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学的理论基础是知行合一说、心即理说、良知说;普遍认为阳明学是王阳明进行逻辑思辨、理论思索的结果。考察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一直到江西时提出"致良知之教"这十多年的全过程,具体生动地揭示了阳明心学的真实面貌,证明致良知说是一种道德践履功夫,而不是一种思辨理论体系;"知行合一说"仅仅是阳明最初教人的一种功夫,而不是阳明学的基础;"心即理说"是体悟到心体后对心体体用关系的概括,而非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于芮  严功军 《外国语文》2023,(6):132-139
俄罗斯当代汉学家科布杰夫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致力于阳明学的译介与跨文化阐释,堪称俄罗斯阳明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本文基于科布杰夫阳明学研究论文、专著、译著、访谈等文献资料梳理,总结其阳明学译介与跨文化阐释特点,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借此反思阳明学对俄传播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科布杰夫以对阳明学的译介为基础,系统总结和分析了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谱系,并基于中国哲学的独特性,结合西方哲学与俄罗斯思想进行跨文化理解,其研究受到俄罗斯学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整体上纠正了俄罗斯学界对王阳明的刻板印象,推动了阳明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年轻时学习阳明学,信奉"知行合一"的理论,但是后来陶行知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提出了批评,陶行知认为知识的形成应该是"行知行"的过程,随之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师承杜威,他的"行知行"理论属于实用主义哲学认识论范畴,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是一个道德修养范畴的理论,"知行合一"立足于传统儒学的体用论。"行知行"理论并不是对"知行合一"理论的扬弃,它借鉴的仅仅是"知行合一"理论的字面表述,所以陶行知对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批判只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行知行"理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狭义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的阐释,揭示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现代意义。朱子学说最重要的部分是“格物致知”的理论,其明显的特色是极力为人求取事物的知识的活动确立一个地位。“心即理”、“致良知”是阳明学说的主要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则是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朱子学强调读书学习的性格,为现代“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对于大学的“通识教育”,朱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朱子学提倡“主敬”所代表的自我约束、严肃认真、勤勉专一的工作态度,对于保持东亚社会积极的工作伦理,仍能提供重要的资源。阳明学强调实践,体现于王阳明一贯提倡的“知行合一”,“住事上磨练”,这样的哲学精神合于19世纪以来实践哲学的发展,与近代哲学是相通的;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的观念,对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以及生态和环保也可提供一种伦理的支持,具有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们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理念上,从传统的重"竞争"转变为更重"共生";策略上,从传统的重"教的立场"转变为更重"学的立场";实践上,从"课堂的变革"到"学校的改造"。结合学校实际,培养"善学习、能动手、有理想的知行合一的初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阳明学中的“致良知”“万物一体”等思想理论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还在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广泛普及。随着阳明学在日本推广的不断深入,日本学者根据本土文化特征赋予了阳明学新的内涵。本文以日本阳明学开山鼻祖中江藤树的思想研究为视角,从日本阳明学的创立、中江藤树的哲学思想(良知观、圣人观、忠孝观、儒佛观)、阳明学对日本的深远影响等三个方面着重论述阳明学之于日本社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阳明学派的创始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通过他的哲学体系建立起来的.他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大哲学命题,是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也是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阳明学在近代中国的复兴虽与日本阳明学的回流密切相关,但中国本土的思想背景亦不容忽视。一方面,乾嘉时期,清朝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考据学的“务虚”问题也逐渐暴露,为阳明学的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清代中期兴起的今文经学强调实用主义,这与阳明学重视事功的理念是一致的,今文经学家对阳明学的高度评价也为这一学说的再次兴起提供了动力。嘉庆以降,许多学者开始开展阳明学著作的刊刻工作,并在各地建立了以阳明学为核心教学内容的书院。由此可见,在日本近代阳明学传回中国之前,中国本土已经有了阳明学复兴的趋势。因此,今日从事东亚阳明学研究者,须兼顾中国思想传统的内部生成与异域演进,方能探明东亚文明交流互鉴之实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不仅是思想和理论上的创造性反思,也是对身心修养与道德实践体验的直接描述。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传统,主张在伦理教化与道德实践的内在统一中实现救治社会弊病和重建社会秩序之目的。王阳明通过对“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进行创造性的诠释来展现自己心学的实践品格。在阳明心学实践品格的影响下,孔孟之道不再是那些掌握话语权的读书人的专利,而是成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拥有的思维模式和生活常识。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在肯定普通民众道德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为中国古代的乡治实践和乡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学理性支持。  相似文献   

