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稳定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建国后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国的政治稳定,他从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安全两方面论述了其政治稳定思想,并从发展经济、群众运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军队建设四个方面来巩固中国政治的稳定局面,而这些又为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思想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标明政党属性尤其是执政党的政治立场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天然地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结构和运作方式。意识形态安全既是政权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政权安全其他方面内容的关键环节。意识形态在为政治合法性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又从事实上为政治有效性进行阐明和辩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充分珍视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创建、维护和巩固了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主同盟的政治思想包含民主思想和国家政权思想 ,造成一个十足道地的民主国家是其宗旨 ,因此民主思想是核心 ,国家政权思想为民主的实现提供政权和制度的保障。虽然其政治思想带有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性 ,但它体现出了趋近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并最终转向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主同盟的政治思想包含民主思想和国家政权思想,造成一个十足道地的民主国家是其宗旨,因此民主思想是核心。国家政权思想为民主的实现提供政权和制度的保障。虽然其政治思想带有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性,但它体现出了趋近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并最终转向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的创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本文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国家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党领导人民为新中国的创建进行的革命斗争和基本经验以及新中国创建的伟大历史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发.并对毛泽东在创建新中国过程中的历史性贡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政权理论;毛泽东政权理论立足于中国革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中国化;毛泽东政权理论充分体现了广泛的阶级性、革命的适应性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视角下,梳理建国60多年来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治理历程,会发现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发生了三次变迁。其大致轨迹是,建国初期以政府绩效为主,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改革开放后仍以政府绩效为主。今后,加强和改善制度与规则建设,将成为国家政权在农村建构政治合法性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视1990年以来国内外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框架下对乡镇政权展开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发现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包括:其一,这些研究大多围绕某一个角度展开,捕捉到了乡镇政权的某个侧面,但因其略带片面化的特征而难以获得对乡镇运作逻辑的充分把握。其二,既有研究未能将乡镇政权放在乡村社会治理结构中进行理解,从而难以确定乡镇政权的性质及其在乡村社会的地位和角色。展望后税费时代的中国乡镇政权研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一是乡镇政权的定位与走向;二是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乡镇政权的挑战。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展开的乡镇政权研究远未穷尽这一领域的问题,因而依然具有较大的开拓空间。  相似文献   

9.
列宁<论国家>一文围绕"什么是国家.它是怎样产生的,为彻底推翻资本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对国家的态度基本上应当是怎样的"这一中心,通俗地阐释了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的根本问题",研究国家问题必须把握基本的历史联系和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国家的实质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机器,要注意国家形式的多样性与国家阶级实质的关系.他在评析历史上三种类型的剥削阶级国家的基础上.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取并掌握国家机器,利用国家机器去"消灭一切剥削",创造条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进而消灭国家.  相似文献   

10.
论蜀汉政权出现的特征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末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本是其中较为弱小的一支.但在20多年的战争兼并中,诸葛亮、法正等一批时代精英纷纷投奔刘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军事集团.刘备与诸葛亮默契结合成为该政治军事集团的领袖共同体.刘备集团从而扭转了以往东奔西逃的流亡走势,最终于221年建立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汉政权.刘备重用诸葛亮,其方式和程度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军阀对大臣的重用.诸葛亮弥补了刘备自身的政治军事才能的不足,两人互为表里,一起扮演着蜀汉政权中君主的角色,形成了中国古代君主集权中权力运行的一种特别的构成方式.尽管蜀汉政权建立不久刘备病故,但蜀汉政权仍正常运作.此外,汉末战乱中,或者是最早追随刘备镇压黄巾军起家的军阀,或者是不愿意依附其他军阀的汉末官僚士大夫,或者是前益州刺史刘焉、刘璋的部下,在投靠刘备一起建立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政治角色的转变,成为蜀汉政权中不同身份的统治者.蜀汉政权以其独特的统治方式顽强地在魏吴大国夹缝中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