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中锋 《出版科学》2001,(4):35-36,31
作为文化产业部门的出版社,文化建设是其首要任务,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文化产品是其生存的条件。作为图书出版社,图书是维系出版社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正如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在他的《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所说:“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出版社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自我迷失:对图书经济运作方式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图书文化内容的强调;对编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文化意识的强调;对出版业市场的强调被简化为顺应市场,从而忽略或淡化了文化思想的含量。因此,出版社要发展,就必须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本位。本文拟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图书选题策划中的文化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漫步书市,我们不论是作为读者还是编辑,都会深深地感触图书品种与数量的繁多。作为一本图书,要想在浩淼的书海中浮现出来,的确不是容易的事,如果没有精心的构思、精当的内容、精致的装帧与精美的印制,那就只能覆身书海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不懈的动力。”因此,只有创新才能赋予图书强大的生命力。创新这一理念对制作图书的主体──编辑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编辑必须具备强劲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新,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对于编辑而言,创造力是…  相似文献   

3.
赵莳 《现代出版》2001,(2):51-52
索引是图书内容的检索系统,它将书中的项目或内容摘记下来,每条标上页码,按一定规则编排起来,以备查询。编制图书索引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过去出版的图书中大多没有索引,其原因一是认识不足,二是编制图书索引工作较为烦琐,作者要用手工摘词编制,看清样时再填入页码,编辑核对工作也比较难做,所以很多书省去了索引。在现代图书中,由于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编制图书索引工作简化了,很多图书,尤其是大型学术著作都有了索引,这不仅使图书体现了现代性和完整性,而且为读者阅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一些作者缺少编制索引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试论面向21世纪的选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中国编辑》2005,(4):36-37
在计划经济时代,策划并不占主导地位.编辑工作主要是围绕作者进行,大多数情况是作者写什么书出版社就出什么书。编辑也多以修改加工书稿为己任,即所谓的“坐堂编书”,工作重心主要是案头书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图书与绝大多数商品一样,已由原来的短缺逐步变为相对过剩,加之读者日益成熟,图书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这就要求出版活动要由围绕作者转向围绕读者和市场进行.策划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
重版书的主要特点,是其所“承载”内容的长久稳定性、相对完整性,以及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的超时空保持性。重版书是图书这一特殊文化传播载体基本性质和基本功能的典型体现,也是图书出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集合体。提高重版书比率,既是图书出版走向繁荣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图书出版进入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出版单位相比较,目前国内一部分出版社的图书重版率居低不上,令人焦虑。因此,有必要改变观念和采取措施,促使那些重版率偏低的出版社走出困境,从而进入一个优质高效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年鉴》是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总结图书出版工作经验,观察、分析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科研、教学、著述、学习和图书出版工作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的工具书。从1994年到2005年,该年鉴已连续出版了12卷,而自2004年卷以来,在装祯及内容上都做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改进。此书的编辑人员仍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力图把此书进一步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在此书12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图书差错与编辑培训林穗芳【北京】近年图书质量下降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严重关切。由于粗制滥造的书越来越多。“无错不成书”的现象成了日常文化生活中令人感慨的话题。前两年报上曾发表过一篇用词很有分寸的评论,说这概括了“部分”图书质量的现状。这一“部分”到底有...  相似文献   

8.
记得学生时代读书,想在一本书上找到几个错别字是很难的事情,现在自己做了编辑,却发现满世界的书想找出几本没有错别字的反而变得很难了。曾经让自己觉得很神圣很崇敬很向往的“编辑”这两个字眼不再给读者带来安全感了,读者的抱怨和不满越来越多,就连作为图书编辑的自己也常常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曾有编辑把图书编校质量的检查比作是悬在编辑头上的一把刀,这足以说明编辑自身对所责编图书编校质量的担心和不自信。是什么创造了一个“无错不成书”的年代?难  相似文献   

9.
墨愚 《编辑之友》1998,(5):10-11
对书稿实行“三审制”,在我国已坚持了40多年。无论不同时期各出版社执行得怎样,“三审制”保证图书质量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便是要坚持“三审制”的原因。由于人们对“三审制”认识的差异和操作上暴露的问题一又使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读者作者怨声载道,社会舆论抨击之声不绝于耳,这就是必须完善“三审制”的理由。论述编辑初审、加工的文章车载斗量,而从编辑角度审视。终审”的文章寥若晨星。笔者不揣浅陋一仅就“终审”问题直抒己见,求教同行。  相似文献   

10.
让学术图书“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学术图书难,卖学术图书亦难,出版学术图书更难”,这是中国书界的一大怪现象。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学术图书往往受专业读者群的限制,市场容量小,流通渠道窄,因此要出版显得特别困难;即使能够出版,其印数也多不超过3 000册,有时甚至连 1000册都不到。一家书店,若没有一些特别有效的营销方法或措施,学术图书的销售量最终都逃脱不了“曲高和寡”的效果。 一、原因初探 学术图书出版困难,流通不畅,有主观因素,亦有客观条件。 1.国内许多学术书在内容新颖性和体系完整性方面把不了关,达不到高质量的要求。这是一个最…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图书编辑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培根语),那么,可以说编辑就是航船的掌舵者;如果说书籍是人类文化的火炬,那么,可以说编辑就是火炬的点燃者与传递者。在人类文化的发展、积累过程中,在建设精神文明的事业中,图书编辑的作用可谓大矣。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编辑队伍的急剧扩充,图书编辑的整体素质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图书市场上一度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的书,该出的书中常有不该出现的问题、毛病,以至于无错不成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在理论上,如果有人问怎样才能算一个合格  相似文献   

