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获取劳动报酬的主体是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较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力要素素质偏低,参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能力较弱,主体作用未发挥出来.必须通过创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在初次分配领域的要价能力等途径,才能充分发挥劳动力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分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本文从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配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的分析,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并发挥作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最后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强资本、弱劳工的问题依然突出。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着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下降,资本所得占GDP比重上升的问题,且这一趋势今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选取美国、日本、韩国的劳动报酬份额为典型,借鉴其长处,以期加快我国的劳动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进程。  相似文献   

4.
赵福涛 《考试周刊》2011,(11):166-166
正确理解"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经济生活收入分配与公平框题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这一重点和难点,首先要正确理解居民收入、国民收入、劳动报酬、初次分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分配率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中劳动者报酬总额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得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公平。但由于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报酬总额计算范围窄、我国在一次分配中分配差距大,使劳动报酬总额占GDP比重在计算和评价上有先天缺陷。本文解析我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占比重的认识与评价标准以及正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扩大就业、发展教育、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途径,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平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过程的变化特点,并总结经验,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就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劳动力价值为尺度,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生活资料、教育培训消耗等部分,还要包括学习性劳动的消耗。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造成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过低,因此,我党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我国的社会和谐发展,缓解我国的社会矛盾。然而,要提高初次分配的劳动报酬比重,必须对我国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的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和资本之间,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形成原因有国家政策倾斜、劳资关系失衡、优势资源分配不公、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税收调控力度较小;治理收入分配不公,需要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发展速度;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取缔各种非法收入等.  相似文献   

11.
“劳动基准”应当是基础性的劳动标准,而此处“劳动标准”中的“标准”应与“国际劳工标准”中的内涵与外延一致,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意思自治范围内的全部事项。因此,“劳动基准”应为法律对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意思自治范围内全部事项的底线性规定。由“劳动基准”一词的概念可以得出劳动基准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关系中当事人意思自治范围内的全部事项,该事项包含了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的全部事项。此外,可将公务员、普通民事关系主体等不属于劳动者的主体排除出劳动基准法的对人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本文批驳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入罪有违刑法不得已性原则”的观点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构成侵占罪或诈骗罪”的观点,解读了《刑法修正案(八)》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定,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刑法修正案(八)在破坏生产经营罪下面又制订了一个补充性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至此,欠薪行为经历了由民法、行政法到最严厉的刑法的调整过程。在对劳动报酬权与劳动报酬所有权辨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体包括两个,主要客体是劳动者对劳动报酬的所有权,次要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对劳动报酬,既包括工资,又包括奖金、津贴、补贴等。对于"数额较大",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工资水平,应以一定的基数作为基础,辅助以拖欠时间的长短作为认定的标准。对于犯罪主观方面,我们认为,不需要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本罪的要素。当行为人为逃避支付劳动报酬而抽逃资金、财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时,构成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罚。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报酬激励对经营者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企业经营者报酬设计的依据是经营者的人力资本、经营者劳动的价值和经营者的供需状况.根据报酬设计的原则,确定激励性报酬的主要方式为租赁制和超额分享制.  相似文献   

15.
除去传统意义上典型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中的非全日制用工在目前劳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非全日制用工的灵活性对于促进适龄劳动者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时间以及用工制度的转换等方面受到的法律保护却不甚如意,规定非全日制加班制度,统一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利用书面合同形式稳定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为非全日制劳动者购买劳动保险,保障劳动者权益,以此促进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来自湖南省部分地市中小学校629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在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⑴工作倦怠与深层行为、自然行为负相关,与表面行为正相关;心理资本与深层行为、自然行为正相关,人际型心理资本与表面行为负相关。⑵表面行为正向预测工作倦怠;深层行为负向预测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自然行为负向预测低成就感。人际型心理资本负向预测工作倦怠;任务型心理资本对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非标准回归系数显著。⑶任务型心理资本能调节深层行为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影响,调节自然行为、表面行为对低成就感的影响。人际型心理资本可调节自然行为对低成就感的影响。结论:心理资本可调节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投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晚期妊娠引产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有引产指征、无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的胎膜完整、单胎、头位晚期妊娠妇女1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米索组80例,缩宫素组70例,并且对该两组引产时效、母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作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米索组较缩宫素组可明显改善宫颈成熟度,缩短引产至分娩时间(P〈0.01),两组母儿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严格掌握米索前列醇引产的适应症情况下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及促宫颈成熟有价格低、性质稳定、易于保存、效果肯定,安全易掌握、引产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尤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劳动权益、劳动条件与社会保障--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是众多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现有研究对农民工生活质量关注不足。利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问卷数据,检验劳动权益、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权益损害会降低农民工生活质量;冒险作业和工作环境有危害对生活质量有负向影响;社会保障变量中只有是否拥有工伤保险对农民工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社会保障对生活质量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评估。另外,农民工生活质量存在地区差异,长三角高于珠三角。  相似文献   

19.
依据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三阶段理论,从2004年以来剩余劳动力转移递减、城镇化进程趋缓、粮食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加以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是指某地农村劳动转移后,到异地自我雇用或自主创业模式。与雇工式劳动转移相比较,自我雇用者收入水平较高,有利于资本积累与技术积累,也有利于创业精神的培植。多数参与转移的劳动力其发展路径是:异地转移——自主创业(自我雇用)——积累资金与技术——回乡创业,基本上能实现“一潮”(外出打工潮)带动“三潮”(创业、城建与开发潮)的理想目标。在众多回乡创业农民的支持下,流出地乡村社会经济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