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书的生命     
生活中的朋友,如果几日不见,我们会非常想念他,可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可能约个时间,在一起聊一聊。书也是我们的朋友,可它面对我们却一言不发。其实,书并非是一言不发,只是作为读者的我们,还没有能够读出它的生命意蕴来。书相对我们是无生命的,面对它时,我们经常会有自己的看法,有时还会完全反对它,甚至是认为它错了……可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朋友时,态度就不一样了。虽然我们也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彼此不相往来,而失去我们本不想失去的友谊,  相似文献   

2.
爱的束缚     
爱,让人感到很温暖。父母之爱的呵护,朋友之,爱的快乐,情人之爱的甜蜜。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由种种爱构成的美好世界中。失上了爱,生活就会失失去光彩。可是这么美好的爱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束缚。  相似文献   

3.
朋友重要吗     
常言道,失去朋友的人,就等于失去生命的意义。这句话说得对吗?朋友真的重要吗?谁能告诉我呢?现在,我发现我的身边失去了很多朋友,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慢慢地,我开始觉得我的生活变得很暗淡,“色彩”这个光明的词也很少再在我的生活中出现……渐渐地,我不再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关怀,有的只是亲情和师生情。我不再有朋友了吗?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朋友?  相似文献   

4.
正微言语什么都是短暂的,只有怀念和失去是漫长的。微言语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少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微言语我们在年少时并不知道,有些乐章一旦开始,唱的就是曲终人散。微言语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一些坏事,好事承担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王小波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反映:化学这门课是“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每堂课里也许听得津津有味,看书也不感到艰涩难懂;但时间一长,该记的记不住,该理解的不太清楚,特别是高中毕业总复习时,更使学生产生化学这门课是“零、乱、散”。果真如此吗?诚然,这种反映有学生本身学习方法急待改进的一面,但也暴露了我们教学上存在问  相似文献   

6.
小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他们没有孩子也没有动物. 一天下午两人闲聊着,老头说:"我们没有农场是件好事,否则我们得总想着耕种和收获的事.如果遇到洪水和暴雨,还会失去农场,会很不幸的." 老太婆回答:"对!我们没有狗也是件好事,狗在晚上会把我们叫醒." 老头说:"你说得对!我们没有羊也是好事,否则不得不赶着它去找牧草,然后我们可能被狼攻击和吃掉."  相似文献   

7.
十七岁     
春光烂漫的十字年头,是青春的播种时节,在这个时节中,如果说十六岁是花的季节,那么十七岁就是蜂儿寻觅花儿的季节。十七岁的我们没有一丝寂寞的颜色。十七岁的我们拥有自己的朋友,会在桔黄的灯光下,告诉他们心里的秘密;会在想念他们的时候,奔去敲开他们的房门,和他们一起大笑大叫,「疯」上一回。不求他人理解,我们自己理解就是万岁。十七岁,美丽而浪漫,友情变的神秘莫测。就象磁石吸引铁屑一样吸引着我们的心灵,如果失去它,万物将会失去光  相似文献   

8.
苏格兰名作家及谐星劳得常打趣观众说:“你们比肩并坐了两个小时,没有一个和邻座的人谈话!”观众觉得他这句话真哏。于是,很少有人不转头和邻座交谈。就是这么简单容易。一句话,一个微笑,邻座的人就可能成为自己的朋友。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时常会因为太自高自大,或者太自惭形秽而不得到好的友情。  相似文献   

9.
刘宝玲 《学子》2012,(5):57-57
生活中的朋友,如果几日不见,我们会非常想念他,可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可能约个时间,在一起聊一聊。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常忘记了另一群很好的朋友——书。书也是我们的朋友,它永远真诚地向我们敞开着内心,毫不吝惜地向我们奉献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是,  相似文献   

10.
我想握住你的手——朋友。朋友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人物,如果你没有了朋友,你将一人呆在孤单的世界中,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你会没了依靠。有一次,我失去了一个朋友,我很后悔。那天小红来我家写作业。我们在一起讨论一道语文题。过了一  相似文献   

11.
正友谊的基础是信任,如果失去了信任,那友谊这座高塔就会轰然倒塌。"失朋友易,得朋友难。"对这句话,我有了深刻的体会。那是五月的一个下午,在外婆家很无聊的我叫了几个伙伴出来玩捉迷藏。一开始是胡征宇抓,我和张敏决定躲到外婆家还没建好的房顶上。没想到楼梯上的水泥还没干。怎么办?张敏灵机一动:爬墙上顶楼。这个办法不错。由于我俩个子太矮,够不着,所以我们便捡来一些砖头,垫起来,然后再踩着砖爬上去。  相似文献   

