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时代呼唤着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学校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科学的、艺术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正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理教学很适于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试论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创新教育的概念。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为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人类具有探索未知世界和超越现存事物的潜能.即创新的潜能.这种潜在的能力要通过开发才能变成现实的能力。教育是开发这种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是以普通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为基本理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实践,其内容包括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杨波 《甘肃教育》2008,(23):36-3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着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重点再于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将创新教育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李文芳 《考试周刊》2012,(44):123-12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差,基于此现状和就业创业需求,作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尝试从几个方面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对此进行了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就是用新方法做出新东西,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实践。基础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培养具有创新造欲和创能力的劳动为目标,以发掘人创造潜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这阶段的创新教育中.创新教育的重点和方式应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为此,本文特就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在实践中激发创造思维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信...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如何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呢,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浅谈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和较高的心理素质。同时,人是一个整体,人的素质不是几个方面的简单相加,人的素质还要进一步转化为人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教育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决定了人们对创造寄予无限的希望。创新精神是创造的动力,而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一种总想用…  相似文献   

15.
苏玉杰 《考试周刊》2009,(30):80-8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寻求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强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需要强调对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启蒙和培养,强调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活动课最大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体现的正是创新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中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对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李宝峰 《红领巾》2004,(5):115-1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至少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行为四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创新教育具有普遍性、前瞻性、针对性和阶段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世纪交替的年代,人类正在迎接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就是教育经济,它是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所以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的至高点,要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材就必须加强创新素质教育。 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研究知识、创造知识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它开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合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以和创新精神,在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进行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教育芟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而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培养自身的科学素质及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