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整体阅读教学三境界,也就是阅读教学活动三步骤:首先让学生对全文的感知感受;其次对局部及细部进一步感受揣摩;然后对全文的整体理解进而进行评价赏析。它体现了现代阅读意思是强调整体性阅读,达到大体弄懂,整体把握的程度,这样才能高屋建瓴的解决阅读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感知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构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感知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小学生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的基石。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借助具体事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该单元为例,探讨在语文课堂上帮助学生增强阅读感知的集中路径。一、从教学前奏中感知语言文字阅读感知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学前奏中的朗诵与识字可以让学生直面语言文字,是阅读感知的第一步[1]。  相似文献   

3.
古典名著的进阶阅读让学生感受、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遗产,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进阶阅读首先要选配古典名著书目,扩大阅读量;其次寻觅进阶阅读的方法,提升古典名著的阅读感知力;其三要摸索进阶阅读的方式,体验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其四要积累进阶阅读星制,感知古典名著的内涵;最后是拓展进阶阅读活动,走进古典名著这本书。如此,方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名著语言的魅力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1.整体感知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感知是理解的先导,即在阅读中的感受和认知。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既是阅读的出发点,也应是最终的结果。近两年阅读试题角度的重要转变,说明大家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如概括文章或语段的大意,调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结合中学生文学作品学习的实际,从整体感知方面阐述文学作品阅读方式的内涵和操作方法,教师通过用整体感知的理念研究教材;在整体感知背景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整体感知文学作品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培养语感、畅谈感受;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思维意识;教给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方法,最终养成师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改革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并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新目标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感受、认同和内化。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感受和体验,并强化差别感受性。一、阅读教学中的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阅读不同于感知性阅读,尽管感受和感知都属于过程性动词。但是感受性阅读中包含着对阅读的理解,也就是要实现感受性阅读必须以理解性阅读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纲要及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特点,我们大胆尝试基于绘本平台,以主题艺术活动为纽带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随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中由画面感知转向艺术感知,这是主题艺术活动为提升幼儿的阅读水平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过程。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中,去感受文本之美,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题。教师应立足儿童本位,引领学生感知文本的语言之美;通过转变视角,引领学生感知内涵的立体之美;通过体验人物,引领学生感知文本的情韵之美。  相似文献   

9.
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开端,可以为儿童开展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目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阅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儿童缺乏良好的社会阅读环境;留守儿童数量逐年攀升,家庭早期阅读无从谈起;农村幼儿园缺乏优秀的阅读作品和有效的指导,早期阅读活动开展不尽人意。为促进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阅读工作的发展,应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环境;倡导亲子阅读,重建良好的阅读家风;幼儿园应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创设良好的园内阅读环境,让儿童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集教学法与学习法为一体的批注,将会在阅读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意识,为全面透彻把握文本做好准备;细读品味,使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层到深刻地理解文本;在感知品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的独特意境,享受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感知、运用阅读策略等激发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感受阅读乐趣。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封面、目录来了解一本新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发现科普作品的特点,总结问题探究的方法,学习阅读科普作品。3.通过拟定阅读计划表和做阅读记录的方法维持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去开发、利用资源。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感受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并通过拓展李清照的其他诗词作品,引领学生对比阅读,初步感知其语言风格,了解其人生经历,感受宋词语言之精妙,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怎样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图书的亲近、熟悉,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农村小学,学生接受早期阅读教育比较少,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从文本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紧扣文本,营造审美氛围,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第二,充分感知文本,与文本尽情对话,挖掘学生阅读的共鸣性和深刻性;第三,潜心阅读文本,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第四,品味文本的"美",感受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提高语文素养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感受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成果。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巧妙的指导,唤起阅读需要,确立阅读的方法,扩大阅读量,训练阅读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同时巧用评价设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励阅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郭沫若的经典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拟根据温儒敏提出的"三步阅读法"教学原则,把对五四时代精神氛围的感知与专业的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为起点;转换视角,设身处地想象自己为五四时期的青年去阅读诗歌;从整体到字词感受诗歌的时代精神;与《天狗》展开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17.
走近“感悟”感悟,就是阅读活动中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文本的一种感受和领悟。一般来说,先从感知文本的外在形式入手,通过品味赏析和阅读客体发生同构感应,进而由浅入深地把握文章的内在意蕴。阅读主体的这种心理过程大致分为感知、体验和领悟三个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学生的阅读感受。要让学生倾心地阅读,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感知中领悟、明理。因此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导引学生的阅读习惯。笔者对此有以下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时期是人阅读兴趣、习惯、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期阅读指出: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书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对儿童成长有很大作用。一、早期阅读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一)早期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的语言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早期阅读在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单单给幼儿几个词汇,幼儿是无法感知和理解的。而早期阅读是让幼儿在具体情景中感知这些词汇,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这些类似  相似文献   

20.
对于幼儿教育活动,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为此,幼儿园早期阅读要从营造阅读环境入手开展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创设口语表达、视听作品、感知文学的阅读环境,把一切学习内容融入自然的活动环境中,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感知阅读的本质,在认读中自然习得阅读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