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风的随想     
我试图让这只猫头鹰风筝飞上蓝天,结果付出了所有努力也白搭,我便观察起别人的风筝来。风筝绝不是一下就能飞得很高,而是徐徐上升,是在牵线者的奔跑与拉扯下升上去的,必要的时候,还得牵引它远离大楼、大树这些障碍。看着这些风筝,我突然想到:人不就是风筝吗?线轴是一条条纪律,把你约束住。而奔跑拉扯你的牵线者便是老师、父母以及所有关心你的人。他们指引你走向正确的道路,使你远离伤害,飞得更高更远。人的起点总是一样的,即从最低点走向高处,没有人能一步登天,而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人,才是真正飞上天空的风筝。人要有高起点。俗语说:…  相似文献   

2.
风筝的思绪     
小时候,我一直很胆怯,并认为自己是个笨拙的孩子。尤其是到了放风筝的季节,看着小伙伴们自豪地擎着他们亲手制作的风筝,欢天喜地跑到野外,将风筝放飞到蔚蓝的天空中,而我只有站在远处,凝望着天空中那些飘摇的风筝,心中满是羡慕。有一天,爷爷笑着问我:"你那么喜欢风筝,为什么不到手扎一个呢?"我脸红了,嗫嚅道:"我手拙,扎不出来。"听了,爷爷很认真地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扎不出来呢?"  相似文献   

3.
放风筝的小女孩,手里牵着一缕霞彩。你把风筝放飞到蓝色梦幻,风筝把你放飞到童话世界。哦,风筝,女孩,风儿来了你也来。放风筝的小女孩,眼里牵着一个期待。你是爸爸放飞的希冀,还是妈妈放飞的挚爱?哦,风筝,女孩,三月来了七月来。  相似文献   

4.
要它飞得高     
秋日傍晚,公园里好多人放风筝。有孩子拉着线猛跑,有家长大呼小叫地指挥,有的风筝刚起飞就扭来扭去地坠下,还有些稳稳地飞在高空。风筝多半一个样子,原来是公园边小贩卖的组合风筝,我想给女儿买一个,却发现组合风筝只能在几十米的低空飞。至于在高空飞翔的,没有一个类似。就问小贩,有没有能高飞的。"那是专家玩的,太贵,我们不卖。"小贩指指公园边上的几个人影,"你去问问他们。"走过暮色,看清那几个人,大概怕外行人的风筝搅局,他们全躲在公园的西侧,而且不像一般放风筝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我按计划在室外组织孩子们进行活动。忽然,发现小调皮师伟不见了。我到教室里一看,原来他正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摆弄着纸,我走上前去问他:“师伟,你在干什么呀?”他高兴地说:“我在做风筝呀!老师有浆糊吗?”我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很高兴,不仅提供了浆糊,还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线给他拴风筝。风筝做好了,小朋友用敬佩和羡慕的目光望着他。孩子们热切地要求着:“老师,我们也要做风筝。”我想老师应理解孩子们的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和兴趣。当天下午,我拿着做风筝的各种材料来到教室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如何做风筝。他们都能积极想办法,画的画,折的折,剪的剪……人人都忙个不停。小伙伴之间还你帮我,我帮你,特别是师伟小朋友简直成了小老师。有的小朋友剪不好,他就帮着剪;有的浆糊  相似文献   

6.
放风筝     
星期天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徐。公园里传来了阵阵欢笑声,“东东,你快过去!”“瞧,真漂亮啊!”原来,小朋友们正热火朝天地在公园里放风筝。东东拿着风筝线,小刚把风筝用力往上举。“三、二、一!”东东飞快地向前跑,小刚向上一抛,哇,风筝飞起来了!看着他们的风筝越飞越高,两个小朋友高兴得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7.
寒冬过后,大地一片生机。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气息,我组织他们走向了大自然。阵阵的花香、暖暖的春风、摇曳的柳枝、碧绿的湖水引逗得孩子们像小鸟一样欢呼雀跃。在爬山比赛中,山头上的景象更使孩子们兴奋不已。山顶上几位老爷爷正在放风筝,当他们看到一位老爷爷放的老鹰风筝越风越高时,兴奋地边跳边叫:“飞起来喽。老鹰加油。老鹰加油。”“看,那是一只大蝴蝶。”“哇,真大。”洋洋好奇地问:“爷爷,风筝为什么飞得这么高?”“爷爷,这风筝是你做的吗?”“爷爷,你教我放风筝好不好?”大家七嘴八舌地…  相似文献   

8.
正3月15日晴青的草,绿的叶,鲜艳的花儿,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人们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公园的草坪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放风筝的人群,他们甚至展开了比赛。你瞧:他们兴高彩烈地追着、跳着、跑着。空中那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风筝让人眼花缭乱……人们的心都随着那翱翔的风筝飞上了瓦蓝瓦蓝的天空,尽情地释放着青春的气息。可是有谁知道,此时,最痛苦的是那飞翔的风筝,它们是渴望自由的,但是自由不属于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片段)活动(一):猜一猜。师:同学们,你喜欢放风筝吗?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尔后出现金鱼、蜻蜓、蝴蝶、脸谱风筝的一半画面。师:这些风筝只能看到一部分,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风筝?在学生猜出分别是什么风筝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只有一部分的风筝能飞上天吗?为什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它们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学生猜说后,教师多媒体演示以上风筝另一部分的画面,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教师出示“金鱼风筝”的纸片,接着把风筝对折,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发现…  相似文献   

