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外高加索三国,是“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线的必经区域,已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沿线国家。在双边经贸合作的带动下,中国与外高加索三国开展跨境高等教育合作,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能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不同领域的合作提供良好氛围。当前,中国与外高加索三国的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缺少高水平大学的参与,合作办学缺乏规模化和层次性,办学质量水平较低,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办学模式,提升办学合作的层次水平,培养各类国际化的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好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融合、民心相通,提升沿线国家科技、文化、教育合作水平,满足国际科学教育及沿线各国发展需求,对于借此贡献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展现中国智慧等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发展的意义、前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等进行梳理和探讨,旨在提出相应且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才竞争力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竞争力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带一路”各区域间人才竞争力发展不平衡,亚洲、大洋洲和中东欧地区较强,而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则较弱。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竞争力排名表现中处于中上水平。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人才开发与合作时,需要关注人才竞争力的区域(国家)差异特征,把握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保障合作实效;同时,应当强化高等教育合作,促进全球人才流动,拓展第三方市场资源,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竞争力提升,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合作的领域也不断延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的紧缺,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本土化人才的使命。为此,需要分析当前“郑和学院”建设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郑和学院”,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打造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多元品牌。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探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差异化合作路径和作用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TOE框架,对34个“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优秀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学科资源相对优势是实现“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必要条件。“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路径共有三种,分别是学科资源嵌入人文交流的民心相通型、学科资源赋能需求满足的共同发展型、学科资源支撑民主会商的话语体系建构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的新历史起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应整合优质学科资源,创新交流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有深度的人文交流;须统筹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务实满足沿线国家需求,实现共同发展;可借助教育多边平台,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影响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吴婷 《职教通讯》2022,(10):64-73
随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推进,高职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十四五”期间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部署,其价值诉求主要包括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升国际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嬗变和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国际产能合作的现实基础下,高职院校应从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境外合作院校选择、合作专业匹配、专业课程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俄合作办学项目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俄罗斯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两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章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举办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重点解决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和俄罗斯加强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高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指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特殊人才需求,要求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做好人才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紧随中国石油企业的“走出去”步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一系列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和探索,包括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开展订单式培养、整合国际教学资源和建立行业高校联盟等。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正重塑传统教育形态,将逐渐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对计算机微专业在线学习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和卓越国际化在线教育平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受访者通过该项目在线学习,提升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形成了追求卓越的信念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加深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以及与中国的情感联结。中国工程教育应依托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工科在线学习项目,对接发展中国家工程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线工程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共建“一带一路”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教育形态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因势利导、识时达变。来华留学教育需要从数量扩张形态向质量增值形态转变;本土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从结构偏异向系统集成转变;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从偏于一隅向兼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变。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稳妥地实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跨国高等教育的经验,突破中外合作办学原有的认识界限,把"走出去"合作办学活动纳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视野和法律框架;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学位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助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发挥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文化课程的认识、态度等,总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和现状,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拓宽文化传播途径,旨在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依靠与周边国家的双边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既有的区域合作方式,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力图打造出文化包容、经济融合、政治互信的责任、命运、经济共同体。因此要实现“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需要以文化创新的方式构建良好的外交环境,使英语翻译成为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石。结合文化创新的理论内涵及实现路径,探析“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翻译对民族文化创新的影响,提出英语翻译发展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14.
探究对外汉语教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跨文化教学的策略,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教学意义,结合意义,采取发挥文化传播作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文化体验教学等措施,体现教学新策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有效开展跨文化教学,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满足“一带一路”背景对汉语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是扩大人文和教育交流的平台,助推中国从高校联盟边缘走向中心。然而,哪些因素导致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合作的形成,对此很少有研究进行实证探讨。基于20个“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的68个“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数据,通过社会网络QAP分析发现:除了政策环境和双边关系等外生性因素外,财力资源、一流大学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内生性因素也对“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的整体合作具有显著影响;不过,内生性因素对“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不同合作主体的影响表现出一定差异,它们对联盟中的“一带一路”国家影响甚微,而当联盟引入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时,内生性因素才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位置,具备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东盟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重庆与东盟在高等教育领域已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合作,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重庆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本地高校校际协作、依托中新(重庆)项目、大力发展留学教育等举措,推动重庆-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以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能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轨道交通类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为确保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的输出质量,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加强与当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已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从专业框架重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探索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建设路径,以适应轨道交通产业的用人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基于"一带一路"背景,深度梳理和分析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维度,从理念、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提炼出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合性、贯通性和融合性特征,即将文化主体、文化本体和文化差异的整合理念;将语言、文化和社会信息贯通驾驭的知识基础;将语言基础、文化适应和交际实践融合的实践能力。从文化自信与文化交融的角度审视"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时代呼声,不仅有助于实现民族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文基础,而且能更好地探寻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困境。为突破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理念淡薄、跨文化知识匮乏、跨文化能力难以形成等困境,结合"一带一路"教育外交的具体实践,从认识层面整合、组织层面革新、政府层面扶持来建构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巨大的来华留学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来华留学生主要生源国.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策略,对26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其留学动因、人际互动、学习投入、留学变化的探讨,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图景.留学生就读经验包括四个维度,即行动选择性经验、互动性经验、实践性经验和反思性经验.提升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多方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