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是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建立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但在实施中存在导师育人积极性参差不齐、个别学生消极反应所带来的压力、管理职责不明确、分流渠道不畅通、信息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与挑战。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博士生类型、学科特色分类完善分流退出机制,实行博士生分流退出招生名额补偿机制,加强博士生培养前端质控,进一步畅通分流渠道,同时以信息化技术为助力,构建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预警机制,从而促进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顺利实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博士生教育改革政策推动与高校积极响应之下,我国博士生分流历经遴选分流、分流淘汰、分流退出等形态的更迭,不断朝着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成为高校改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优化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强化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然而,现行以竞争与淘汰逻辑为主的单一式分流实践遮蔽了“分类培养与多元成才”的博士生分流的本质内涵与价值追求,致使分流成效不佳,亟待从分流目标、分流主体、分流方式、分流结果及分流保障等方面加以系统优化,构建以分流目标的人本性、分流主体的交互性、分流方式的多样性、分流过程的嵌套性、分流结果的发展性为本质特征的立体式分流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分流在博士生教育改革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发展博士生教育,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辩证分析和客观看待博士生的分流退出和学业延期。据测算,2019年我国博士生分流退出人数已上升至0.79万人,而博士生学业延期的人数达到13.67万人。分流退出和学业延期是保障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如果比例过大,也会过多占用办学资源和增加教育成本。建议严把入口关,坚持分类指导,规范细化培养过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快博士生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对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成效,中外高水平大学普遍推行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文章通过深入探析中、英、美三国知名高水平大学现行的博士生分流渠道及各分流渠道对应的处理模式和成效,明确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中亟待完善的问题,提出避免将分流考核变成机械化淘汰、明确畅通分流渠道以及对博士生进行帮扶和指导三个方面的改进优化建议,形成适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分流办法。  相似文献   

5.
博士生分流退出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优化学术生态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实际实施面临诸多障碍.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社会规范、社会关系和文化-认知三个维度审视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实践,发现其面临规范层面的相关制度供给不足、关系层面的利益冲突以及文化-认知层面难以形成共识等制度化困境.因此,消解制度化困境需要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合法合理;创建高校、院系和导师等联动机制,协调利益冲突;培育博士生教育质量文化,达成行动者的契约与共识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陈林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1):96-108+118+123-124
“分流退出制度”作为一项复杂、系统而又影响广泛的博士生教育重要制度构成,直接影响并作用于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水平和声誉。根据“史密斯模型”的分析框架发现,我国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存在政策文件的内容表述与操作规范“模糊”、实施高校的规章立制与执行落实“走形”、博士生和导师的价值认知与责任意识“匮乏”、社会认识与公共理念的支持氛围“缺失”等现实问题。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的政策执行与制度落实,受制于政策内容供给碎片化、相关责任主体难协调、政策落实理念难整合、政策执行方式不适配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必须优化政策制度的科学设计,强化分流退出制度的操作执行;改善实施院校的落实执行,建立健全分流退出制度的运行机制;提高师生主体的理念认识,增强对分流退出制度的认可参与;加强向社会环境的理念宣传,塑造分流退出制度的适应生态,等等,以此改进并完善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的规范落实与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伟强 《高教论坛》2024,(2):104-106
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关键环节及全过程质量管控。博士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核心,过程管理、分流选择及有序退出已经成为常态。了解博士生延期授予学位的内生质量、导学关系和自身发展三个方面成因,对于完善分流选择机制、提升学位授予质量及学位论文质量有深远影响,面临这些内外成因,如何优化博士生的学业选择,对于其学术探索、科研创新、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4所美国顶尖高校在实施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过程中坚持过程管理和渐进式提升的分流理念,在制度运行中以课程为杠杆循序渐进逐级分流、以学术试用期为缓冲器进行学业预警、以资格考试为过渡点推动阈限跨越、以多样化选择代替单一式出口,并构建了组织保障、师资保障、技术保障以及善后保障等保障体系。我国高校在构建分流退出制度时,应树立过程质量观,明确责任主体并完善相关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生质量工程为例,介绍博士生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位标准、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流淘汰机制等,从而实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教育的高质量,并进一步就分流淘汰机制的落实与实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是关系到整个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模式变革的重大问题,是控制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促进博士生培养结构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颁布,建立与完善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的研究发现,其分流淘汰机制融合嵌入在博士生培养全过程,具有模块化和系统化的特征,涉及组织机制、预警机制、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支撑.据此并结合我国当前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的运行现状,分别从分流理念、制度设计、缓冲预警以及善后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过高的损耗率和逾期率是博士生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监测培养过程、实行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是英美高校控制损耗率和逾期率、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但鲜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文章从动因、特征和成效三个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博士生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是管理主义的外推力和专业社会化的内驱力双重作用下的产物;这一制度以博士生为主体,重点监测博士生就读期间的关键节点,制度形式灵活多样,制度目标重在提升,同时也兼顾筛选;推行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有助于缩短博士学位修业年限,实现博士生的合理分流退出,并为调节师生关系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高校在借鉴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时需合理界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充分考虑院校差异、学科差异和个体差异,贯通相关配套制度,力争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2.