10.
芮秋今天非常高兴,因为爷爷说今天要给她一个惊喜。每个星期六,爷爷都会带小芮秋出去玩。这次,爷爷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大风筝,一个比芮秋还大的风筝,芮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筝!“走,我们放风筝去。”爷爷说道。他们来到了海滩。今天的风很大,特别适合放风筝。“好,芮秋,你抓住风筝,然后我把它放到天上去。”爷爷说道。于是芮秋紧紧抓住风筝,沿着海滩跑了起来。过了一会,爷爷感到线拉紧了,于是他喊:“放开风筝!”但是风太大了,芮秋没有听到爷爷喊她。“好了,芮秋,现在轮到你来放风筝了!”爷爷把好了风筝后对芮秋叫道,但是奇怪,芮秋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11.
风筝的思绪     
小时候,我一直很胆怯,并认为自己是个笨拙的孩子。尤其是到了放风筝的季节,我看着小伙伴们自豪地擎着他们亲手制作的风筝,欢天喜地跑到野外,然后,将风筝放飞到蔚蓝的天空上。而我只有站在远处,凝望着天空上那些飘摇的风筝,心中满是羡慕。有一天,爷爷笑着问我道:“你那么喜欢放风筝,为什么不动手扎一个呢?”我脸红了,尔后,嗫嚅道:“我手拙,扎不出来。”爷爷很认真地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扎不出来呢?”在爷爷的鼓励之下,我的心中陡然冒出一个念头,决定自己动手扎一只风筝。待主意打定之后,我悄悄找来秫秸和线绳…  相似文献   

12.
风筝     
风,轻轻地吹着我的思念 天,深深地看着我的脸 雨,渐沥地从天空下线 雪,慢慢地飘落到前面 风筝,在高空中忽隐忽现 思念,在脑海中若隐若现 是风筝带走了我的思念 还是思念拴住了风筝线 当你出现在我脑海里 我一切的视野与思念 都被你袭卷 云,悠悠地在空中闲 我,痴痴地看着风筝现 只因为在风筝卜面 带着我对你无尽的思念 风轻轻吹在我耳边 正诉说着对你深深的眷念风筝@严志强$宁海县二职高高一6班!学生~~  相似文献   

13.
放风筝     
杜亦涵 《作文》2024,(1):30-31
<正>这一天,阳光明媚,小明和小华一起到山坡上放风筝。走到一片空地上,小明把他们的燕子风筝拿了出来,递给小华,自己拿着风筝线。小明跑到远处,大声对小华说:“当风吹来时,我数‘1、2、3’,你就放,好吗?”小华痛快地说:“好的。只要我们配合默契,一定能把风筝放得特别高!”一阵风吹来,小明大喊:“1、2、3,放!”小华用力把风筝扔向空中。小明逆风而行,用猎豹一般的速度向前飞快地跑去。他们齐心协力,把风筝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武汉市的张萌小朋友问:风筝为什么能在天上飞?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到野外去放风筝,是件惬意的事。当仰头看着翱翔在天空的风筝时,你也许会问,风筝没有翅膀,为什么能飞上天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风筝上升时大都是倾斜的,风从前方吹过来,气流吹到风筝的下方,产生向上的推力,风筝就会徐徐飞上天去。另外,风筝后面都拖着长长的尾巴,它起平衡作用,使风筝不至于在半空中打转。为了让风筝飞起来,正确的放飞方法很重要。放飞时,一人迎着风跑,一人在后面托着风筝,在适当时候松手,风筝就飞起来,并越飞越高.风筝为啥能…  相似文献   

15.
看了第一期下半月刊登的《棍棒与糖果》一文,我非常赞同文章的观点: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鼓励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这一点,我感受颇深。 有一次,我在批改学生写的作文《放风筝》时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赵佳杰写得不好,但我给他的评语是:“称能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完整,很了不起;老师认为如果你能把‘风筝是怎么放起来的’这一部分再写得具体些,那么,文章会更生动。建议你再去放一次风筝,细细体验,你一定行!”到了第二周,他拿了一篇作文来到我的办公室,说:“这是我在星期天第二次放完风筝后写的作  相似文献   

16.
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吗?风筝其实是精灵变的,当你把风筝线握在手中时它就有了生命。它会把你的梦想告诉上天,你的梦想就会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两只风筝)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喜欢)师:老师将把这个礼物送给努力学习的同学,你们想要吗?(想要)师:你想要哪一个?(大的或小的)二、体验感知,建立概念1.理解物体的表面及火小师:你想要大风筝,请告诉同学们“大”指风筝的哪儿大啊?(指名上台摸风筝的面)师:你摸风筝的面是什么感觉?(平平的)  相似文献   

18.
放风筝     
天蓝蓝,云高高,小熊的风筝飘啊摇。请你说说图中的风筝是什么形状的,沿着虚线用笔画一画吧。再从下图中圈出和风筝形状一样的物品。  相似文献   

19.
风筝     
风筝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有人说,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有着重要的作用。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在军事、通信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你知道风筝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春天,天空中飞舞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只要看到风筝,他们就会驻足观看、欣赏,还不时地欢呼雀跃,问这问那:“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风筝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有的风筝有尾巴,有的风筝没尾巴?”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我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放飞风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