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针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不同领域内对于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水平的影响”这一问题,以Scopus、SciVal和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为数据来源,以2009—2018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产出为样本,构建领域合作强度影响力、领域合作水平影响力指数,建立二维影响力分析矩阵模型,综合分析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结果表明:(1)欧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合作呈现明显两极分化态势,在不同领域对中国学术国际合作产出水平有不同影响;(2)美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在各领域内的合作强度和合作水平上呈良好态势,对中国国际学术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3)亚太区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略显不足。基于此,提出要针对各地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特点,在资源配置和合作模式探索上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布局“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开拓性建设了10个海外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国际科技合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合作创新研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兼顾国际学术前沿与当地民生发展。文章以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例,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中斯科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并对中斯科教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60年来的国际科技合作历经了创建初期的建立与发展、文革期间的坎坷与中断、改革开放时期的恢复与扩大、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后的深入与飞跃,为我国我院通过国际合作开阔国际视野、提高科研起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欧洲的外籍院士制度是院士制度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衍生出来的制度体系,是院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酝酿设计过程后于1994年建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籍院士在国际合作交流中越来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保障外籍院士更好地发挥作用,欧美国家在外籍院士制度建设中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机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建设充分吸纳了国际经验,同时在本土化过程中也深受国家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历史悠久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文章在比较视野下,对中外外籍院士制度的起源发展和保障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体系机制方面进行了初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制度,助力新时代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战略实施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Z2):18-19
发挥中国科学院科研和技术优势,在前沿基础科学各领域,针对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战,与当地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牵头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环境与水资源、清洁能源、灾害防控、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组织区域性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加强云南省与俄罗斯科技创新合作,中国-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地云南。通过研究俄罗斯科技发展概况、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管理机构与研发机构、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概况以及与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情况,梳理云南省与俄罗斯科技合作概况与需求,提出进一步加强云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国际科技合作进行绩效评估成为各级政府重要的管理需求。开展国家层面的国际科技合作评估,可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开展及政策制定提供证据支撑。当前,国内外对国际科技合作评估的研究集中于计划/项目、基地/平台等领域,在国家层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政策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开展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现状评估的实践更是缺乏。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科技合作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评估实践现状。进一步基于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对比了一般科技评估与国际科技合作评估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国际科技合作评估的对象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评估的原则、方法与程序,包括构建评估框架、设计评估指标、选择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的使用等。最后,分析指出了国际科技合作评估实施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4):262-264
严格按照程序,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三批外籍院士8名。这些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和声望,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将对我国扩大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中国科学院第三批外籍院士简介如下。伯奇费尔(B.C.Burchfiel)【美国】美国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国际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大陆地质、构造地质等专业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在国际地学界享有盛誉。自60年代以来,对世界上重要的非碰撞造山带和碰撞造山带进…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科技合作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但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还面临许多问题,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德国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有效整合国外优质创新资源,极大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效益和效率,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经过研究德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组织架构、内容形式、开放程度和资助方式,德国围绕其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为合作对象量身打造合作计划、充分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和重视国际科技合作成果的产业化等相关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