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速度表》是《计算训练法》的核心内容,只有真正的、灵活运用《速度表》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训练法》的作用。 一、短间歇跑的训练安排 短间歇跑一般适用于400米以下的运动员。由于在《计算训练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继《计算训练法与间歇跑训练》之后, 又一篇介绍“计算训练法”在训练中实际运用的文章。 “计算训练法”由《成绩得分表》《速度表》《恒速表》《百分比速度表》《每公里平均成绩表》等几个主要表格组成。下面介绍《恒速表》和《百分比速度表》的使用。 一、《恒速表》 《恒速表》中简单列举了以恒定速度跑某种中间距离的时间。这里所指的中间距离即正规比赛距离之间的一些段落(如150米、300米、500米等)。训练时常常用一些中间距离跑的练习来发展各种能力,但往往对跑速难以确定和掌握。特别是想用比赛时的速度跑一些中…  相似文献   

3.
前面几次我们已经分别介绍了《计算训练法》和《计 算训练法》中的有关表格及这些表格的使用方法,下面再进一步介绍使用《计算训练法》安排训练的一些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不同分数水平运动员如何一起进行间歇跑训练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教练员所带的一组运动员不可能处于同一分数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排全组运动员一起进行间歇跑呢?如果现在我们有960分数水平的运动员、750分数水平的运动员和570分数水平的运动员各1名,而这3名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都要进行一次以85%的速度跑400米的间歇跑训练,我们可以从表1、…  相似文献   

4.
计算训练法为希望掌握间歇训练的教练员提供了一种在一次间歇跑训练中应该采用的跑速、距离、重复次数和间歇时间的合理安排。这种训练法所用一切数据都是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制定的,因此叫“计算训练法”。计算训练法有五个主要表格组成:(1)成绩得分表;(2)速度表;(3)恒速表;(4)百分比速度表;(5)每哩平均速度表。基中最重要的是“速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第三篇介绍《计算训练法》在训练中 实际运用的文章。主要介绍《计算训练法》中的《每公里平均成绩表》在长跑训练中的应用。并介绍《计算训练法》关于间歇跑的分类及应用的范围。一、《每公里平均成绩表》 《计算训练法》中的第五种表格是《每公里平均成绩表》。它列举了在不同分数水平上跑5公里到马拉松的各种不同距离每公里应用的平均时间。表1是此表的样表。从表中可以轻松地查到各个分数水平运动员跑不同距离时,每公里应用的时间。这个表对在训练中跑长于比赛距离的长跑运动员是非常有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利用此表,根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剖析克莱德·哈特教练的周训练计划,从专项跑能力训练、200米短间歇跑、力量训练、准备活动、训练总时间等5个方面找出其训练理念的创新点.认为克莱德·哈特教练制定的周训练计划模式化,但要求却不断提高,形式多样,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课训练计划时间短、节奏快、效率高;注重专项跑能力的培养,周一~五都安排跑的训练.根据队员的训练水平,采取"金字塔"训练模式,不断提高训练要求;重视整堂课训练强度的叠加,对分段速度要求非常高,在训练中采用分段报时器进行控制,并严格控制单次跑的强度和间歇时间;在安排力量训练方面手段丰富,组数少,间歇时间短,节奏快,重视上肢力量和平衡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所谓上坡跑是指在有一定坡度的路面上向上跑的运动方式。教练员应根据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要求,合理安排上坡跑训练的长度, 一、上坡跑的安排 1.训练安排 上坡跑训练最好安排在冬训期间。负荷应保证占整个冬训总跑量的30%-50%,强度保持在80%以上。可采用120米、150米、200米和300米等几种段落。每次练习中间要保持一定的间歇时间。间歇时间一般控制在1分钟左右。训练的节  相似文献   

