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滢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5):114-117
顺利就业是大学生求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高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课程设置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文章以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为基准,阐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总结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缺陷,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如何更好的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高等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类课程体系仍然保持着传统课程的理念与功能,其毕业生满足不了社会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职业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在分析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社会挑战出发,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全面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强化学生师范素养;以社会需要为依托,加强教育就业课程;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拓展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面;尽快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设置柔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要求高职学院能够及时捕捉并反馈就业市场信息,使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这就需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柔性管理,通过就业分析调查小组的"就业分析"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应用"职业分析"进行课程模块设置和实训项目设置,实现自下而上的课程设置,使课程教学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使高职学生能够立足于社会,真正做到教育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反映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能否有健康持续的职业发展。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解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一系列就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技术学专业招生就业形势良好,但近几年来,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就业情况,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的。文章主要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断层的因素,以期找到当前该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发展和就业的需要,也为满足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及人才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对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将专业教学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并应围绕这三个模块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日语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日语专业就业形势也日渐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使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本文结合当今社会需求及国内外日语教育发展趋势,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符合河南高校实际情况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单位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要求分析,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脱节。而课程设置存在价值引导、实用性、操作性不够,难度较大,理论性太强,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建议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几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毋胭脂  葛炜 《教育与职业》2012,(14):129-130
数学教育实践课程是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途径。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诸多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实际问题,文章经过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从拓宽数学教育类课程设置和调整数学教育实践类课程两方面提出了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课程设置尚处于不断的探索、完善过程之中。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文章对福建省四所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更符合就业市场需求,首先构建课程需求分析系统,从前程无忧招聘等网站中爬取招聘数据,到分析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及其课程需求;其次就业市场需求与高校课程设置的匹配分析发现,当前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方向基本一致,但高校方向课程设置未能很好与各方向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最后,要设置模块化专业课程、提高课程设置适切性和增强课程设置前沿性。  相似文献   

12.
吴忠 《高教论坛》2013,(11):123-125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问题,而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各高校均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的设置方式与教学内容还不够完善。笔者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就业指导课程形式与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更加系统的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个体就业指导,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教学评价新方式,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培养与就业去向不符、教学方法与就业脱节、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要求不适应。因而有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就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经济管理类本科生通过专业学习与实践训练顺利就业并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工作机会、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由于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不完善,使得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优势缺乏和就业能力不足。对此,高校应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目标,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核心”的教育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其本质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课程设置必须适应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以适应中小企业的职业岗位群为目标,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追踪调查,探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性问题,提出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更加切合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竞争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增加、结构性矛盾出现,就业工作进入于转型期。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和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应提升课程的内涵和质量,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而课程质量的提升,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管理部门、课程教学机构和学生共同发挥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强通识课程,压缩专业课程,目标是从过去的专才培养适度转向通识加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针对通识课程设置上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参考美国一所百年地方性高校经验,提出应从管理上完善通识课程的设置与选修规定,确保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合理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专业课程运行的实际效果,认为应将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与总体原则,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形态都要从"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质要求、服务终身学习需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各区域、学校、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个性化的专业课程结构,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最基本的适用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飞跃式发展,对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在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管理类专业教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的主要导向。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管理类专业,如何把握好课程体系设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突出服务地方区域发展服务,是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管理类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积累了不同的经验,但是很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学科目标不明确、课程类别单一、实践课程比例不足等问题。当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