"分流退出"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社会不同认知已影响到分流退出机制的建立,也导致高校在相关制度的落实中形式大于实质.通过逐一剖析"分流退出"在政府文件、媒体和学者中的表达,指出分流仅适用于硕士博士培养一体化教育,退出则可分别在硕士和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多环节实施.借鉴欧美主要国家研究生分流淘汰的经验,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一节点两过程三维度"的分流退出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南京大学在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中构建弹性分流淘汰机制的做法,选择博士资格考核环节作为突破口,在实施过程中既充分给予博士生机会又严格执行制度,形成正向激励。弹性分流淘汰机制实现了通过压力传导激励博士生充分发挥潜能,促进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目的,稳妥实现了主动、被动两种分流淘汰方式,增进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效果。在对前期探索实践的思考中获得全面建设分流淘汰机制的经验,促进了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陈谦 《江苏高教》2013,(1):96-97
文章从当前困扰博士生招生的突出矛盾出发,提出一系列深化博士生招生机制改革的措施建议,希望通过建立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博士招生计划指标分配体系,科学设计招生计划管理的弹性增量或补偿机制,打造博士生质量控制分流淘汰的执行空间,优化人才选拔标准改进博士生招考方式等手段,大力促进博士生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博士生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博士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将高品质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作为该校研究生院的使命,建立起相应的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学术管理体系;以博士生发展为诉求,打造多方支撑体系;以质量保障为宗旨,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制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博士生教育与质量保障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当前我国高校的博士生培养要全方位支撑博士生学术发展,强化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监督,规范博士生管理制度与流程,坚持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学在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与分流、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的同时,深入分析延期博士生数量随之增加的深层次原因,从助力全体博士生成才的理念出发,通过调整基本修业年限、提供学业支撑、实施学业预警等措施,构建与博士生培养分流机制相对应的博士生学业预警与帮扶机制,形成了学业流程预警帮扶、专项事务预警帮扶、学业申诉预警帮扶、院系网格化预警帮扶等模式,显著提升了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清华大学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选拔录取机制、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广纳优秀导师、完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结合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工程博士生培养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保障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课题组对华东地区某师范大学的在校博士生导师进行了文件调查。调查显示,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入学选拔、培养过程和学位授予等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的环节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9.
20 世纪以来, 美国政府、行业协会和高校联盟等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或指导性政策,强化对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先后三次开展全国性的博士项目评价,但所用评价指标有明显变化。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政策演变和指标调整呈现出兼重客观绩效与博士生主体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理念变革和价值取向:一方面来自高等教育体系外部的力量和绩效压力持续影响着博士生培养的定位、需求与过程,另一方面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整体、群体和个体层面上不同主体间的公平性逐渐成为教育质量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20.
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现状,比较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并就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探索了推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创新,以及保障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