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滋润,有父母亲戚的疼爱,有老师朋友的关爱.而教师的关心和热爱,则玉成学生美好的心灵,激励着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敞开心扉的交流,健康的成长.所以,教师要善于用爱的眼睛发现学生对爱的需求,并用爱的心灵去启迪改变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学生。在教学中,为师者要为后进生撑起一片蓝天,必须"爱"字当头,让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用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付出爱心,培育感情教师要对优等生献出一份真诚的爱,更要对后进生付出真爱。可以说,爱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个自古就被人们认识到的论题,谁都希望得到爱。然而,后进生得到了多少真正的"爱心"?他们听到的大多是批评指责,因而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心虚,甚至怀有敌意。他们总认为老师、同学瞧不起自己,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现得粗鲁无理。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是工程师手中的画笔。一个缺少爱的工程师永远都勾勒不出恢弘的建筑。在教育前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人民教师又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生成长方面,班主任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多年来,我一直在用爱来教育学生,用爱来引导学生,用爱来呵护学生。一、仁爱之心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性格仁者,爱人。作为人民教师,爱生之心不可或缺。升入初中的学生面临着各个方面的调整,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难免会出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行为和方法都要以"爱"为依托,以"情"为先锋,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教师可以是他们心灵的依靠,即使是批评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5.
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老师应该创造无私真挚的爱的氛围,让他们在爱的暖流中茁壮成长关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颗心灵。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6.
用“爱”开启学困生的心扉,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对此深有体会,多有感触.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特点、知识层次、团队认可等都有所差异.作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每位学困生如果不用真“爱”打动其心灵,就会出现消极的一面,敷衍和冷漠就会使本来就自卑的学困生心灵受到二次重创.这样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且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爱如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踪而被忽略,其实它的意义已融入生命。就如师爱,那一个慈祥的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鲜红的对号,一行激励的批语,带给学生成长的动力。由此从四个方面谈了作为班主任如何爱自己的学生,强调要用热情和真情去感化、理解和爱自己的学生;关注、尊重和包容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样才会把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才能教育好学生,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使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爱,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师爱无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爱,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帮助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这份力量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深刻的理智。正因为教师有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开朗的要爱,文静内向的也要爱。正因为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学生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我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是爱的事业,而这种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但却有润物细无声的永恒。这种爱让学生远离挑剔的指责,这种爱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尽情施展个性。由于爱的付出,教师是那吹面不寒的风,随风入夜的雨,这种爱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爱是尊重,爱是赞美,是亲近,它能驱散学生心灵上的阴霾,看到希望的曙光,使学生高扬起前进的风帆。  相似文献   

10.
钱春玲 《山东教育》2012,(31):14-15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特别是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学生",往往容易被忽视、被冷落,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我们只有放下架子亲近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们的心弦,用师爱  相似文献   

11.
用爱铸师魂     
<正>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爱去影响他们,用爱去教育他们,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质优秀,学习进步。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细心关爱,感动学生做一名问心无愧的教师,善于接近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工作中,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绝不偏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关爱。课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和他们  相似文献   

12.
魏爱青 《教育艺术》2008,(10):13-1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书,更要塑造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什么?那就是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热爱学生,以真诚的爱心温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当好一名教师所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梁珍 《广西教育》2012,(29):42-42
残疾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用爱点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关爱、温暖,从而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温总理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道德,就没有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中国自古就有"亲师信道"之说。要想让学生亲师,教师就必须付出爱。教师爱学生,就要俯下身躯,用心体会学生的成长,细心品读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爱去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智慧,哺育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5.
王亦君 《宁夏教育》2012,(11):64-64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瞿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教师只有倾注全部感情和爱心才能拨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甚至每一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16.
在中职学校,面对一群经常违反纪律、好闹事端的学生,教师只有用无私的爱去唤醒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抛弃内心的戒备和自卑,重新找回自信,才能使他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教育的着力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是不能打动人心灵的,只有有了爱,教育才能感动人、感化人,才能塑造健康而高尚的灵魂。本文探讨了中职院校班主任应如何用爱感化学生,走入学生世界。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希望学生快乐地学习,掌握知识,更希望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积极乐观的心理,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十几年的教学经历,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爱是成长路上的助跑器,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点滴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教育最终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对学生寄予"爱"的体验,让他们生活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在"爱"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20.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联系和沟通心灵的桥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仅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有渊博的学识,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关心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我们应秉持“认同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