生活世界中并行不悖,因此人若要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就必须既需要艺术/诗,也需要技术来为人类服务,如此,人才有可能建设一个和谐的地球,这一人类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受益于布伦塔诺和胡塞尔,但生活世界的存在意义又使海德格尔告别二者,技术作为生活世界中与人相关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被纳入海德格尔的思考之中。技术被思考为存在意义高度上的解蔽方式,技术将一切东西,包括人作为持存物摆置到其自身之内,对所摆置的东西进行规定;同时,我们所使用的技术物亦聚集着天地神人的四重整体,并需要人对技术进行实现。现象学意义上的人不再是独立于技术的控制者,而是参与者;技术也不再是独立于人的中立物,而是包括并聚集着人的物化存在。对现象学的技术思考消解了人与技术的对立。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情感的载体,美的化身。在西方,诗最初指的是艺术、审美。因而我们讲的“诗化”就是指艺术化、审美化、浪漫化。人需要“诗化”,正如德国的著名学者狄尔泰说:“诗是人类栖居的精神家园,人需要诗意的栖居。”而作为担当育人重任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诗化”。简言之,语文  相似文献   

4.
生命需要和艺术需要我们考察和分析艺术功能的多样性问题,是以艺术活动的主体——人为中心展开的。因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发明,都是出自于人类提高和完善自身生存状况的需要,艺术活动也是如此。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中永不衰谢的艺术主题.诗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而最早能体现爱情的文学载体<诗经>,其记载爱情的作品篇目众多,笔者认为大体上主要有爱情诗、婚姻诗、弃妇诗等几类.诗中描写的爱情,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它生动的描写给了我们当代年轻人一种深深的震撼:真爱是伟大淳朴的同时也是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6.
孙向阳 《江苏教育》2022,(70):45-46
<正>诗是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广义的诗,是一切艺术的统称,是自然美、艺术美和人生美的代名词,是人类观照世界的一种方式。诗性,是诗本身所特有的属性,也就是诗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诗意向往,因此,教育理所应当地具有诗性。教育的诗性不仅是经验的存在,也是先验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成功、有效、适宜的教育有赖于人们对教育诗性的认识与了解。讨论教育的诗性就是说教育应该朝向诗性,即将诗性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体现到具体的教育原则、教育规范与教育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人类诗性意识原生于一种天赋的诗性创造力,原始思维特性决定原始人类的感觉力、想象力和情感性,是最早的诗性元素.在人类艺术思维成熟之前,诗的情感、意念曾寄身舞、乐、图腾等原始艺术,诗的话语方式也因最早是宗教礼仪活动的祭祀颂祷言辞,而与歌、谣等专裁情感的有韵文体来源不同.诗的这一文化身份对理解诗何以被奉为儒家人格修养的起点颇有启发,诗也因此拥有了自己相对完整的艺术身份.  相似文献   

8.
农业社会的作物栽培是把自身展开于产出意义上的解蔽,作为现代技术的杂交技术与转基因技术是促逼式的解蔽。但是转基因技术的解蔽具有"强"促逼的特征:对作物的谋算更加精准,对作物的摆置更加有力,从而也就更能压榨和耗尽自然。杂交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的本质是座架,但是转基因技术具有"硬"座架的特征:不仅使得更具限定和强制的订造成为可能,而且把作为持存物的一切存在更加牢牢地控制着。转基因技术的"强"促逼和"硬"座架本质导致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危险是本体论上的事件,是一个根本性的危险。但是,只要我们通过沉思,追问转基因技术之本质和警醒转基因技术之危险,那么救渡就可能会升起和被守护。  相似文献   

