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听到一位患"非典"的香港心脏科 医生谈起他的感受。因为病情突 变,他住进了医院的"深切治疗部"。医生脱 险后接受采访,记者问,一个人孤独地住在 病房里,想了些什么。医生沉吟了一会儿说, 想得最多的是,要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儿和 一般的事儿分开,先做那些重要的事情。记 者追问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医生 答,和我的家人在一起。 我听了以后,愣了很久。医生传达和重  相似文献   

2.
在这场空前浩大的“抗非”斗争中,是什么让领导们指挥若定?是什么让一切有条不紊?本刊记者深入指挥枢纽——上海市防治“非典”指挥部,记录下那些令人难忘的片段——  相似文献   

3.
开心豆     
《红领巾》2004,(11)
意外一次赛车比赛中,汤姆获得第一,得到一万元奖金。一位记者上前采访他:“先生,请问你得到奖金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汤姆:“见鬼!我得赶紧把车修好。刚才我想刹车刹不住,差点把我的命都送掉了!”(石杉杉)  相似文献   

4.
有人问一位记者:“你在采访中最头痛的是什么?”记者回答说他最怕“但是”。这恐怕是大出乎语法学家和逻辑学家们预料的事吧! 那么,“转折”在语言表达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小朋友:俄罗斯《全球回声》杂志的一位记者叔叔,最近访问了他们国家的小学生,内容是: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长大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你感到幸福吗?在被访问的小学生眼里,世界清晰而坚定,没有大人们的犹疑虚伪。同样的问题,我访问了杭州的小学生(5—6年级)。我的感受是:孩子们关注生活、社会,放眼世界,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6.
用新理念打造国际一流新闻人才--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什么是新闻学 ?“故事在哪里 ?”或 :“新闻在哪里 ?”这是作为人类第二古老的职业———记者几千年一直在问的核心问题。人类虽然经过了石器、青铜、铁器时代 ,经过了口头文学、甲骨文、铭文、帛书、竹简、纸张、刻板印刷、活字印刷时代 ,经历了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的诞生和发展 ,进入了媒体一体化的网络时代 ,但是 ,“故事在哪里 ?”这个古老的问题还将永远地问下去。这个听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包含着新闻学核心理论不断要从新的视点解决的老问题 :发生了什么事件?谁对这件事负责?他为什么做这件事?是什么促使他们做这件事?记者采访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张婴音孙智正主持: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非典”吗?它是由一种SARS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悄悄地来到我们周围,无情地破坏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当大人们奋起对抗“非典”的时候,小朋友们是怎么想的呢?你们会用怎样的方法来预防“非典”呢?让我们来倾听一下小朋友们的心声吧。我知道“非典”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如果两个人互相讲话的时候太靠近了,就会我传给你,你传给我。但是不讲话又不行,所以要离远点。小朋友还要多洗手、漱口,早晚刷牙,吃点醋大蒜,把“非典”病菌臭死。(朱文韬大班)如果得了“非典”,最好早点去医院,不去的话过几天可能…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做“议论”?“议论”就是“言论”的意思。所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议论文?答案应该是——在这篇文章中,你得要有自己的言论,自己的看法。怎么样才能提出自己的言论和看法呢?前提当然就是——你一定要对一些特定的事有感觉。所谓“特定的事”,那就要看题目指的是什么了,或者你在这篇议论文中主要想议论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对一些特定的事产生一些感觉?窍门往往就在“举例说明”上!议论文都离不开“举例说明”的,否则,就算从头到尾堆砌了一大堆掷地有声的“名人名言”,看起来也还是很空洞。若能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当然挺好。可是…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长大想做什么?”“做一个医生。”当时,她笑着这样说道。“医生,为什么?”她看着我,笑了:“这有什么不好的?如果我能创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我可不想当什么学生们的“主任”,那我想当他们的什么呢?想当“保健医生”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查寝,就倒了霉,一脚踏进学生寝室门,“啪”地一声溅了一裤脚水  相似文献   

