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西欧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一经出现,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反对,最主要的是农民的反对,因为它的直接结果是造成了无数农民的无家可归,根据政府的法令,农民又不能到处流浪,这样,贫无立锥之地的农民只有受到靠圈地起家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剥削和压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英国著名学者托马斯·莫尔说圈地运动是“羊吃人”运动。正确分析圈地运动的背景影响实质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一谈到英国的圈地运动,首先跳人人们脑海中的一个词“羊吃人”,然而,这不对!英国的工业革命,并不是以对农民的剥夺、压榨,而是以“个体农民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普遍发展为基石的”,不是以农民“普遍贫困”,而是以农民的“普遍富足”为基石的。  相似文献   

3.
一谈到英国的圈地运动,首先跳入人们脑海中的一个词“羊吃人”,然而,这不对!英国的工业革命,并不是以对农民的剥夺、压榨,而是以“个体农民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普遍发展为基石的”,不是以农民“普遍贫困”,而是以农民的“普遍富足”为基石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圈地运动”始于12世纪,15世纪后半期规模扩大,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后期,历时700余年。“圈地”指地主强行圈占公有地,剥夺公簿持有农土地,或强买自由持有农土地办牧场和农场。“圈地”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了英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发展,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正确认识“圈地运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它,对于弄清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是英国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圈地运动为英国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也进一步瓦解了英国的封建制度一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庄园制。传统的观点否定了圈地运动的积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规点出发评价了圈地运动在资本主义发展史和英国城市化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高考作文全国卷I是材料作文.所给材是寓言故事:餐桌上,许多猫在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都是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类文题有何特点?写这类作文又应怎样人笔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系统地论述英国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后果,并指出这一长达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构成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是其主要的方式,英国在圈地运动中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此文首先指出英国早、晚时期圈地运动的历史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次,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圈地运动的不同特点,并介绍了近些年来英国史学界对圈地运动的一些新观点、新史料。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都铎王朝一直持续到维多利亚时代,历经四百多年,其中都铎圈地是整个圈地运动的重要起始阶段。由于托马斯·莫尔的"羊吃人"突出了都铎圈地的暴力方面,使以往人们对都铎圈地的认识较为片面,对其基本上持负面评价。应当承认,任何一场经济变革都避免不了暴力的存在。然而,都铎圈地的暴力并不是不受约束的,暴力圈地不但受到社会道德和政府法令的双重制约,而且农民的土地权利也受到法律保护。因此,都铎圈地的暴力规模有限,并非完全是以牺牲农民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到英国打洋工,在伦敦的街上看到有不少人推着小车叫卖热狗(HOT DOG),能在异国他乡吃上“和尚都跳墙”的狗肉,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等我买了一个热狗一吃,才知道原来无非是面包夹香肠,味道也一般。我问卖热狗的小伙子:“这热狗里哪里有狗肉呀?”他惊讶地说:“小狗那么可爱,怎么能吃呢?”后来才知道热狗就像我们中国人吃馒头、包子一样普遍。  相似文献   

10.
第一类问题是以前的评价标准不客观 ,没有做到全面准确地评价 ,而教材上又没有明确涉及的问题。类似的问题有 :1.圈地运动和西进运动。这两次运动的表现形式都是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诚然 ,我们对这两次运动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应当给予充分的了解。但是我们知道 ,评价历史事件的根本出发点是生产力和实践的标准 ,只有依照这个标准得出的结论才是客观的。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 ,农民丧失土地 ,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自由劳动…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因发生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历史上通常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回答1~5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三大杠杆是A.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海外殖民B.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C.殖民机构、海外贸易、手工工场D.中央集权、圈地运动、殖民战争  相似文献   

12.
英国圈地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运动的性质英国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运动从15世纪开始(也许更早些),一直继续到19世纪后半期,本文叙述到17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为止;它的发展地区大部是在英格兰中部和东部诸郡。在所说的时期中,英国封建社会起着剧烈的变化,封建制度正在瓦解,资本主义的关系正在旧社会的母胎里形成起来。所谓“原始积累”也正在进行着。依马克思的话,原始积累“……不是别的,而是使生产者脱离生产资料的历史过程”。圈地运动就是使农业生产者(农民)脱离生产资料(土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葡萄     
“先生,我吃了一串葡萄。”“什么?你为什么要吃葡萄?为什么不吃别的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吃?吃葡萄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吃那玩意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完全不知道。”“愚人!你会为你的无知遭殃,而且还会连累别人。你仅仅知道吃,干吗不去思索一下你的行为呢?你知道事情的起因和后果吗?那会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你也不去想想吗?”“不,我不能照你所说的那样去做。我只能告诉你:葡萄是甜的,胜过蜜糖;是酸的,赛过柠檬;是紫色的,比皇帝的大袍还美丽!”“愚人,你知道的只有这些吗?”“是的,先生!为了这些东西,已…  相似文献   

14.
摩尔的“羊吃人”论断是对英国圈地现象的经典评论。然而,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的圈地活动并没有出现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浪的现象。那时的圈地活动及其后果并没有像摩尔所说得那样严重,那些失去土地的人不仅可以从事于工场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等工作。而且,还可获得政府的救济和私人慈善的救助。因此,至少在16世纪,他们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15.
夏殷棕 《学习之友》2014,(12):40-40
妻子琳达是美国人,生活在南部亚拉巴马州,而我,加拿大安大略人,与美国最北端毗邻,这样两个一南一北的人,可能是缘分吧,结合到一起。在超市,琳达问我晚餐吃什么,我说想吃萝卜,说着我便拿起一只大萝卜放入购物篮中,她问:“你拿那东西做什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初的一天.我走进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大班活动室,见到教师和孩子们正在热烈讨论“神七飞天”的情景。孩子们还提出了诸如“火箭是怎么发射的”“宇航员在飞船里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喝水?怎么睡”“为什么要出舱”“火箭为什么要分离”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这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颇有“生命力”的问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走出校门的学生对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大多不再记得,多数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也与物理没有直接关系.那我们如何理解物理教学呢?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教育?当一个人将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同时,〈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我们认为:物理教学的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是的将物理思想方法植根于学生的大脑之中,形成所谓“缄默知识”,以让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与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相比,英国农民极少出现暴力抗争,这一特征在18世纪反圈地运动中有明显体现。在合法抗争与暴力抗争之间,英国农民为什么优先选择合法抗争?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所以,本文拟从比较视角对18世纪英国独特的反圈地模式及成因予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邱宗灵 《广西教育》2009,(19):17-17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关联着人的一生,与人的发展终身相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所学化为素养。  相似文献   

20.
1.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在封建盛世时期,统治者都很重视发展水利事业。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4)材料三的数字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史地知识分析原因。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当时世界最早、最长的大运河,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