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文娟 《考试周刊》2009,(7):126-126
本文对英语专业大学生通过写作附带习得词汇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有:(1)我国英语学习者通过写作附带习得词汇比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效果更好。(2)两种写作任务附带习得的词汇量和一周后的保持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基于Laufer和Hulstijn在2001年提出的投入量假设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阅读任务,对广西某大学独立学院经管系大二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投入量的阅读任务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和记忆有着不同影响,但只有投入量大的输出型任务和投入量小的任务在数据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投入量但投入量具体成分不同的阅读任务对其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词汇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词汇附带习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每一位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技能的提高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阅读实验文章并完成口语或写作任务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探讨不同语言产出方式对大学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写作任务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优于口语类型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投入量假设”理论可用于解释英语学习者不同任务的阅读对词汇习得的不同效果.目前尚未有较多的实证性研究证明翻译练习对外语词汇习得的作用.探讨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翻译练习与词汇习得的关系,有助于考查翻译对外语词汇习得的作用.在本实验中,120名高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被分为三组进行篇章阅读后完成三种不同任务的实验,任务结束后三组受试者接受即时和延时词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翻译练习相对于阅读后做填空练习能促成更为理想的词汇习得效果,但和写作练习的差别不大;而在词汇产出性知识方面,翻译练习比写作练习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以往投入量假设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CET-4考试题型,通过比较三项阅读任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检验"投入量假设"的合理性。作者运用定量(spss)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分析后发现,学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不完全符合"投入量假设";三项阅读任务只在即时测试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附带性习得一些习语,并且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对附带性习语习得有显著影响。这项研究不但丰富了目前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内容,并且也进一步证实了Laufer和Hulstijin(2001)提出的投入量假设。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16,(2):75-79
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投入量假说"视角探究不同的阅读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实验结果部分验证了"投入量假说"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阅读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有着不同的影响。但研究结果未能完全验证"投入量假说"所提出的投入量越大,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越好的假说。这表明,Laufer&Hulstijn所提出的"投入量假说"有待进一步验证和修改。  相似文献   

8.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投入量假说中任务指数高的词汇学习活动比指数低的活动对附带词汇习得和记忆保持更为有效,并且两种词汇学习活动拥有同样指数而指数分布不同的附带词汇习得的效果亦不同。研究同时揭示了附带词汇习得本身的缺陷,提出了适当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每一位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技能的提高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研究阅读基础上的问答任务和翻译任务进而探讨不同复杂程度的阅读任务对大学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翻译任务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优于问答的任务类型。  相似文献   

10.
王园 《科教导刊》2023,(9):151-154
本研究以“投入量假设”为理论基础,通过比较三项阅读任务(阅读理解、词汇测试和使用目标词造句)对学习者词汇习得和阅读的影响,探索适合职业本科学生的词汇学习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阅读任务可促进词汇附带习得;不同的阅读任务所需认知投入量不同。任务投入量越大,越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目的性词汇学习方式和附带性词汇习得方式都有助于词汇的短时记忆,任务投入量最高的阅读任务——造句更利于词汇的延时记忆;若任务投入量超出学习者本身有限的认知资源,阅读理解的效果则会受到影响。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该研究对英语词汇及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9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受试,通过口语任务-阅读复述比较研究单项注释,双语注释,及双语多项选择注释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时测试中三种注释对于词汇习得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多项选择注释效果最好,双语注释次之,单项注释最不明显。延时测试的结果与即时测试结果相似,但双语注释组与单项注释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梁淑娴 《科教导刊》2019,(12):34-35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出发点,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核心。目前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对中职生的研究较少。基于这种现象,根据Laufer&Hulstijin提出的"参与式投入量假说",分析及研究广东省肇庆市某中职学校学生对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通过阅读能引起词汇的附带习得,而且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其附带习得效果不一样。最后对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不同注释方式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不同英语词汇水平者通过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笔者使用问卷调查、词汇测试的方式对12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词汇量较大的学习者通过阅读附带习得的词汇知识更为牢固,其测试成绩明显高于词汇量较小的学习者。(2)中英文注释对于3 000词汇水平以上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于3 000词汇水平以下学习者来说,中文单项注释效果最佳。(3)英文多项注释在即时和延时测试中无论是对于词汇量较大组还是较小组,对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最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投入量假设认为,阅读过程中的任务投入量可以从"需求"、"搜索"和"评估"三个维度来衡量。投入量越高,附带词汇习得的效果越好。研究结果表明,任务类型不针对目标词的情况下,任务投入量越高,即时性的词汇习得效果越好;学习者较少对词汇的意义进行深入"评估","评估"维度任务投入量的差异对词汇即时性习得影响不显著;"搜索"维度的任务投入量对即时性词汇习得影响显著;任务投入量的多少对延时性的词汇保持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瑞 《甘肃教育》2008,(24):26-27
词汇习得一直是二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自从Nagy等人在1985年首次提出“词汇附带习得”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针对阅读中发生的词汇附带习得展开研究。一些研究表明阅读任务可以有效地促进阅读中词汇的习得,而且不同的任务可以产生不同的习得效果。但是,绝大多数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或成人,对高中学生的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测试及受试者内设计的研究,从语篇类型这一新的角度探讨了影响EFL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记叙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要明显优于在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这说明记叙文较其它两种文体更容易促成阅读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结果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比较了三组来自贵州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分别完成三项涉及目标词的阅读任务后目标词的即时记忆和延时记忆,并结合词汇测试成绩与受试阅读策略问卷调查结果,就阅读中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对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投入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学习者在词汇附带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词汇附带习得还受到阅读中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论述用同一篇阅读文本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进行研究,考察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对词汇附带习得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阅读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对学习者掌握这些词汇的情况有明显影响。2)高频词汇比低频词汇更易被学习者掌握。3)词汇量大的学习者与词汇量小的学习者附带习得词汇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二语词汇习得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由于语言输入环境缺乏;词汇有限而无法通过大量阅读等方法附带习得词汇,间接学习和直接学习相结合还是他们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Laufer和Hulstijin提出的投入量假设为理论基础,探讨不同的阅读任务投入量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设计,对三个实验组实施不同的阅读任务,并对阅读任务进行量化,分析投入量不同的阅读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即时作用和延时作用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以期对国内二语词汇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