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梅 《江苏教育》2013,(12):73-73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聘请课程专家、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全新开发的过程。它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更深层次地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因此,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应是校本课程的最终追求。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还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在以《生命教育》为例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发现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教师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及必要理论指导、缺少家长的参与和响应等问题,对此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民主化的深入,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占重要角色,同时教师的参与也促进了课程的优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很多学校中,教师是以个体方式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参与方式是对教师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但也具有局限性。针对这种局限性,教师需要意识到团队合作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开发的民主化;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在课程开发中基于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既重视社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达到的目的,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所以应该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5.
张广利 《辅导员》2012,(33):20-21
自2003年启动校本课程开发以来,我校始终围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目标,依托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种资源,开发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彰显了学校特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重视个性,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始终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二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每学期初都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研究校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要求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高职教师的素质制约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质量。高职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科学的课程意识;课程知识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精诚合作的精神;行动研究的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价要在以校为本的基础上,优化各种课程资源,指向人的发展,指向学生潜能的开发,指向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注重校本性、研究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对创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问题。目前急需确立的基本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的,不仅仅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建设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树立整体课程观,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看作一个系统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条件进行的有特色、适应性强的课程开发,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的形式。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只能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老师感到迷惘,不愿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