8.
间歇跑训练,是由一组或几组每次跑后有一限定间歇时间的重复跑组成。其训练价值已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径赛项目运动员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时,甚至一些健身跑者也经常采用这一方法。如何根据练习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一堂间歇跑训练课的跑速、距离、重复次数以及间歇时间等四大要素,目前还不能以准确的量化方法来表示。我们在教学训练实践和学Z研究中发现:《计算训练法》一书可以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具体的、准确的、量化的、适合个人特点的间歇跑训练课时计划。它对于任何水平、任何项目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杨丰源 《中华武术》2008,(10):45-45
一、速度训练 方法为:一、30米×5组间歇跑:二、(30+40+50+60+50+40)米间歇跑:三、60米×4组间歇跑:四、(80+100+120+100+80)米间歇跑:五、100米×(4~6)组间歇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能量转换规律,将田径计算训练法移植至游泳训练领域,根据游泳训练特点,调整了速度表中重复次数和间歇时间,灵活运用表格模式制订课时计划,将计划安排与训练的最终目的结合起来,进行定量控制训练。试验结果表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宜,训练效益较好,成绩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1.
程忠 《体育师友》2008,(1):34-35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计算训练法》中所提供的间歇训练计划为模式,对业余训练队中的中跑运动员进行试验,为教练员充分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身体状况和制定下一阶段的训练,预测比赛成绩提供参考数据。以实现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课的运动负荷与强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400米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关键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提出了一般性间歇训练,大强度间歇训练和反复跑练习方法以提高4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中长跑项目中,800米和1500米属于中距离项目,在进行中距离项目小周期训练中,按照有氧跑是基础,专项距离跑的速度耐力是核心,身体训练是保障的训练方针进行合理安排,训练距离由长到短,强度由小到大,进行阶梯式安排,基本训练模式如下。一、基本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4.
400米跑运动员训练安排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专项速度耐力。年训练计划必须体现间歇训练的三种方法:大强度训练,广泛训练和重复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教练员必须在开始专门训练之前发展运动员的基本耐力。广泛间歇训练是发展基本耐力的最佳方法,它可提高持久性大强度有氧训练的承受能力。脉率控制是测量规定的训练量和训练强  相似文献   

15.
一、比赛获得成绩情况李雪姬,女,1988年出生,身高1.70米,2003年11月进省队训练,2006年获得的成绩请看下表: 二、训练计划安排紧扣专项(一)2006年的训练计划安排模式受到男子200米、400米世界纪录创造者迈克尔·约翰逊及其教练员哈特2004年来北京讲学的资料启发。从过去一周专项跑三节或四节课,改为一周连续跑五节课,放弃以往星期四小调整的手段。严格控制训练的运动量、强度、间歇时间、组数、次数。现在训  相似文献   

16.
鉴于女子的生理机能和男子不同,在安排女子中长跑训练时,应该如何考虑其差别呢? 是耐力跑训练还是间歇训练? 现在世界优秀是跑运动员采用的训练手段,大致可分为耐力跑训练和间歇训练两种。根据西德科学工作者和许多教练员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7.
一、训练内容与安排(一)一般耐久力跑练习:在训练初期学生身体机能不可能适应短跑的专门训练,所以安排一般耐久力跑练习,使身体达到较大氧摄取量。(脉搏次数达到140——160次/分)具体作法:以40′——50′的跑走交替;30′—40′越野跑;1000米间歇跑;星期日骑自行车2——3小时越野。(二)专项素质练习1.速度耐力跑练习:这种训练能使快肌纤维的代机能和收缩速度得到改善。(1)变速跑3—4次,1—2组。(图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计算训练法》的文章己陆续发表了几篇,而且还制作了《计算训练法》应用软件。现在,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将《计算训练法》运用到自己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计算训练法》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运动训练的质量,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同时,不少教练员运用《计算训练法》的一些原理很有创造性地设计了多种训练计划。下面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19.
间歇训练是跑步运动员常用的一种专项训练手段。运用间歇训练法能显著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间歇训练要求运动员跑一段冲速,使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稍事休息,待脉搏降至每分钟120次左右时,再跑一次,这样重复多次直到脉搏在90秒钟内不能恢复到120次左右时,一次训练即告结束。间歇训练的强度和量是根据训练目的来决定的。短段落大强度的间歇跑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入体内ATP、(三磷酸腺苷)、CP(磷酸肌酸)和肌糖元的  相似文献   

20.
四百米跑的特殊性决定了该项目训练的特殊性。采用全面的循环练习即发展运动速度、奔跑速度、灵敏性、速度——力量素质、专项耐力及短距离比赛速度、力量总耐力的综合性练习是训练径赛运动员的基本方法。所有重复跑及其各种不同形式,诸如距离为30—60米,500—600米或1000米内的变速跑和间歇跑,不同持续时间(20,40~6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