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简析了词义的三种主要分类(即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和语境意义)及其应用,并阐明其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符号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探讨语用失误的成因,采用了Morris的观点来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并分析了Morris符号学意义观中的三个要素,即言内意义、所指意义和语用意义,指出在两种符号进行转换的时候,任何一种意义没有被精确地转换成目的语符号,都将引起语用失误。而此前,在进行符号转换的时候,往往只重视语用意义的转换,忽视了言内意义和所指意义,尤其是言内意义。基于上述从符号学意义观角度对语用失误这个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奇、克鲁斯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根据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具有三大元语言功能,词汇意义包含三个部分: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概念意义体现符号的外在含义,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人际意义体现词汇的语体意义和情态意义,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意义;语篇意义体现词汇在语篇中形成的前后连贯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论现代汉语中的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综述了各家对词义的界说,接着提出了我们对词义的认识:词义根据存在样态分为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静态词义是语言中的词义;包括词汇间意义和语法意义;动态词义是言语中的词义,它在静态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两种不同语境而发生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5.
翻译工作中,首先遇到的是词语翻译问题,按字面意义翻译,译文往往晦涩,不通顺,不能够充分表达原义。在这种情况下,应从词语的具体语境入手,寻求答案。通过Cruse对词语意义的分类,探讨了具体语境下词语的翻译,并通过一些具体例子阐述了具体语境中词语翻译的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列举指称论、意念论和验证论对意义种类的不同划分方式,着重讨论评述了Leech对词义"七分法"的观点及王文斌对Leech的这一理论所做的补充,并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词义类型还可继续划分出缩略意义、学科意义和私密意义。无限可能的交流需要必然使得有限的词汇具有灵活多变、游移不定的意义,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划分词义类型的难度。但是,从共时的眼光看,最终提出完整合理的词义类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词语这一语言基本形式在中英两种民族文化中的不等值现象,以及概念外意义差异等角度,通过举例子探讨了中英文化差异在词语上的体现及其对词语翻译的影响。本文肯定文化比较在跨文化翻译中的价值的同时,认真思索了翻译过程中积极比较文化差异,准确把握词语文化个性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说话者意义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说话者意义存在话语意义(或语境意义)与交际意义两个层面。对比句子意义,通过对说话者意义这两个层面的分析,探讨说话者意义在实现成功的交际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意义问题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关于“意义”这个概念,语言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各种定义,但是都难以达成共识。关于意义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历史上有5种传统的意义理论,即指称论、心理表征论、行为主义意义论、使用论和真值条件论。对这五种意义理论的理解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意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复杂本质,也将有助于深化对意义的认识,有助于语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命题的认知意义是指其有无真假可言;判断一个命题是否具有认知意义,有五个不同的标准:可想象性原则,描述性原则,真值条件原则,可证实性原则和印证原则。命题的认知意义共有三个层次:抽象意义,态度意义和话语意义,它们是层层递进关系,后一层包括了前一层的内容,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和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释“庚”     
"庚"字的本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说。从对古今学者观点及"庚"字后起义项的分析来看,"庚"的本义应该是"有耳可摇之乐器"。其演变过程应为:"庚"从"有耳可摇之乐器"的本义引申出"接续"义和"更替"义,表示天干第七位及年龄是"庚"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12.
在对简缩词语与其原形词语关系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之后,文章分别从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考察和分析了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词汇重叠式是词汇的一种构形形式,形式的增加导致意义的增加。词汇重叠式所附加的意义可以归纳为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前者包括意义的增加和减弱,后者包括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翻译中的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值”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之一,非常复杂,因而对于这一概念,中外译学研究者们迄今没有得出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本文借用大量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旨在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名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名动形三类词同句子成分基本对应。汉语中却呈现出不对应现象,词类活用很灵活。这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关系的两种不同的类型。汉语中名词的灵活性的逻辑语义基础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体的主要器官之一,心被儒家、道家、佛教、理学、中医学以及文学家、社会学家利用并加以发挥,在汉语里具有极其丰富的为涵意义。本文分析了心的文化意义。心与英语里相关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心在有关词语里的语法结构类型,最后指出“心”的正确翻译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概念意义、形象意义和审美意义角度,对张培基先生的三句译文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新的译文.以增进跨文化交际中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当代汉语词义演变在词义构成的三个方面都有体现。词汇意义方面主要为扩大和转移,缩小和虚化的情形较少;色彩意义方面表现为感情色彩的贬降或扬升、形象色彩的突显和强化、书面语体色彩的减弱与通用化;语法意义方面以转类为主,一些程度副词的新用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有别于传统的意义理论。其理论在意义区分以及意义意图关系方面存在争议。如何改进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的区分标准以及进一步明确意义和意图的关系是后续研究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意义类型划分的理论都有美中不足之处。章首先介绍并分析了几种这方面最流行的理论,继而提出笔的划分思路。意义类型的划分应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首先按照语言的横向层次,把意义划分为词素意义、词汇意义、短语意义、分句意义、句子意义和篇章意义;其次按照纵向层次,把意义划分为基本意义、情景意义和社会化意义;最后按照意义传递的媒介,把整个意义系统分为语言手段意义和非语言手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