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益普及和完备的网络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极大便利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渐呈现,产生了诸多网络问题甚至网络违法犯罪。构建和谐网络生活,要求广大网民在网络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网络公德来调整、规范、优化我们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着力培养、提升广大网民的网络公德水平,是网络生活和谐的重要前提,在构建和谐网络生活中发挥着带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班学生互动社区是集合知识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内容为一体的网络社交平台,已逐渐成为网络新媒体时代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构建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发挥易班在师生互动中的优势,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学习、网络生活和网络舆论引导等方面有机地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和信息交流的需要已推动世界迅速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撑,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在极大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信息安全、网络综合症、网络低俗文化泛滥以及网络犯罪等问题.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教育力量的积极介入,引导网民对网络的社会效应形成正确认识,培养网民的正确网络价值观.在网络价值观教育中,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共同构建网络价值观的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应用、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校园网络的三层结构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的环境中,利用SDN网络的控制和数据转发分离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高校网络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有利于高校网络的扩展和控制,以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但SDN网络在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SDN安全扩展网络-SDNs网络,通过控制器的设计、数据平面设计、数据包头设计,实现了SDNs网络,实验表明SDNs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在应用网络攻击时不会产生剧烈震动。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惊叹互联网络带给我们的种种奇迹时,网络上诸如网络言论极化、网络信息污染、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形形色色的消极越轨行为随之产生,其危害越来越严重.文章概述了在网络迅速发展之下引发的网络消极越轨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开发、安装绿色过滤软件、完善网络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网络执法队伍、加强对互联网经营主体的管理、提升网民综合素质、大力培育主流网络舆论、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研与辅导等措施来规约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现实问题,尤其在网络伦理道德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和互动性助长了网络社会的不道德行为,尤其对大学生的道德冲击不容忽视,大学生诚信缺失、人格丧失和情感冷漠.应对策略应从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构建大学生人文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将网络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演进在重塑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高校的育人工作造成了全面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要对网络育人工作进行规律探寻和理论探索,对包括网络舆情管理、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素养教育等各项工作加以系统梳理和综合创新,提炼出涵盖网络技能培养、网络发展辅导、网络人格塑造、网络人生提升等丰富内容的网络育人系统工程,从而为探索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网络伦理特征、问题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伦理是现实社会伦理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本文阐述了网络伦理的主要特征:伦理主体的自主性、伦理关系和规范的开放性、高度自律性;分析了当前网络伦理在伦理意识、行为和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网络主体的自律意识,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和加快网络伦理教育步伐四个方面对网络伦理建设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负面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素质教育的滞后。加强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引导青少年科学利用网络;重视互联网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养成道德自律;根据网络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引导网络机构和青少年增强网络法制意识,营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共建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主体互文性是作者、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读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1)作者与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的一致、交叉、极性互补关系;(2)作者与读者的一致关系。作者与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的互文是作者构建学术论文的观点、理论、方法的基础,是学术论文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作者与读者的互文表现出作者构建学术论文是以“读者为中心”。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主体互文性表明:(1)作者具有多重角色:作者、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读者。(2)参考文献是独立的主体,也就是说,参考文献对作者角色的建立具有反作用。(3)学术论文的创新是建立占主导地位的作者角色,并发展成为未来的互文本作者角色、或未来的学术群体的代表角色。  相似文献   

12.
作者形象理论属于文学修辞学的范畴。作者形象可分化为作者本人、叙述人及作品中即故事中的人物视角结构,而在作者形象与叙述者形象之间还有一类形象,即抒情人物形象。作者形象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决定和操纵着整部作品的结构和艺术风格,以及读者对作品和作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文体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传奇》是张爱玲小说文体成熟的标志,其文体风格可以概括为:新奇华丽与苍凉素朴并行。讲述与呈现——作者对小说写实品质的追求(客观的作者);俯视与反讽——小说中作者对人物和读者的距离控制(主观的作者);“情绪”——作者内心的不自觉宣泄(主观中之自我)。张爱玲的小说文体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独特而迷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商事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区分是极其必要的。事实上,与民事代理相比较,商事代理具有营利性、原则上的营业性、代理权权源的单一性、代理形式的灵活性、有偿性、代理效力确定上的宽松性、责任承担上的独立性和严格性等特征。当然我国应该在立法理念、价值取向、立法体例和内容设计上对商事代理法律制度有所完善。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演讲稿的写作过程及成稿文本研究和分析表明,学生演讲中存在清晰的隐含作者。由于演讲是一种公共传播行为,学生演讲中的隐含作者与媒体叙事中的隐含作者较为相似,表现为更优秀、更强大的“第二自我”和文本所体现的、同时也是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所要求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两个层次。真实作者(学生)与隐含作者的互动、互融过程,就是学生进步、提高的过程。在演讲教学中正确运用隐含作者的作用,将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编辑决策要牢固树立作者意识,这是由作者及其文稿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位置与独特作用决定的。它要求编辑主体树立与作者平等相处的理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作者心理;善于、敢于、巧于接受来自作者的挑战;具有善待作者的慧眼与能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初二某班30名学生为对象,采取问卷的方法考察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等问题,分析研究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论中的作者论有主体性作者论、超主体性作者论和非主体性作者论几种主要形态。主体性作者论将作者本人的才能、情感、意志、生活经历和体验等看作其创作的支配性因素,典型代表有天才论、传记批评、情感论、直觉论以及体验论等;超主体性作者论则认为作者受到了外在于他或他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支配,比如神、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等;非主体性作者论主要认为主体是一种语言的建构,受语言的支配,文本书写是一种语言的编织。  相似文献   

19.
清末刘鄂创作的《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描写白妞的出场艺术 :或环境气氛的渲染 ,或他人正衬 ,或自身反衬 ,极尽衬垫之能事 ,从而使人物未出场前 ,在读者心目中已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同时体现了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匠心独运 :曲笔达意 ,巧布疑阵 ,善设悬念 ,让读者在变幻莫测的悬想中得到情感的满足。运用这些技法 ,既充分继承了我国传统叙事艺术的手法 ,又大胆创新 ,故极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论文投稿到国外期刊,论文署名中出现了作者与通讯作者.由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使用习惯和用法在国际、国内有很大不同,通过了解和分析中外案例,明晰了学术论文中不同署名顺序代表着作者所作的不同贡献以及所负的不同责任.在科研管理中承认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差异和贡献,有利于科研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