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欧洲中世纪的晚期,掀起了向海外猎取黄金和财富的狂热,因而导致海上新航道不断发现。这对于欧洲各国,特别对于处在世界航道中心的西欧各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封建社会后期,日益发展的新的生产力和占统治地位的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同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行会制度以及各种特权制度之间的矛盾,在新大陆发现之后,就更加尖锐了。欧洲殖民者,从殖民地劫掠了巨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涌进了欧洲以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  相似文献   

2.
缴纳什一税是天主教信徒的基本义务。在中世纪早期 ,由于社会经济衰退、生产力落后 ,什一税总量有限 ,只能维持教会的生存。到了中世纪中后期 ,由于西欧社会经济的复兴和发展 ,什一税总量也迅速增加 ,成为天主教会财富的重要来源 ,它已大大超出维持教会生存的范畴 ,而成为教会腐败的重要经济因素 ,遭到了西欧人民的反对  相似文献   

3.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历史的进步,西欧的商业开始发展起来。中世纪早期的商业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巩固;另一方面,又在瓦解着自然经济,而它的继续发展则为封建制度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商主义是西欧中古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盛行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和经济实践的总称。学界以往多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重商主义,对其思想和政策进行总结和介绍。从文化视角进行考察,我们发现重商主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即肯定和重视"近代商业"价值;崇拜和追求金银等货币财富;信奉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具有商业意识和商业精神。重商主义经济文化是商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文化,它是对中世纪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的否定,它为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字军东侵刺激了凝固于农业文明中的西欧,在十字军刀剑开辟下,被封锁的西欧重新敞开门户,回到古老的地中海贸易圈来,西欧的新兴城市获得了发展的机遇,西欧的工商业、城市齐头并进地发展起来。这使西欧的经济、阶级、政治、知识、生活、宗教诸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为西欧近代化的启动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起伏。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更面临多种严重挑战;保守政党和绿色组织的双重挑战,新保守主义的有力挑战,经济低速发展带来的严重挑战。目前,西欧社会民主党发展虽有回升之势,但西欧现实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和西欧社会民主党自身性质及其根本战略所决定,它面临的各种挑战,将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起伏。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更面临多种严重挑战;保守政党和绿色组织的双重挑战,新保守主义的有力挑战,经济低速发展带来的严重挑战。目前,西欧社会民主党发展虽有回升之势,但西欧现实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和西欧社会民主党自身性质及其根本战略所决定,它面临的各种挑战,将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古西欧城市对西欧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认为:中古西欧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曾使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终导致了封建制在西欧的解体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西欧天主教教区收入可分为地产收入、行使宗教职能而获得的收入和司法收入。不断增加的教区收入一方面提高了僧侣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对西欧中世纪中后期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腐蚀了教会,使天主教会成为批判的对象,直接导致西欧中世纪中后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较少为学界关注的新英格兰、非洲、西印度间的三角贸易,还包括许多直接贸易渠道。通过大西洋贸易,西欧一些国家,特别是英法获得了巨额利润,积累了大量资本,工业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长为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中心。而非洲和美洲,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却受制于大西洋贸易,日益沦落为世界经济的边缘。不过,在很大程度上由大西洋贸易和西欧经济强国自身经济发展要素机制所决定的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并不仅仅表现为卷入大西洋贸易的西欧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还表现为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内部的各自不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下,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加紧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但由于科技教育水平较低,在知识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21世纪中国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分析了国际和国内形势,提出高等教育要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变革教育观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大力提高教师素质,从各方面加快改革高等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二战后日本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中的举措,分析了体制改革在经济崛起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两方面: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涉及新宪法的制定,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地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解散财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两方面的体制改革为日本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当北方义和团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南方却相对的比较平静。出现这一强烈差异的原因,与南北地区由于经济上的南富北穷、政治上的南松北紧、文化心态上的南新北旧而使得各自的精英阶层产生不同的社会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政治保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保证作用表现在,它能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引路导航、创造有利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要起到政治保证作用,就必须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不断实现工作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文化水平落后,基督教会及修道院不仅肩负起教化蛮族的重任,还保存了古希腊罗马典籍。为了传播基督教,教皇格列高利派了两支修士队伍,一支远赴大不列颠岛,一支前往西欧大陆进行传教。八世纪时,英格兰本笃会教徒包尼法修斯面对大陆基督教会的腐化和不完善,试图改革法兰克教会,并得到了法兰克国王丕平的支持。其子查理曼在位时,为了提高教士们的知识水平,开办宫廷学校,恢复了"七艺",统一了《圣经》文本及拉丁文,史称"加洛林文艺复兴",为之后的两次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关键词",以其特殊的言说方式影响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章在分析语境的趋利性、竞争性和创新性特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影响。作为承担特定阶级价值观、道德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必须适应而不能回避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仅囿于适应市场经济,而是要实现超越性和引导性。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上升,层递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很大影响,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拓宽思想教育的内容;三、在思想教育方法上变单一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腾飞,但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教育方面滞后,尤在不断扩招的高职院校中表现突出。为保证高职毕业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中的政工、政教等五支常规队伍的整体合一式的过功能的教育基地的作用,重视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作为开启中国近代文明先发之地的吴地,在其教育向近代转变过程中形成了女学教育、工商业兴学、深受教会教育渗透等区域特色。昊地发达的经济文化、“兼容并包”的风俗、“敏而好学”的性格特点、崇尚文化教育的历史传统与“较为开通的社会习俗”等,是昊地近代教育区域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高校政治经济学教材的主体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即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两部分模式,市场经济一般+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三部分模式,以及"一贯到底"模式.本文分析了前两种模式的基本缺陷,指出第三种模式具有相对优势,主张按照这一结构模式编写高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文章围绕安徽版<政治经济学教程新编>编写与使用过程指出:高校教学中,只有把市场经济的共性讲清楚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