10.
阳明学在宋明理学谱系中固然属于心学阵营,但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良知学。良知学的基本理论结构,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论,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论,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论,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阳明学的根本精神,一是道德理想主义精神,二是人文精神,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它对于导正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良知泯灭等不良风气,提倡从民本到民主的政治改革,建设和谐社会,提倡“实干兴邦”等思想文化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生的繁盛感与幸福感.因此,发展和培育发乎个体内心的积极力量是符合人类本性的.阳明心学通过"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练"来"致良知",同样反映出深刻的积极心理学思想.通过对"知行合一"实现积极认同;"事上磨练"捕获心流体验的系统考察,可以进一步挖掘、阐发阳明心学中蕴含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期为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及其思想基础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明末王学末流的泛滥引发了对阳明学的批判与反思,陆陇其就是其中一位力辟阳明学,主尊朱学的代表。他以程朱理学的学术视野,详实地对阳明学观点从"知行合一"到"良知说",逐一批评驳斥。陆陇其"尊朱辟王"努力,不仅有理论的开新,而且还倡导实学实行、躬行践履。这一努力和开新工作符合清初实学思想的潮流,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灾难频仍的岛国。它的思想文化背景是以中国古代的儒学为主。因此,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汉文化圈”国家。早从公元285年开始,中国的典籍《论语》、《周礼》、《易经》、《孙子兵法》等就陆续传入日本,儒家思想与日本原有的神道思想相结合,逐渐成为日本社会中的统治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和阳明学的传入,日本基本上“汉化”。日本的思想家们,受到了朱子学、阳明学中“知行合一”和力行观念的熏陶,提出了“和魂汉才”的口号,日本社会获得了大的发展。到18世纪,日本的商业兴盛,当时三都之一的大阪成了日本的商业贸易中心,有“大阪富庶雄于天下”之说。明治维新以后,日  相似文献   

14.
王凌皓 《中国德育》2007,2(3):96-96
阳明学派的道德教育理念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东传日本之后,对古代乃至近代日本的道德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阳明学传入日本之后,在新的文化胚胎中表现出来,并持续发挥作用,最终发展为与中国不同的文化植株。两者的道德教育理念中包含许多同质元素,又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第一,中目阳明学派都反对朱子学派将儒家义理外化为客观的天理,而主张“心即理”,但却存在着固守儒家伦理与“合适处位”“人情时变”的区别;第二,中日阳明学派都强调孝道,注意发挥孝道的社会功能,却存在着强调“孝悌为本”与“孝为至德”“忠孝一致”的区别;第三,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中目的阳明学派虽然都强调“知行合一”,但日本却进行了日本武的简化与改造。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产生于明代专制社会信仰危机、道德缺失、人欲泛滥、官场腐败的社会现实,他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为拯救社会的良方,形成了其廉政思想的基础,并通过自己"为官治吏"的身体力行实践了廉政建设。王阳明廉政思想的出发点是"亲民",即为官必须按圣贤之道"修己以安百姓";廉政思想的核心是"修心",即"致良知",通过做"去蔽"工夫,去掉私欲,唤起良知,变换气质;廉政思想的原则是"知行合一",以行动来彰显良知,将"知"与"行"统合到良知的世界,实现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阳明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七个方面的文化资源:“心即理”提供精神信仰的内化资源;“致良知”提供信仰与价值确立的本体论资源;“知行合一”提供信仰践行的方法论资源;“万物一体”提供价值理想的伦理学资源;“心物之辨”提供个体日常生活信仰化的启示;“群己之辨”提供社会生活信仰化的启示;“有无之辨”提供圆融个体、社会、国家之价值的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我们的民族、国家铸魂、筑梦.  相似文献   

17.
“致良知”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命题,它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是其思想宗旨和最终归趣。从其心学的思想立场出发,王阳明赋予良知以多方面内涵,验证其先验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天赋良知通过“行”由本然之知转化为明觉之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并进的致良知的过程。他对良知与致良知关系的规定,显现其统一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的思路,同时又构成了本体与功夫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致良知的理论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将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相结合,表达了宋明理学“本体与工夫”结构的基本内涵,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阳明之门夙有"江有何黄,浙有钱王"之评。"何、黄、钱、王"分别是指江西人何廷仁、黄弘纲和浙江人钱德洪、王畿。此评形成于明嘉靖初年的阳明生前,主要缘于四人均"善推演师说"。阳明身后,此评在阳明后学和地方史志中被广为流传和转载,影响深远。相比之下,学界对钱德洪、王畿的研究和认识更清楚,而对何廷仁、黄弘纲的研究则明显薄弱。"何、黄"与"钱、王"相提并论并广为流传,除了与"钱、王"一样善于推演师说外,也因为他们与王阳明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作为阳明弟子知行合一的乡里实践,得到了地域社会的认可和推崇。  相似文献   

19.
阳明哲学是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学之反动,但这种反动不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外,而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内的,甚至可以说是宋代理学自身内在逻辑理路的必然发展。与朱熹理学相对,阳明哲学一直被冠为心学,心学一词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阳明哲学的特点,但也遮蔽了阳明思想的实践内容。阳明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皆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实践特征,故作者将阳明哲学的性质定位为:实践的良知之学。  相似文献   

20.
学习,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学"为吸收,"习"为实践,"学"与"习"连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或先学后习,或边学边习,"学"与"习"一体化。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理念、意识、境界首先要提升,必须要学。只习不学,没有引领和借鉴,孤陋寡闻,这是闭门造车。但思想、理念、意识、境界通过学习提升了,如果不去实践,没有转换到行动上,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