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鲁迅的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及其校勘学力作《嵇康集校》为基点,考证鲁迅搜桌、整理、辑佚、校勘古代文献的成就,探讨鲁迅对文献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试论鲁迅对校勘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以鲁迅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校勘《嵇康集》集等为基础,分析了鲁迅在搜集、整理、校勘文献上的成就,论证了鲁迅对校勘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蕴含丰富的校勘内容。以《总目》史部提要为例管窥《总目》,可以发现《总目》记载了大量校正典籍文字脱误歧异的内容,指明了众多文献的篇卷繁复残缺,充分利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并且在提要中阐述了自身的校勘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隆时期的校勘水平和校勘特点。  相似文献   

4.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是我国今传最早的一个完整的校勘条例,它包孕着丰富的校勘思想:一是厘定了从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到句读、脱简、考异的一整套校勘程序;二是运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等多种校勘方法;三是提出了不轻于改,宁"衍"勿"逸"等重要的校勘原则。梳理该书的校勘思想,不仅对厘清我国古代校勘学的发展链条大有裨益,而且也能给今天的古籍校勘事业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5.
武英殿本《周礼注疏》的校勘有以下几个特点:(1)沿袭闽、监本的优长;(2)间接据宋刻旧本校勘;(3)改字与《考证》多有可称道之处。殿本校勘的失误在于:一是沿监本而误;二是对毛本的忽视。《考证》是非常重要的校勘成果,校勘记长编对经书版本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鲁迅、郑振铎与《永乐大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一些史实,阐述了鲁迅先生及郑振铎先生在校勘、保护《永乐大典》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虞云国、陶敏两位先生校勘《南部新书》后认为《四库全书》本颇具校勘价值。我们通过对《南部新书》异文详细比较,认为《四库全书》本的校勘虽有可取,但轻率甚至谬误的校勘不少。伍崇曜本与四库本同源,又未经馆臣校改,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8.
《史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在宋代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官府对它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校勘活动。私人的校勘成果更是举不胜举。本文就宋代对《史记》的校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时红明 《兰台世界》2007,(11S):62-63
鲁迅对明清两朝的类书评价不高.但《永乐大典》却是他使甩较多的一种类书。《鲁迅日记》1913年11月4日记有“得二弟所寄书一本,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1932年鲁迅手订《译著书目》时,在“译著之外,又有所校勘”栏下录有“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分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岭表录异》是部记述广东地区风土物产、天文地理、花草虫鱼的地方志书.为唐刘恂撰,早已失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经十余年努力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鲁迅辑录、校勘古籍的成就,它不但继承了中国学术传统,而且有所发展,蔡元培先生曾盛赞“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相似文献   

11.
清代阮元与孙诒让相继对《毛诗正义》作了细致校勘,但《毛诗正义》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学者对《毛诗正义》的理解与认识,本文即是在前人校勘成果基础上所作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清人叶德辉刻印《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时,取宋代公私目录做过校勘,但遗漏尚多,尤以不引《通志.艺文略》为最大缺陷,有必要重作校勘。  相似文献   

13.
鲍廷博将《金楼子》刻入《知不足斋丛书》,组织吴骞、朱文藻等人对《金楼子》进行校勘整理,甚至亲自整理.其校勘成果又被《百子全书》本、龙溪精舍校刊本和《丛书集成》本所吸收,促进了《金楼子》的流传,使其在文字质量上远超四库本.  相似文献   

14.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自2001年6月正式启动,历时四载,终将完成。在过去的几年间,热爱鲁迅和鲁迅作品的广大读者,虽然在等待着新版《全集》的问世,却也并没有离开过鲁迅。因为自2002年春天开始,承担着《全集》编辑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还推出了一套鲁迅作品普及读物。它们是《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赵延年木刻插图本狂人日记》、《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野草》、《赵延年木刻插图本故事新编》和《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这套颇具创新性质的“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鲁迅作品系列”图书,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16.
本章介绍了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并就鲁迅在辑佚、校勘、目录等方面的文献学成就作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诸多材料对祁刻本《说文解字系传》所附《校勘记》撰者的著录不一致。或为承培元、夏灏、吴永康,或为祁隽藻。或为苗夔,而只有第一种才是正确的。不论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统一《校勘记》撰者的著录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19.
1959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唐大诏令集》时采用顾广圻校本为底本,使之广为人知.论文通过细核顾校本校勘全貌,认为顾氏所作校勘并非系统全面,顾氏整理《唐大诏令集》是为其校勘《全唐文》服务的,顾校本底本误字较多,因此,如重新整理《唐大诏令集》不宜再以顾校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20.
孙锡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40-122
为深化对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的认识,运用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概括的方法,从背景、内容和特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和剖析。阮元不但从异文和讹误两个方面对《左传》及其注疏进行校勘,而且将其原因进行归纳;其中体现了阮元校勘《左传》及其注疏的三大特点:高度注视不同版本的利用,条理井然、善于归纳,不分门户、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