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医疗改扩建复杂工程场景,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云协同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平台包含理论学习模块、仿真实验模块、辅助教学模块,其中仿真实验模块由医院建筑多专业复杂性认知、负压病房设计方案协同分析、通仓融合手术室工程协同管理3个场景构成。本教学项目通过问题驱动、沉浸操作、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立体实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模式体验医疗复杂建设工程云协同管理的全过程,达到提高学习效能等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正在成为制约现代水利人才培养的瓶颈。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环境复杂、成本高,以及部分实验不可及等难题。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及前景。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为水利类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具有现代水利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成本、长周期等无法采用真实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教学的复杂数字系统,从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数字电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课程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在线教学管理平台,远程调用云端服务器上的工程仿真软件,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设计复杂数字系统的能力,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教学中存在大型机械设备短缺、受场地限制等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的生动、直观、安全等优势,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帮助理解机械设备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主要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典型应用和效果评价等方面。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信息基础知识、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了"123456"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以"计算机逻辑设计综合实验"课程急需的信息化实验教学内容为指向,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研发了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系列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在时间、空间、内容和仪器设备方面实现了全面开放,解决了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难题,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开展,实验教学的比重在车辆工程课程群中逐年增大,传统课堂将不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主体。汽车构造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针对其原理的实验、实训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考虑到车身等相关实物原理复杂等原因,使用虚拟仿真一方面实现实验教学的科学化和直观化,另一方面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危险性。通过长期的教学思考和总结,提出了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虚拟拆装和实物试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即利用车身实物进行结构认知教学、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车身受力分析,该软件能够模拟不同工况下车身的应力和应变情况,正向与逆向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结构上较为简单,受力较为复杂的整车车身部件。通过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仿真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仿真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顺应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有效解决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被弱化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与复杂问题的能力,打造全面发展的化工工程人才。北京化工大学"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将真实的工程体验融入到工程师教育中,着力建设6个平台,分模块、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实现了先进性、真实性、实用性、生产性相结合的工程体验,强化了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矿冶工程化学类专业真实实验不具备和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矿冶工程化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纳入工科化学化工基础课程和矿业化学专业课程,分工科基础化学仿真实验、矿物分离与湿法冶金虚拟仿真实验和高温冶金与节能虚拟仿真实验三个平台设计和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包括分子层次微观过程的模拟,大型仪器实验结构和虚拟操作模拟,矿冶工程化学的复杂溶液体系和高温体系等高成本、高污染过程的模拟等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共同构筑了完整的本科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对软件资源、信息化设备、实验课程资源等的整合,组建了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拓展实践领域、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近几年的实验教学结果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上课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问题,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为便捷,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内容和更为灵活的实践形式,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效率、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管理和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深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通过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特点,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改革实验内容,完善考核制度,引入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措施对染整工艺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力求通过改革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满足行业需求、获得行业认可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新工科"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工程机械专业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融合Web 3D技术和B/S网络机制构建了工程机械模拟操作、结构装配、液压原理及性能测试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了包含学生实验教学、企业职前培训、教师科研服务的网络共享平台,探索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并以挖掘机驱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为例,具体阐述了资源的界面结构、实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所建设的实验教学资源已面向周边高校及工程机械类企业共享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新工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实验高危、低效、高成本的难题,提高实验的交互性、实用性和覆盖面,利用Unity 3D、3D Studio Max和Maya等软件设计开发了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虚拟仿真实验,并依托于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开放运行,将高危低效的热压罐成型实物实验教学转换为无危高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3.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最新技术,采取多种模式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土木工程中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土木工程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案。依托真实系统和仿真实训中心,构建了土木工程应用领域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短柱实验、振动台实验等九个实训项目,同时构建了工程结构实验中心三维仿真系统,功能包括实验中心室内、外场景的整体3D展示以及大型实验设备和特色实验系统的3D模型、功能展示和试验仿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液压传动传统实验在本科"液压传动"实验教学中的不足,研究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对传统实验进行扩展与深化,并从仿真实验的总体框架、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特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对虚拟仿真技术在"液压传动"实验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液压元件与系统虚拟仿真平台,使用结果表明,虚拟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课本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隧道施工通风教学面临的难题,响应新时代下工科教育发展潮流,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推进隧道施工通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挖掘虚拟仿真平台设计内在需求,介绍了虚拟仿真平台的模块设计和内容设计,以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学生识别、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分析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个综合切削实验。实验内容包括:确定基于加工质量、效率和成本的切削参数优化模型;根据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确定切削参数及其水平;根据田口法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平台的搭建方法,并进行切削实验;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切削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建立经验公式,并进行最优切削参数预测。  相似文献   

17.
李栋禄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39-242
传统的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教学实验存在知识混乱、认知能力弱、可操作性差、沉浸感不强等问题。以某综合楼为蓝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Unity 3D开发引擎特性及HTC vive强大的硬件支持,在分析教学、实验需求与目标基础上,结合现有条件,设计了集理论学习、设备认知、实验实操、练习考核于一体的建筑供配电与照明仿真教学实验平台。详细分析其功能,阐述操作过程。该平台可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实验设备投资,完善系统考核与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8.
罗剑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8):151-155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数据实验教学与研究,提高大数据实验课程质量,克服传统大数据实验建设弊端,基 于 KVM 技术与超融合架构设计一种新的大数据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方案。该方案将计算和存储融合在X86 单一物理节点中,分布式存储成本低,提高了 IO 性能,具有开放兼容、易于扩展,方便维护、高可用等特点。该大数据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够简化大数据实验平台环境搭建,提高教学实验效率。基于该平台可以定制各种实验环境,通过弹性分配计算资源,保障实验教学环境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洋地球科学实验教学的需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建设了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建设完成了包含海底探测技术、地球科学野外实习、特色课程实验等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共1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该平台特色显著、虚实结合、互相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