12.
——这是《老子·德经》中的一句名言。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有记载的最早的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老子的这句话闪烁着智慧的辩证法思想:祸福是没有绝对的,祸孕育着福的因素,而福里又潜伏着祸的成分。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一个很高深的慧学修养,备受人们的高度赞扬。然而,老子之外的古代智者都不懂这个道理吗?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就存在的卦象已经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原理:宇宙间不存在绝对的事,万事万物都会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随时在改变,在反对。对于反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引出来——初步感知四篇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刚和同学们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我想问您,您平时喜欢交朋友吗?师:你说呢?生:喜欢。师:对呀!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和自己的孩子就是朋友。自然而然和你们也是朋友啦!(学生鼓掌)师:新朋友见面,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读读吧!(出示格言——)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师:同学们,这句话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顾名思义,就是——“朋友”(学生说出)。谁来到前面大大方方、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说的,一笔一画地写…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书渎百遍,其意自见”。可是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并没有完全在课堂上落实这句话。有的老师怕失去课堂霸主地位仍然搞一言堂。不给学生留下一点儿读课文的时间。有的也只是让学生默读一遍后。就开始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即使低年级的重点篇章也是这样,使学生一下子感到语文课的难度增加了许多,甚至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是好人还是坏人”来评价一个人,小小说《好人坏人》中的“儿子”便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具体生活情境时的应付方式,就成为我们评价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事实依据。就一件事来说,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就是一件好事;就一个人来说,能够时时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就是一个好人。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个人所共知的常识,但一遇到具体情况,它就会变得很复杂。所谓的好人未必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而所谓的坏人未必就没做过一件好事。于是,好与坏之间看似泾渭分明的界限就变得模糊暧昧起来。小说中“爸爸”的朋友,时而…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12岁那年春天,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显出奄奄一息的样子。记得那时我很难过。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我的老祖母借它为瓜架,在它的根下种了丝瓜,那些刁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若是直上也罢了,却是像锁链那样一道…  相似文献   

17.
夜里,翻看很多年前写的日记,其中一天,我抄下了这样的句子:“人有多悲观看他肯失去多少,人有几许希望看他要得到些什么。”这句话,不知是在哪里看到的,当时为什么会抄下来,我也已经不记得了。但时隔多年,这两句话依然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悲观者常感怀身世,认为自己拥有的太少。他们拥有的那么少,其实是因为从来不珍惜。不珍惜的结果便是失去。开始了第一步,失去的便越来越多,先是斗志,然后是时间、梦想、快乐、朋友、幸福和希望。绝境未必是绝境,当你无论如何也不肯失去时,你才有机会得到。这一刻,什么是你最想得到的?你的答案排列起来,…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最大的恐惧是生活——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生活。“做回自己”对我们来说有时太困难。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否则,我们就“不够好”。为了“做个好人”,我们制定了自己的“完美标准”。对那些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老师、朋友,我们会不遗余力地去讨好他们,却总觉得无法达到最完美。最后.我们只能失望地得出“我不完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从高中开始眼睛就近视,离不开眼镜,到英国生活以后,每次回国都会配两副眼镜带回来。今年因为疏忽,回国时没来得及配,于是被迫在英国配了一次眼镜——这才发现,在配眼镜这件小事上,英国和中国的体验太不一样了。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英国配镜耗时很长。首先是预约时间长。我去的是家附近的眼镜店,要提前和验光师预约,否则今天去,要约到下周,有时还会更长。不像在中国,随去随验,节奏太不一样了。其次是验光时间长。在中国验个光,一般就几分钟时间。在英国验光,要使用各种精密仪器,连  相似文献   

20.
防近视电脑     
玩电脑是我们小学生的最爱,可是稍不注意,近视又与我们交上了朋友。我想发明一种可以预防近视的电脑。它装有先进的时间和距离识别仪,当我们玩电脑的时间超过45分钟或我们离屏幕太近时,它就会自动锁住屏幕五分钟让你休息一下,同时电脑的语音系统会发出温馨的提示语:“眼睛该休息休息了。”“别与我靠得太近。”防近视电脑@陆凤良$浙江省诸暨天马实验学校五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