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探究性学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观点是:“探究型学习”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早年提出的“发现学习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发现学习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发现知识,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发展科学探究精神,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为了让学生体会和学习人类认识某些客观事物的思维历程,从中锻炼思维能力,不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这些客观事物,但这终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师者的引导下具有极强的指向性的探究活动,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探究性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赖溪石 《学周刊C版》2014,(5):106-106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使得学习的主动性需要教师引导和维护。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积极的“我要学”,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王福艳 《考试周刊》2012,(64):59-59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如何通过有效的目标来调整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因此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此。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1.1学习方式的建构性原则。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性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初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认知方式的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由于建构性学习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等多项优良特征,使学生从“我要学”出发,树立“我能学”的自信,最终寻找到适应自己学习的个性化方式。1.2合作方面的交互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主张的“干中学”概括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来源的共同特征。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看,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结合起来。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那么如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渗透体验式教学呢?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5.
新的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开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正成为广大教师最重要的课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原先的一些教学行为却不断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去回味、去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指“把已经存在的、凌乱的、无序的东西,有规律的组建起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液体压强”教学是在完成“压力和压强”教学后进行的,借助“压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导出液体对支承它的物体有压强并不难接受,然而认识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以及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总重无关,仅凭教师讲述,并不能让学生信服,利用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这部分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先予以启发。让学生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形成使他们不但“学会”而且“会学”的教学方法,下面本人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提供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教改版的物理从最贴近自然与生活的“声、光、热”讲起.这些知识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学生只需感性认识.因此学习起来并不觉得复杂。教师适时可添加几个有趣的生活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或埘常见性题目进行频繁训练.以增强记忆的实效性.学习成绩总能达到优秀。然而进入“电学”教学时.学生开始接触很多的物理量及其名称、名称的符号、单位及单位的符号.再加上各量之间的公式关系.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大多数原本成绩还可以的学生开始走“下坡路”。上课提问时出现了“张冠李戴”的情况.解电学计算题时.学生公式不会.或公式虽会但不能将对应已知条件代人公式,因此,在电学教学过程中理清脉络。记忆符号、公式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极为必要,下面是我对电学计算题教学的一点感悟,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春 《中学教学参考》2009,(23):111-112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自主式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此,应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理解生物知识并掌握相应的生物技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逐步培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证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下面就生物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能是主动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它的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知识或信息的获取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是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建构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知识、发展技能。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人类步入“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必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胜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新方向.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和创新的能力,我在《科学》教学中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开放性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行为的转变.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权威性传授转变为师生的平等对话和交往: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离开了教师的指挥棒,学生就主动不起来了,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缺乏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比较抽象的概念”和“主观臆测与意象”。通俗的讲,认知结构就是一个人的全部观念的综合。从内容上看,它指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组织特点上看,主要指知识经验的层次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形式获取并牢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只有把教学内容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因此,正如奥苏伯尔所言:“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即…  相似文献   

16.
以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门:册)“‘认识分数’整理与练习”一课为例.我设计了“以学习单为载体的整理与练习”这一教学思路,学习单分为四部分:自主整理我能行.同伴互助我进步.解决问题我快乐.自主评价我反思。让学生将课前整理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徐纪涛 《江西教育》2001,(12):24-24
一、集思广益,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相应地采用评论、研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去学习课文,去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所长,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积累,去联想、分析、概括,然后把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已知系统中,使原有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而自己掌握得比较熟练的知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又能获得新的理解和升华。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对此文的主人公问题,我实行了“开放政策”,让学生在“开放”中七嘴八舌去讨论、去探…  相似文献   

18.
学生意识:体验教学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意味着主体的觉醒、心灵的唤醒.体验使知识进入生命领域,真正的体验学习是学生将客观知识“活化”“生命化”,或者是将客观知识在学生个体身上“复活”,使其成为个人经验的有机部分,成为“我的知识”.因此,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学生意识,简言之就是“目中有学生,学生是主体”.这是对学生生命关注的自觉,是要还给学生体验的权利,是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合适的“加工”情景,指导并提高学生体验成效的一种自觉.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然而自主是一个过程,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为了让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高一新生能主动学习,主动求知,主动根据自己的思维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我在实践教学中总结了如下体会,供同行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