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师德修养教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保证。本文从师德修养的环节、内容、方法以及对师德修养的检验等方面对师德修养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师德修养教育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修养现状与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更对广大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各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师德修养的提高要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当前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修养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就如何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修养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校青年教师为师意识与师德修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青年教师的为师意识和师德修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从主体意识、敬业意识、育人意识、师表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阐述高校青年教师为师意识的主要内容;在进一步探讨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为师意识与师德修养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为师意识与师德修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少数高校青年教师由于主客观上的原因,在师德修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明确师德修养的内容,寻找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师德修养主要指职业素养、道德品质、高尚情操和教学能力等四个方面,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缺失的现象仍不鲜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的自身责任心、思想理念、主观情感、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造成的。要培养和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还需加强教师师德教育,积极关注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鼓励教师注重践行慎独修身,健全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增强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其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梳理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剖析价值意蕴,阐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现实意义;解析核心要素,将时代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内容;探索路径,汇聚个人、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在现实中找准着力点,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校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崭新改变,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向前迈进的必由之路。但是一直以来,体育教师的师德状况却无法令人满意,体育师德修养在人们心中貌似一直处于滑坡状态,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章根据现阶段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对加强师德修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我国高校的师德缺失现状作出了四种判断,并对其缺乏的社会成因加以分析。文章提出师德重塑的有效路径为:建立健全师德培育机制,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在高标准人生价值引领下完善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廖蓉  廖渐 《文教资料》2012,(31):94-95
明确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前提,是培养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当前高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以期为今后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修养存在职业素养提升不够、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地位待遇没有受重视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教师思想观念的偏差、师德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政策环境的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淬炼,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营造破"五唯"立新标的政策氛围.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教师节文化是一种节庆文化、尊师文化和师德文化。教师节文化对师德建设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而又巨大的影响力,它以文化手段传递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沟通教师的思想情感、规范教师的行为,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自觉认同教师节文化中以尊师重教和崇尚师德为核心的价值观,体味到人民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和社会历史责任感。教师节文化对师德建设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打造教师节文化,必须突出教师节主题、深挖教师节内涵、创新教师节活动,把教师节文化建设渗透在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运动技术技能,而应当重视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关心学生、乐于奉献等职业道德素质.文章通过对体育教师师德的拓展研究,阐释了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师师德的现状和重要功能,提出了素质教育条件下的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是一个道德家"是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起点。生成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道德服从"、"道德同化"到"道德内化",从"道德感性认知"到"道德理性认知",从"道德他律"、"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由"。为此,需要树立生成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自觉意识,营造和谐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4.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宋晔 《教育研究》2005,26(8):48-52
教师德性和教师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德性是个人道德和高标准道德,教师道德是团体道德和底线道德。教师德性不是作为教师基本的行业规范,它是在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基础上的更高的道德要求。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关怀、教师宽容和教师良心。  相似文献   

16.
李西顺 《教育研究》2022,43(1):72-80
教师专业道德是师道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是专业价值与主体价值的内在统一,表征为基于德福一致原则的自监督机制,帮助教师在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情境之中,于内心建构深层稳定的价值根性,促使外在的师德规范获得内在的价值依据。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强调致内在德性、立内在心性,不仅可为洞见教师专业道德之深层价值根性提供恰切的分析工具,而且可以帮助探明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路径:在专业承诺层面立其志;通过事事磨砺的知行合一之师德实践,逐步澄清、确证、珍视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作为伦理支撑及价值引领。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既是利他奉献的,同时内蕴着对教师自身幸福的价值关切,应避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伦理不对称性。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是圆融共生的,以美善育美善,教师专业的内在之善、教师自身的幸福及学生的幸福皆涵蕴其间,共同形成建构教师专业道德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郑富兴 《学科教育》2014,(5):105-112
关于教师道德的评价存在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是教师社会声誉下降与教师呼吁道德减负并存,二是好人与好教师在“应试教育”下相互冲突。教师是否应该是好人成为了一个问题。忽视或弱化教师的个人道德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与功利化的后果。面对教育体制的不道德,教师仍应该是好人。教师道德评价的框架和内容从个人-职业、公共私人两个维度可以概括为私德、公德、师道和师德(专业伦理)这四种类型。教师道德评价的重点应该是教师德慧,即一种基于公共教育责任的价值立场处理不同类型的教师道德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当今社会从"南京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危机现象,对世俗道德危机进行界定,指出信任危机的形成以及深化是世俗道德危机的线索,分析了世俗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中私德适用范围的缩小、私德转向公德出现问题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的改变。直接原因是人们针对现状做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德育是灵魂。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声乐》课程在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有着自身独特而明显的优势。高校声乐教师应运用道德内化理论,进一步提高育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充分发挥课程优势,以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对学生顺利进行德育的保障,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力量。当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身德性的失落,使得教师道德权威面临着诸多问题,这需要教师自身、教育有关部门、政府三方合力去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