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各种抗旱保墒新材料,如美国干水(固体水)、"科瀚98"吸水剂和塑料薄膜等,进行抗旱造林试验,借以改善植物根系周围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水分承载力是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城镇抗旱造林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野外试验,各种处理以下覆膜的造林成活率最高,各树种的平均成活率达8 9.4 8%,其中,"科瀚98"为85.82%,美国干水79.52%,上覆膜75.62%,不加任何处理的对照仅为70.61%.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造林领域研究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干旱阳坡地区自然环境,对抗旱造林技术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实施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的荒山造林,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降水贝干旱灾害频发对造林的影响最大,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造林不易成活,如果要使得北方荒山造林的成功率得到提升,传统的工艺技术必不可见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新型的抗干旱的手段和措施,本文重点介绍优选抗旱树种、营造混交林、造林抗干法、苗木抗干旱处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的种类,对雨水造林技术、固体水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和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以及其他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各地区造林的实际情况推荐了适宜的抗旱造林技术。最后对树种的选择和起苗以及造林整地等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以及现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突破,但是事物的发展是存在两面性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等待解决,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凸显在环境上,无论是工业的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还是人为导致的问题,最终都归结于人类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严峻考验。我国的林业工程发展起步晚,但是在后期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在林业工程的诸多项目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抗旱造林,改进完善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技术措施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以便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后期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各国都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有限,为了改善国民生存环境,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造林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抗旱技术的应用十分值得关注。如果抗旱措施不到位,树苗的生长将会受到不良影响,造林质量也显著下降。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北方造林树种的选择情况,并分析了常见的抗旱造林技术。从树种的角度出发,分析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充分考虑北方的实际情况,以及树木的抗旱性能,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希望能为北方造林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抗旱造林技术支撑着我国的林业工程不断发展完善,对恢复我国自然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讨论了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中的三个问题:树种选择问题、技术应用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等,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抗旱,我国北方一直以来选择的方式是开启林业工程。一直以来,北方的林业工程影响着北方的生活和生产,对于北方的环境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我国北方林业工程中使用的科学技术非常先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由于抗旱造林技术对于地区发展十分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此提高重视,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北方林业工程的建设效率,从而为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三北防护林是当前环境改善措施和防治风沙的主要措施,是我国为了保持生态环境所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在当前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是一项规模大,时间跨度长的造林工程。为了按地形地貌和不同立地类型合理配置林种,选择相应的适生树种,使得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综合体,是绿色的有机联系方式和防护林体系。本文就当前三北防护林造林中所出现的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造林效率和造林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丘陵山地工程整地造林效益调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林西县有 85 %的地区属于丘陵山地 ,面积较大 ,自然条件较差 ,土壤干旱、贫瘠、板结、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造林成活率低 ,保存率低 ,多年造林不见林 ,成林不成材 ,多形成“小老树”。实践证明 ,通过工程整地造林 ,能够蓄水保墒 ,保持水土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国内各地区的环境差异较为明显,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干旱地区还是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面积。水资源的缺乏使得我国不得不加大力度做好抗旱工作。抗旱造林技术属于抗旱手段的一种,本文主要分析的便是关于造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问题。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使抗旱造林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抗旱过程中,从而使我国的水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份长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树木的抗旱结构角度分析了树木的抗旱性。然后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中的几种抗旱造林技术,主要是雨水造林技术、固体水种植技术、容器育苗技术等。最后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的注意要点,树种的选择,幼苗的培育、起苗等方面都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是"三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造林后常常形成低质林,一般认为是水分满足不了生长需要所致,所以,很多人从干旱角度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对低质林形成的直接原因和提高人工林质量问题作了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造林地整地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造林地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造林地的土壤翻垦两个方面。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造林地整地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造林地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造林地的土壤翻垦两个方面。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国璋  雷路 《内江科技》2014,35(8):44-44
分析了渭北旱塬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立地条件以及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抗旱造林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我国森林资源,近些年来我国在多种迹地进行人工造林工程,其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生产的潜力,而且在促进生态平衡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类型的迹地进行造林更新时,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造林技术,这样才能保证造林更新工程与当地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相适应,以此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本文就主要针对多种基地类型造林更新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是我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耐贫瘠土壤。但是,由于春季风大、干旱,常规用裸根苗栽植成活率较低。所以,进行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干旱缺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和生长的最大限制因素.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和发展,目前和将来遇到或可能遇到的最大限制因子就是干旱缺水,在开发大西北战略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切入点.地膜覆盖具有降低地表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水分的利用率等有效作用.本文通过野外实验测定结果和室内分析初步揭示了地膜覆盖对降低干旱半干旱地造林地土壤水分蒸散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五大粮食主产区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蕾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4,36(3):481-489
农业抗旱能力反映了地区防旱减灾的水平。对农业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及时掌握我国农业抵御旱灾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强抗旱管理、提高抗旱能力。本文选择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作为研究区,采用特定时间尺度下的干燥度指标分析了研究区的自然干旱程度,并选择土壤质地、高低需水作物面积比、耕地有效灌溉率、农机动力系数、农林水利事务支出、人均GDP等6个指标,应用加权求和法评价了研究区的农业抗旱能力现状,进而分析了其自然干旱背景下的实际农业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自然干旱程度高且抗旱能力弱,较低的耕地灌溉水平以及严重滞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使得两区实际农业抗旱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地区;黄淮海平原自然干旱程度高但抗旱能力较强,可其为保证较高的灌溉率超采地下水已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自然干旱程度低且抗旱能力较强,综合农业抗旱能力相对最强;四川盆地自然干旱程度低但抗旱能力低下,社会经济欠发达、农田水利建设较为薄弱,综合农业抗旱能力略高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防旱抗旱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