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创新素质教育中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内涵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从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内涵,并分析了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言传身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情感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等。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者,他肩负着教书育人等多种社会功能,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广博的学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有可能很好地传授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比较系统、全面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形势,教师职业道德成为新的主题。高校师德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内涵,从领导、制度、环境、个人等各方面加以促进。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素质由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组成,高校教师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建立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及其意义,高校教师如何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及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应该如何践行自己树立的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取向是多维度的,而知识、能力与职业道德是构成高校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只有当它形成逻辑严整、结构严密的体系,并把它作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与核心,才能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产生卓有成效的指引,从而达到优化高校教师的素质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其教学效果的心理品质的总和。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是由动力、观念、知识和能力等因素构成,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提升教学素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束仁龙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2):119-121,12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素质教育如何在高校实施并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素质,本文着重从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文化知识,多种能力,科学研究和良好身心素质等方面对21世纪,高校教师素质构成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人们对高校教师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其教学效果的心理品质的总和。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是由动力、观念、知识和能力等因素构成,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提升教学素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大学生成长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祝杰  陈伟 《文教资料》2005,1(22):21-23
教师是教育实施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时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知识系统、实践经验等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进行关联分析,有利于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社会的需要,教师必须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章列出了高校教师起码要具备的素质:忠于教育的师魂、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语言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完美的人格魅力、健康的心理、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高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知识分类和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健康素质四个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高;二是学术精神倒退,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在一定范围存在。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对策首先是把好入口关——高校教师的招聘;其次是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第三是加强对教师业务学习的监督,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第四是教师奖励机制要健全;再就是不断完善高校教师评定评价制度。总之,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合理的竞争体制和有效的监督体系,在公平中引进人才,在竞争中提高高校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是编辑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在21世纪,社科学报编辑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字功底,熟练的写作技巧,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等,还应着重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素质为目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未来教师必须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高尚的职业道德、渊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师范院校必须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外语教学中教师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普遍重视的话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外语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丰富的文化知识,相当的教育能力,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等。  相似文献   

14.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职业道德、知识修养和能力水平等三方面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合格标准。  相似文献   

15.
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催生了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教师培训师是教师培训者专业化的必然取向。教师培训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来构建。根据培训师素养结构,科学构建培训师的课程体系,组建专业从事培训师培训的理想培训团队,开展体验式培训,是培训教师培训师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Teaching is a significant social good and therefore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state hav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guarding the moral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is premise, the article describes and defends the view that these parties have their own particular role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rguments.

The role of the state is necessarily limited to defining minimal moral rules and obligations, because in liberal Western democracies morality is codified in law to a minimal degree. The state also has practical reasons for such a confined position, among which are the complexitie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its implied tacit knowledge.

Teachers hav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constructing the full width of professional morality, but particularly for defining its optimal or aspirational dimension. This dimension comprises the virtues deemed important for teachers as well as their professional ideals. Whereas the literature on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eachers is relatively silent about professional ideals, several arguments are provided for the importance of ideals for teachers.

The final part of the article defends the claim that teachers have to articulate their professional ideals through intra‐professional dialogue. Ag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rguments are provided, for instance that such a debate provokes teachers to think about the best aims and means of their profession and that it contributes to the sense and meaning of their work. The article ends with som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exposé.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大学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取决于其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高低。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道德修养和人文知识两个层面。大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体现于其对教育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能力两方面。其中,对教育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包括对学生的掌握和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语言逻辑与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心理素质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功底、专业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教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总和。汲取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建立高校师德修养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提升高校师德素质,强化高校师德修养,使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优劣。以甘肃临夏市所辖三个乡18所农村幼儿园和青海湟中县15所农村幼儿园为调查对象,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探讨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