12.
黄志斌 《出版参考》2006,(2S):22-22
这种形式的“跟风”主要体现在图书:书名上,通过增删更改个别字词或采用相同的句式达到与“被跟风”图书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以引起好奇心强的读者的兴趣。或混淆读者耳目,甚至以假乱真,搭“顺风车”扩大发行量。而实际上,书的内容与“被跟风”者大相径庭。这种“跟风”方式不被人认同,但发行量却往往不俗。  相似文献   

13.
不少图书都有“出版说明”(或“编辑说明”),内容大致是从出版社(或编者)的角度向读者说明一部书(或一套书)的出版目的、编选意图、编辑过程等与成书有关的文字,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无疑是迄今为止在断代诗歌总集中份量最大的一部诗集。这部书到1995年底已经出版了25册,但是,全书一共有多少册?编辑、出版者没有在书里交代过。偶然从一则图书广告中了解到,《全宋诗》一至二十五册北宋部分  相似文献   

14.
谈爱护图书     
谈爱护图书温新莲(常德师专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图书被严重涂污、破损的现象,我们经常在工作中发现读者在书中夹着这样的留言条:“各位读者,请爱护书籍,不要在图书上乱动宝墨!”“爱书好吗?让它一如既往地保持清新整洁.读者敬上!”从上述留言中,不...  相似文献   

15.
段炼 《出版参考》2015,(6):39-40
“出版选题是伴随着出版人的出版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对出版内容的选择、缔造与创新活动.”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与重要环节.任何一本图书的产生,都是一个选题的实现,没有选题的策划也就谈不上图书的出版.选题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出版社的成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为较高的图书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必将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有别于以前传统的编辑的职责,人们把现代编辑细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由此可见,策划满足读者需要的选题已成为图书编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王卫 《编辑之友》1997,(6):44-45
图书出版工作通常包括选题设计与论证、组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制与发行这几个方面。就选题论证、组稿这两个方面来说,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选题为推荐的或自投的已成书稿或即将完成的书稿。这种情况下选题设计已没有必要,选题论证也只是讨论这个已成形的书稿的价值,组稿工作就大大简化了;二是选题由编辑依据图书市场情况设计与策划。这种情况下,选题论证和组稿工作就变得复杂而且重要。尤其是组稿工作,它是根据选题设计的“蓝图”,在一张自纸上构造图书“建筑”,图书出版之成败多系于此。  相似文献   

17.
“导向是命,内容是王。”出版社是内容提供商,没有内容就没有生产,内容生产是出版工作的核心,是出版社发展繁荣的基础。要稳步推进出版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优化内容生产的产品结构.尽快从粗放型、数量型、外延型的内容生产模式向集约型、质量型、内涵型的内容生产模式转变。出版社要优化内容生产的产品结构,就要重视四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这四类图书为:标志性图书、畅销书、常版书、外向型图书(也可称“走出去”图书)。  相似文献   

18.
书价,还涨吗?介子平【太原】近年来,图书的涨价时刻没有停止过,只是由于它是非生活必需品而未引起广泛关注,读书人偶有“买不起书了”的感叹散见于文论中,别人也只当是“文人牢骚”而已。但书价的的确确在涨。1992年之前,一般图书一个印张定价是0.38元,现...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图书馆的基层工作中兼管读者遗失图书我赔书工作、发现有些读者的赔书,实际上是在“买书”。因为图书并没有遗失,而是读者想占为己有,不原归还了,于是向我们声称:书已遗失,原来赔偿。为什么会出现读者“买书”现象呢?据分析,不外乎有这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20.
增加编辑含量 提高图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推进出版业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阶段性转移,核心是要拿出更多的精品书,在图书质量上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这个任务,当然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努力,但处于图书出版中心地位的编辑人员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编辑含量,就是当前图书出版现状向编辑人员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编辑含量指的是蕴含在图书中的编辑劳动,既包括选题策划、组织作者等前期工作,也包括审读和加工书稿等后期工作,其中大量的是后期工作。一般来说,编辑含量在图书成品上是看不出来的,编辑劳动已溶化在作者的著作成果中。但图书差错增多,图书质量滑坡,编辑含量严重不足又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编辑含量严重不足”是指编辑对书稿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地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编辑应当履行的责任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地履行,使图书出现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编辑质量上的差错,如常识性差错、逻辑性差错、文字性差错等等。 如果说编辑含量的严重不足从图书差错的增多可以反映出来的话,那么从发排的书稿上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笔者曾从事过数年校对工作,对此体会颇深。近年来,编辑花在书稿加工整理上的功夫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