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菁 《高教论坛》2004,(6):138-139
本文阐述了对广西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中提出的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及其推广意义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科技投入能力、研究能力、实现能力和管理能力来表征。该文结合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提出了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并对广西高校的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落实《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加速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国家教委对高校实验室开展了评估工作。此项工作在其它省份和部属院校基本结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由于种种原因、我省的实验室评估工作并没有普遍展开。因此,现将评估的重要性和评估工作对实验室的作用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教委教备(1995)33号文件和冶金部冶人教(1995)298号文件精神,冶金部对部属高等院校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实验室进行了评估,此次评估对我校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培养高层次人才,确保学校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评估提高了对实验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校领导十分重视实验室评估工作。在自评阶段,以主管桂校长为组长、吴副校长为副组长,及有关处室领导参加了校实验室自评领导小组,讨论了我校的实验室评估工作。各系(部)主管实验室工作的主任领导本系的自评小组,对本系参加评估的实验室,按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逐条逐项检查落实,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然后向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221-223
通过参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提高了对评估规则的认识。对如何搞好评估与如何搞好实验室工作总结出了几点体会,通过评估,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评估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以评促建对加快实验室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绩效评估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估工作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起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作用。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结合参评实践,针对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优化评估程序、简化评估材料等改进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巩固实验室评估成果 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评估是一项具有可持续性的工作,对于规范实验室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实验室评估在规范大连大学教学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档案管理3个方面所起的成效,并对评估后实验室的管理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抓好评估,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础课实验室评估的6项基础工作.开展实验室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评估指标体系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目标与标准;评估工作的过程是实验室体制改革、加速建设、与强化管理的过程,抓好"三个结合",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计算机系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评估工作情况,阐述了对评估工作的认识以及评估工作对实验教学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工作中实验室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后,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实验室工作的宏观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高效利用以及实验室的队伍建设等方面谈了高校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的实验室建设问题,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搞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评估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生化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预防医学实验室等三个实验室合并成生化与化学实验室后,民族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如何迎接自治区评估验收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实验室在"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紧缺和闲置浪费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使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处于两难抉择的境地,而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传统的专业实验室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改革。由于产学研一体实验室在解决运行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和资源闲置浪费严重等问题上有较好的表现,而备受关注。在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为适应高校自身发展,高校实验室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已成为必然。本文阐述了产学研实验室创立的背景、建设规划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通过结合本校实际,可知依托重点学科的发展可加速实验室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简要总结了广西高校优质本科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高校优质专业建设应注意准确理解优质专业的建设内容、正确把握优质专业建设的原则和建立健全的优质专业评建机制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高校整体发展情况,本文从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高校排名、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八个方面入手,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广西高校"十五"期间的综合实力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试图为广西"十一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袁平 《高教论坛》2012,(7):131-133
ERP仿真实验实训中心是以ERP系统相关的多个专业实验室为基础,跨院系、跨专业的经济管理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本文结合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ERP仿真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状况,从高职院校ERP实验室的优势出发,探讨和研究新时期高职院校建设ERP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为背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从用人单位的评价和毕业生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广西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声誉良好,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李菁 《高教论坛》2004,(2):8-10
本文以高等教育评估政策执行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实践,探讨评估政策执行的意义、特点、目标、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central to science-based education. Allowing students to “experience” science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carefully designed practical work, including experimentation, is often claimed to support their learning and motivate their engagement while fulfilling specific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However, logistical constraints (most especially related to funding) place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on the ability of schools to provide and maintain high-quality science laboratory experiences and equipment. One potential solution that has recently been the subject of growing interest is the use of remotely accessible laboratories to either supplant, or more commonly to supplement, conventional hands-on laboratories. Remote laboratories allow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use high-speed networks, coupled with cameras,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to carry out experiments on real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that is located remotely from the stud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when used appropriately this can bring a range of potential benefits,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share resources across multiple institutions, support access to facilitie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inaccessible for cost or technical reasons, and provide augm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experience. Whilst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work on evaluating the use of remote laboratories within tertiary education, consideration of their role with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is much more limit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rials of the use of remote laboratories within secondary schools, reporting on the student and teacher reactions to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laboratori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remote laboratories can be highly beneficial, but considerable care must be taken to ensure that their design and delivery address a number of critical issues identifi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