11.
活在当下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假如拿这样的问题来问一问身边的人,我想获得的答案会是截然不同的。急诊室的医生会说“赶紧抢救刚被送进来的病人”;超市的收银员会回答“把手头这位顾客的账目算清”;匆匆赶往教室的学生定会回答“别问啦!在上课铃响之前冲进教室,千万别迟到”。  相似文献   

12.
暑假中,儿子在周记中写了一件难忘的事,开头是这么写的:“有些事,你虽然想忘记它,但是它就像被膨胀螺丝铆在了大脑里似的,怎么也忘不掉。”一位近邻的同学看了忙问:“膨胀螺丝是什么东西,什么样子?”儿子向他描述了一番,他仍是似懂非懂。那个孩子说,他平时在家里,刚玩上什么,父  相似文献   

13.
《家长》2013,(7):4-4
“暑假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最不想做的事又是什么?”记者随机采访了近80名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结果有六成学生表示最想做的事是好好休息,而有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暑假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在最不想做的事方面,培优、做作业、走亲戚列前三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我国极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经受了“非典”的考验,广大初三学生就是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接受了中考的检阅。面对各地的中考作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否觉得有什么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15.
在笔者的记忆中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件事是小时候,老师问我们:“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理想吧,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教师,都会充满期待和热情地问小学生,小学生也充满激情地回答:“我长大了做科学家!”“我长大了做教师!”“我长大了当医生,救死扶伤!”仿佛一刹那间,你眼前的小孩子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开心地忙碌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的发言很真实也很生动。读后深思,我想,同学们要和家长成为“知心朋友”就有一个最应该议论和沟通的话题——追求。 陈婷婷同学问得好:“有房子、有车、有钱那又代表什么?”范玲燕同学也问得好:“你周游世界又是为什么?”这些问号是有内涵的。有同学还说:“最重要的是做自已理想做的事”。实际上这是在提问:人生在世究竟应当追求什么?是金钱?是文凭?是享乐?还是另有更高的境界?这既是现实话题又是长远话题,花时间值得。我建议同学们跟家  相似文献   

17.
九字真言     
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决定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因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几年以前,我参加一个广播节目,他们要找出“你所学到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这很简单,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思想的重要性。只要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的命运,完全决定于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18.
一件触目惊心的事,似由一疑似病例引起,系作者亲历亲见,并由此引出了“非典子弹射向哪儿?”的思索。你我若也遭遇此事,必也成为不得不面对子弹的靶;就像在非典的一百多天里,每个人不得不面临的一场生死考验。最可怕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读完此文时,我突然想起了法国思想家黑塞的一句令我震惊的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与其杀人不如被杀,这一点,我是基督徒。”  相似文献   

19.
“什么?南昌还是一例‘非典’都没有!?”看着报纸头条的同学们更加垂头丧气了,几天前还因为有一例疑似大闹“火车站”、“信天游”网吧、“超越”网吧而让同学们大呼过瘾,可这两天又退烧了。“嗨!天不助吾等也!”“天哪!您老人家凭啥只让北京、广州的学生停课?”“不公平!”平时课后“杀声震天”的教室里如今是“呼声如潮”。面对“非典”同学们的这种反应,我认为这不是大家对“非典”的恐惧,而恰恰表达了一种迎着困难上的精神。这时,人送美称“口水鸡”的王骏程也发言了:“非典,非典,有什么可怕的?老子当年得艾滋病……不不不,老子当年得流…  相似文献   

20.
等我长大后     
正课堂训练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综合学习六·口语交际"。想一想我们在慢慢长大,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么,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呢?当老师、医生、厨师、宇航员……你最想做的是什么?议一议为什么想当老师?老师上课是什么情景?为什么想当医生?医生怎样给病人看病?为什么想当厨师?厨师做出的饭菜是什么样?为什么想当宇航员?宇航员会乘坐什么到哪里?…………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再在小组里说。扮一扮你最想当什么角色?这种角色有什么特征?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常用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