9.
史蒂文斯是美国20世纪诗坛上的重要诗人,然而在我国关于他的诗歌研究并不深入,关于史蒂文斯的《坛子的轶事》的相关文章不超过5篇。相关的评论将该诗的主题设定为艺术给混乱的世界带来了秩序,将坛子的象征指向艺术,荒原指向混沌的现实,然而这却无法解释诗中存在的两个"悖反"。诗中两个"悖反"的存在,使坛子与荒原的象征意义得以扩展和深化,坛子指向人类的文化,荒原指向人自身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诗的主题为人在面对自身的生存困境时所表现的恐慌和困惑以及所拥有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有一首诗这样写遣“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承认的需要,即使是在他丑陋的时候。在学校里,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就像一棵小树,总会出现枝枝杈杈。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懂得宽容孩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非常鲜明的音乐性,在具体的诗歌审美活动中,应注意诗与音乐的融合。两者的融合,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是巨大的。究其原因:乐是中华民族的艺术之源,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与诗的有机融合是人类本能的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如果抛弃了诗歌的音乐性,也就意味着抛弃了中华民族的艺术之源,其审美愉悦和审美价值将大大地降低。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诗的本质与诗人的经历、个性出发,对孔令更诗歌创作的整体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诗的生命在于对人类内在情感的挖掘与表现;而诗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则在于以生命融于创作当中,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邃的思想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把人类情感与思维的成果化成绚烂的艺术之花。而在这其中,隐遁的忧伤与重现的疼痛,是孔令更诗歌创作切入现实与人的内心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人类最原始的音乐,并且是与诗、词、舞蹈密切相关的,既是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及体现.因此对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进行赏析,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小鱼儿  严力 《中文自修》2005,(11):24-24
点诨:《姐姐,天终于要黑了》这首回忆姐姐的诗,浅一些可以联想到回忆哥哥、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岁月流逝的感慨在诗中飘扬,门前、水边、青蛙、荷叶、裙子、割草等组成的乡愁,让读者联想到作者曾在那里生活过的岁月,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聚拢到大都市去生活,所以姐姐在哪里?让读者张望与猜测;姐姐也已离开了乡土?深一点可以让读者联想到:此诗也许是对这种亲情越来越少的感叹?也许是呼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绿色生活回过头来的向往?最后连荷叶也在把曾在那里生活的人类张望。  相似文献   

15.
滕颖娟 《教师》2014,(34):9-9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心灵跳动的声音。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曾说:“诗和画等艺术是说服我们,音乐是突然袭击我们。”我国古代典籍《乐记》中就谈道:“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相似文献   

16.
人类艺术最早起源于人对形式及体式的追求,诗人对诗的形体的重视出于人的构形本性和艺术的本性。诗体具有制订做诗法的意义,既是呈现诗这种特殊文体的表象特征的“诗的图式”,是诗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表面形式的重要标志;更是呈现诗的形式规范及写作规范的“诗的法则”,是诗歌写作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写作迥异的重要原因。诗体在历史上曾受到极端重视,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文学渊源已久。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了一切艺术。诗和歌就是从人类为生存而开始繁重劳动的那一天就产生了,并且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古代的诗就是歌,如最早的“夯歌”、“纤夫歌”等,既是歌又是诗。诗和歌的交融也就是音乐与文学的最原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是从三个层面来集中思考栖居问题的:首先是对当今时代栖居是否可能的质疑;然后追寻到作为座架的技术的本质之中,认为功能主义的技术组织对人与自然的促逼、摆置和订造导致四重整体关系的毁灭;最后,他认为造成现代性的最终根源是现代主体形而上学。因而,批判现代性,就要从批判其主体形而上学之"逻各斯"入手;由此海德格尔提出关于人与空间关系的"诗意栖居"思想:人通过栖居而在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中和谐共存。但他忽视了现代性本身对日常生活与空间的冲击和破坏,没有看到社会空间已经处于政治、经济与技术理性的统治之下,也缺乏对现代资本主义都市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最终走向一种诗化语言与艺术哲学的沉思,没有给我们提供一种现实的政治策略与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9.
设计是人思想中形成的观念和想法,借助于人身体的技艺或现代技术将其塑造出来的过程.现代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现代设计师的基本设计观念.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新的时代依旧存在并更加紧密,而技术与艺术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在高技术的背景下,现代设计更需要以精神统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使艺术的精神层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诞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电视,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社会最广泛、最深刻的大众文化形态之一。电视把大众文化从读写时代推进到了视听时代,随之,也把这个时代的一系列文化症候摆置在了世人面前。一文化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文化是人的创造物,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人是目的",康德这句说在两百多年前的名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