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做作文,教师批作文,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好象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可是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记得在我们全家下放在农村里的时候,一些老年人经常来找我爱人(她是小学的语文教师)写家信。我爱人问他们:村上有的是高中毕业生,为什么不去找他们写信?回答是:那些高中生就是不会替人家写信。的确如此,有的高中生的父母也来找我们写信。今天看来,这不能不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失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话:网络究竟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已有的研究似乎主要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的。照我看来,网络首先改变了社会的语文生活方式,由此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产生了特定的影响。这是网络发展对语文教学最深刻的意义。而网络对语文教学方法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网络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一个正在发生中的状态,现在已经影响到哪一步,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到哪一步,针对这种发展可能性,语文教学现在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这些,也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里去。…  相似文献   

3.
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的经历和数十年来投身社会语文活动的实践,使我脑海中经常思考着一个问题--朗读和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这里,我就把自己思考的一些认识、观点甚至建议提出来,以引起同行的关注,求得大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4.
近来读《语文函授》及其他报刊上一些谈改进语文教学的文章,总感到意犹未尽。这些文章对改进语文教学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有些也是我们曾经想到过的,但我以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很少涉及到,就是要允许改革的问题。乍一听,也许会感到诧异,哪有不允许改革的事呢?实则不然。从我所碰到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同志只是口头上抽象地支持改革,而在实际上,他们的行动往往不自觉地成为改革的阻力,致使改革难以进行,也就是说,实际上不允许改革。以作文教学为例,谁都知道,要提高质量,必须“多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给我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我不知问过自己多少次。特别是身处西部落后山区的一个已有20来年教龄的我,已把《小学语文教学》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我从中有如下收获:  相似文献   

6.
说来话长。变“讲堂”为“学堂”之后,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出现了一个相对停滞,同时也是苦苦探索的时期,大约有五年左右。80年代末,我对新时期的语文教改做了认真回顾和深刻反思,我认识到,新时期的语文教改成绩巨大,不容抹煞,但主要解决了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对语文教学本体还触及不深。如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教,还没有真正解决。我又对语文教学现状做了深入考察,发现大面积的仍然处于少、慢、差、费的状况。我还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了辩证思考,发现传统语文教学重感受、重积累的…  相似文献   

7.
②“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的规律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希望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③“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改怎么深化,从哪些地方深化,需要冷静的反思和进一步探讨。 ④“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吕叔湘、张志公先生早就提出这个问题了,十多年了,未能很好地解决,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讨论。 ⑤“如何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应试教育总是不好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思想,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通过讨论,提高认识,真正把语文教学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⑥“怎样评价10多年来的语文教改?”有的人认为,这10多年语文教改没有搞出什么东西;有的说还可以,出了不少成果。究竟怎样看,大家谈一谈,最好能够争论,在争论中深化认识。 10.要注意到职业中学。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它有和  相似文献   

8.
张建平给李镇西的信镇西先生: 你好! 最近,和你就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交换看法时,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21世纪信息时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 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有许多颇为精当的比喻。这些角色定位既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教育思想,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教学方式。下面,我想选择两种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其一,语文教师应该像导游,教学过程应当重在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读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这是一种尊重学  相似文献   

9.
经过一批学者和老师的努力,"语文教学内容"终于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学的问题,关键是内容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成为许多人的共识.那么,"语文教学内容"研究推进到了哪一步?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哪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策略?这些问题,似乎就重要起来了.本文想就这些问题纲要性地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贾敏 《贵州教育》2007,(8):22-23
中国古典诗词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提高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选择以运用多媒体和古典诗词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为突破口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也从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抛砖引玉,浅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情趣。 我常常思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上得那么富有魅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究竟“趣”自何处来?我想以他上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为例,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趣”自疑中来 于老师教学《庐山的云雾》,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审题上下功夫,通过审题,使他们在头脑里多装一些“问号”。他启发学生:“看了这个课题,你脑瓜里面有什么问题?”有的学生问:“作  相似文献   

12.
做了33年的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感到诚惶诚恐,举步维艰。面对语文教学,我常常陷入一种困顿、痛苦中难以自拔,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做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该具有怎样的学养?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真正的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语文教师的使命究竟是  相似文献   

13.
“学贵有疑”。因此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通过提问、析疑、解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然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设疑要简明具体,问题不宜太大、太笼统 有的教师虽然明白设疑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设计的问题过大、过于笼统,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设疑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如教学《怀疑与学问》,有的老师是这样设疑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这个提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问题是否过于笼统呢?我想不如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来解决。 1.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有哪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标实施,名著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著阅读也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初三学生如何应对名著阅读的检测?语文教师如何去指导学生学习名著阅读?这个难题同时摆在学生和教师的面前,特别是对语文教师来说,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究竟怎么教法?这实在是一个相当陈旧的论题。然而对于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却有着常新的意义。我虽然已从教多年,但至今仍未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相反,还常常感到莫名的困惑和苦恼。为此,我曾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久而久之便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夏蕾 《现代语文》2006,(9):25-26
在语文课程理论的研究中,教学内容往往是最不易把握的一个方面,关于它的问题一百年来都未能得到解决,现存的许许多多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都与教学内容有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中国古代传统的语文学习中从来没有建立过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学习方式只有读文章和写文章,以及一些用来写诗填词的少量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知识,沿袭至今天,必然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缺席;第二,语文的学科领域是大文科的范畴,语文学习是综合学习,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因此它不像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有十分明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也很…  相似文献   

17.
对新课程实践的反思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随着实验的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课堂上的散乱活跃、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自主与自流、纪律与秩序等等.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针对课改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进行重新审视,纷纷撰文,引导教师走出误区,摆脱尴尬.认真学习这些反思文章,我们感到,它们对拨正课改航向、引领实践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往往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但我们也感到个别反思的"度"有点过,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批判得过于尖锐,有的把一些极个别的现象当作普遍现象来剖析,有的反面课例虽能在课堂上找到一些影子,但加工的成份太多,致使身处一线的教师在学习了这类文章后,对课改如何继续推进越发困惑、迷茫.究竟什么是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究竟该怎样做?是退?是进?还是原地踏步?本文拟从"反思之反思"与"如何对待反思"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以期帮助教师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反思",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行为,坚定课改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至今,语文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年,此次课程改革将听说教学更名为口语交际教学并首次明确将其列为语文教学的五大领域之一.十年来,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不乏其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那么,口语交际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究竟怎样呢?这是每位语文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语文课改深入发展、学生前途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看法□张定远一最近一些人对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和考试等问题提出尖锐批评。我认为有些意见提得很中肯,值得重视和深思,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有些批评却有失偏颇,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的批评不大负责任,令人不敢苟同。究竟如何看待2...  相似文献   

20.
1问题谢佳[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中学(412000)]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质是在哪里合成的?有的认为是光面型内质网,有的认为是高尔基体,还有的认为是粗面型内质网。那么,纤维素和果胶究竟是在哪一个部位合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