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更倾向于使用"三无原则",即无错误、无批评、无压力。"无错误"原则孩子因淘气而损坏物品,这不是他的错。其实,这是他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父母千万不要认为他是在故意惹人生气。"无批评"原则一旦孩子有不能令人满意的表现,父母就大声呵斥、批评,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  相似文献   

2.
父母批评孩子,居然把孩子批评得跳了楼,这可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事情发生在广西柳州。跳楼的是一位姓王的16岁男生。据报道,期中考试之后,这位男生就读的学校召开家长会。王的父母参加家长会后,了解到他在校的一些情况,回家后,就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当即把孩子批评得哭了。第二天清晨,到了起床上学的时间,小王的父母像以往一样敲门想喊醒他,可是敲了几下却不见房里有动静。  相似文献   

3.
山东胶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容不得我们说他,可是如果孩子做了错事还是要批评、要教育的。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教育孩子,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主持:孩子虽然年龄小,也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如果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会使他产生欢乐的情绪体验,使他愉快地接受和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怎样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4.
问:父母的话,孩子越来越不听,常常回嘴,应该怎么办? 答:这好办。父母批评孩子,孩子回嘴,父母就洗耳恭听好了。孩子回嘴,一说明父母批评孩子的话,孩子听进去了;二说明父母的批评还不到位,孩子还不服气。不服气很好。不服气就请回嘴。孩子回嘴,父母正好找到新的突破口,深入一步再批评。如果批评到位了,孩子不吱声了。如果批评还不到位,孩子还会再回嘴的。一定要欢迎孩子回嘴,要把批评变为讨论,最终服从一个理。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但这不意味着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孩子时,如果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那么往往事与愿违。批评孩子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所以家长要学会一些批评孩子的技巧。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是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二是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  相似文献   

6.
上高三以后.张放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像以前那样是父母心目中的乖儿子了,他不如原来听话了.还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去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也反映说张放在学校经常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老师批评他,他还认为自己有理。家长和老师都说张放变了。  相似文献   

7.
本月热荐     
《父母必读》2012,(2):94
《接纳孩子》孩子从父母那里最需要的,是100%无条件的接纳。如果孩子能够确认,无论他是什么样子,父母都一成不变地爱着他,那么他就获得了最牢固的安全感;如果孩子能够确认,父母永远鼓励他自由地探索世界,接纳他的独立性,支持他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他就获得了最坚实的自信心。这是所有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美好的礼物,一生享用不尽。  相似文献   

8.
批评,这是大人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因父母不能很好运用这个手段,而使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 1.该批评的不批评。本来,批评与表扬是教育孩子的相辅相成的一对方法,可现在父母批评孩子非常罕见,表扬却到处滥用。如孩子不吃饭,还找借口:“我不吃,匙子太沉了,我拿不动。”妈妈就会说:“是的,是的,现在的匙子是越来越重了,宝宝真聪明。妈妈喂,好不好?”本应批评孩子,却反而连哄带表  相似文献   

9.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检查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原则,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只谈眼前,不翻旧帐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他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勇于原谅孩子的过错,动辄就翻老帐,这样很伤孩子稚幼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三谈     
第一,对孩子的理解应先于教诲和批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听父母的管教,顶撞父母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一些大孩子离家出走。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长期对孩子的内心感受缺乏理解,经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训斥的口吻对孩子说教、批评。孩子和成人一样,发生问题时,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和同情。缺乏理解的说教和批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我是谁"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阶段,面对一系列的当众屈辱,一般孩子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而父母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要求他、批评他,只会起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负作用,使孩子的问题更趋严重。即使一些孩子眼下不出现异常,也可能成为以后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本案中的李铭从小是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是容易受伤害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善倾诉内心的苦闷。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关心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从小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父母在家里也代表了"权威",孩子跟父母"顶嘴"需要"反抗权威"的勇气,所以,"顶嘴"的孩子也更具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萃》2001,(9):68
孩子“任性、固执、自私”,这是如今不少父母常有的感叹与无奈。其实,孩子的这些毛病,常常会有家长的影子。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诺尔希有以下生动的描述: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  相似文献   

13.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看看家长们的烦恼,再听听专家们怎么说……批评的烦恼绝世好爸: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批评是善意的,是对他有帮助的?灵嘉妈:在孩子生活中,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扬是否要多于批评?这个比例和度要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14.
如何批评     
刘霞 《生活教育》2014,(7):121-123
经常有父母和我倾诉,说他们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要求很高,看到孩子哪里做得不对,都会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可让他们觉得特别头疼的是自己的孩子似乎天生就不受教,无论父母怎么批评、打骂就是屡教不改。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和父母进行激烈的肢体及言语的对抗。父母们苦笑着说:“孩子就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这一世是来讨债的!”  相似文献   

15.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16.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一、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这种关心和爱护并不是那种过度的干涉,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当孩子要自己做什么事情时,父母给予的应该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当孩子心情不好时,父母应该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下次努力,不是批评、挖苦和讽刺。  相似文献   

18.
强强是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可是他非常聪明。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总写错别字。父母常常批评他,可他总是改不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我是谁”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阶段,面对一系列的当众屈辱,一般孩子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而父母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要求他、批评他,只会起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负作用,使孩子的问题更趋严重。即使一些孩子眼下不出现异常,也可能成为以后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本案中的李铭从小是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是容易受伤害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善倾诉内心的苦闷。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关心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从小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不要一昧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父母在家里也代表了“权威”,孩子跟父母“顶嘴”需要“反抗权威”的勇气.所以,“顶嘴”的孩子也更具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很可能出在父母的态度以及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时机上,作为父母如果能注意做到如下几点,相信孩子通常是会接受批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