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虚实关系是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课题,虚实对此显示中国画的意境美。中国画特别强调“布白”,“计白当黑”,其实就是绘画中虚映实的处理手法。书法中也特别强调虚实关系,就是研究点画之间的空白处理。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书画中,“无”比“有”重要,即“虚”比“实”更重要。中国书画中运用空白和虚境创造了一个观众可“坐忘”、“可悟”、可“静观”的幽远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美学中的重要课题是“虚实”章法之理,虚实运用于中国山水画中,能创造出超越现实的空灵之境。虚实与空白不论是在中国山水画中,还是在山水壁画中,都使艺术家主观创造性得以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3.
滥觞于中国绘画章法的艺术“空白”,是艺术技巧中一种虚实的表现手法,它蒙养于中国哲学崇尚简易的表述特征,充分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它以审美情感的评价性和知觉的完整性为心理依据,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的营造,要求艺术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中的空白,广义地说是在中国画中笔墨未涉及到的空间,即无笔墨处。空白虽然无笔无墨,却是中国画艺术不可缺少的表现语言,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独特风格的一大特征。可以说没有空白就没有中国画艺术。空白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古代,老子最先提出了“知其白,守其墨”的辩证观点,他虽然是从哲学领域提出的问题,但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引入画论的“知白守黑”,是指黑白虚实相辅相成的形式法则。在中国画里,虚实关系表现极为广  相似文献   

5.
徽州传统装饰图案根植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其虚实相生与空白美、以形写神与形神兼备、图形符号的理想化与程式化及色彩的单纯朴素化等特征反映了徽州传统装饰图案与中国传统绘画在艺术特征上所具有的共性,并显示出徽州传统装饰图案所具有的“绘画特性”。  相似文献   

6.
绘画讲究虚实结合,版式设计也要讲究虚实相宜。在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中,巧妙地留白,讲究空白虚实之美,有助于更好地烘托主题、渲染气氛、集中视线、加强空间层次,使版面疏密有序、布局清晰。  相似文献   

7.
此时无声胜有声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杜娟孙晓安语文课历来被认为是最有内容可讲的,但教者言之过多过全,反而会导致教学的失败,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中国艺术历来讲究空白的妙用,无论书法、绘画还是戏剧、建筑,无不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从而使作品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包括虚实与情景的关系、虚实与空白的关系、虚实与烘托的关系、虚实与比喻的关系等。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包括虚实与情景的关系、虚实与空白的关系、虚实与烘托的关系、虚实与比喻的关系等。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国画讲究"触景生情、寄情于物"的绘画境界,从绘画内容到技法形式,"虚实关系"一直贯穿其中,技法包括重"实"的工笔形式和重"虚"的写意形式。传统中国服饰中图案占据相当的分量,古时由于面料工艺受限,多以工笔的形式出现。现代服饰图案则呈现出百家齐放的发展趋势,可借鉴传统中国画的绘画内容和技法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付诸实现。笔者将贯穿于中国画中的虚实关系作为切入点并展开,有益于归纳和提炼中国画中的虚实要点,进而拓宽服饰图案的运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绘画造型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创造的又是感受的.学习者通过学习中国画花鸟古法临摹的方法,知道如何去解决工笔画的基本技法,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和独特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鲁敏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108-110,123
博纳尔(Pierre Bomnard),法国艺术家.他早年加入纳比画派,后来接触印象派以及认识他的妻子玛特,这些生活阅历孕育了博纳尔的绘画色彩及绘画精神.他被人尊崇为"色彩魔术师".色彩是博纳尔绘画的灵魂,他善于在画面中设计光,让其作品光辉灿烂.在思想境界上博纳尔是无我的,在艺术境界里他却是自我的.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作品散发出来的光芒,为不少人所痴迷.  相似文献   

14.
空白称之为"布白",它是中国画构图一大特点.布白是中国画构图独有的艺术形式.本文着重阐述了怎样在有限的画面中展示无限的情致.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文章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探讨了中国画蕴含的独特"思政元素"和中国画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的不足,并提出中国画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以期鼓励更多的老师积极参与中国画课程教学中"教书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思想层面上看,写意画突出了作者主体思想,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从艺术创作的层面上看,现代写意画相对于传统写意画的来说更加强调概念、韵味、构成、色彩、肌理以及点、线、面等多元素的有机组合。文章在参阅文献与欣赏现代写意画作品的基础上,对中国画现代写意思维与观念形成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晚清民国,中国艺术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文献的编撰与当时中国政治文化背景和学术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刘熙栽的《书概》是我国书画艺术文献编撰史上较成功地使用阴阳辩证手法编撰的典型范例。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体例严谨、写作手法高妙,处处体现出尊魏卑唐、倡变求新的价值取向。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开了书画典籍文献系统分类之先河,渗透着很强的观念因素,使得本属于目录学著作的《书画书录解题》一书,深含思想观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化的交汇为美术发展提供了一种思维张力,孕育着丰富的艺术风貌。中国特有的民族审美观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面貌。明清以来人画家将笔墨及其表现力推向高峰的同时,又把权威笔墨神圣化,使之丧失活力。当代水山画家有借鉴与创作的充分自由,其探索自由多样又茫然无序。山水画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家应负起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