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我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与西洋的水彩画色彩技法融合,使水彩画技法进一步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并朝着民族化方向迈进,充分发挥中西绘画融合之长。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状况,讲述中国水彩画发展的方向,分析了水彩画的时代感和精神性。提出要发展水彩画,在中国必须把中华民族的艺术优点、民族精神与水彩画的特征接合起来,用真诚、严谨的艺术作风深入生活到大自然和平凡的人民群众中去寻找创作题材,构建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水彩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水彩画艺术传统的再认识,探讨了水彩画艺术的创新和民族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它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在18世纪的英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独立的艺术形式。20世纪印象派画家对光、色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水彩画的新发展。以及后来的现代派、抽象派画家在各自的艺术语言的实践中与水彩画的结合,也为水彩画注入了新的含义和启迪;水彩画传入我国至今也有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水彩画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繁荣的发展阶段。在新时期,如何发展中国水彩画,成为了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作为西洋引进的画种,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与风格,将水彩画的艺术个性与时尚这似乎没有关联的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给水彩画作品中融入时尚元素,使其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一致性,顺应时代,这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水彩是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之一,自身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水彩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价值观、审美观、方法论都产生了影响,其既反映出东方审美的独特性与深远性,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水彩画通过对现实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的描写刻画,传达出创作者对时代发展、人类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基于此,本文参阅由张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技进道——现代中国水彩画艺术语言研究》一书,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审视中国水彩画艺术创作,以把握水彩画与中国地域文化、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推动中国水彩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新 《怀化师专学报》1997,16(1):106-110
水彩画在中国的再渡兴起是最近几年的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眼光的开拓.对水彩爱好与需求越来越多.为水彩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门的打开又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水彩画这个外来画种。确定了水彩画在中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状况,讲述中国水彩画发展的方向,分析了水彩画的时代感和精神性。提出要发展水彩画,在中国必须把中华民族的艺术优点、民族精神与水彩画的特征接合起来,用真诚、严谨的艺术作风深入生活,到大自然和平凡的人民群众中去寻找创作题材,构建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9.
赵兴隆 《考试周刊》2011,(18):53-53
水彩画是现代绘画中一项重要的表现媒介。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相当成熟,在多元环境中,更加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水彩画在世界水彩画中一定会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水彩画正处在不断发展时期,画种语言的融合培植形成了中国水彩画的独特品质,促进了水彩画种的成熟与演变。同时,在借鉴和融合过程中,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和独特审美渐渐丧失。绘画语言的融合是有边界的,只有在不失去水彩画自身特质条件下的融合和借鉴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辩证地看待画种本体语言的纯正和其自身语言体系的边界是艺术多样性的合理存在。  相似文献   

11.
试比较中国水墨画与西洋水彩画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墨画与水彩画各自扎根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的根基 ,受其传统哲学观念、审美意识的影响很深。它们各具特色 ,彼此又有相通之处。西洋水彩画属写实绘画范畴 ,强调再现自然与立体造型 ,运用其一切造型手段来塑造对象。中国水墨画受传统儒道思想及传统审美意识影响 ,作画追求“尚意”与“墨趣” ,属意象化表现性造型范畴。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正>在“西学东渐”历史浪潮的推动下,西方水彩画来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彩画艺术迅猛发展。当前,我国艺术教育中的水彩画教育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院校开设了水彩画专业。目前,我国水彩画课程的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内容体系日益完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课程僵化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教学观念略显滞后等。基于上述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水彩画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题材、形象、技巧等均较单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单一的创作模式渐被多元化格局所取代。中国水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向西方及其他画种学习,成为世界水彩画中具有强烈民族特色和浓郁时代气息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水彩画的起源,水彩画的发展传播等方面,阐明中国水彩画的传播过程,水彩画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黄口 《华章》2011,(17)
文章介绍了水彩画的独特语言特点及审美价值,以及中国水彩画与西方水彩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史已经历经百年,作为中国艺术阵营中的一个独立门类,水彩画在发展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弊端。所以,水彩画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艺术环境中,将如何面对自身的现状,又该进行怎样的艺术思考,又将赢得怎样的未来,是我们现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并且我们环视世界的艺术领域,新的艺术观念已经渗透到各个画派,水彩画的状况不能不让我们为之而起忧虑之思,因此本文阐述了水彩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水彩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仅百余年,但已融入中国的绘画体系,发展为中国式的独立画种。中国水彩画适应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的兼容性。新时期中国水彩画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出现,标志着当代水彩画由客观写实转向主观抒发,水彩画这一古老又年轻的画种,在从过去走向未来的现代化的道路上将获得更加自由和丰富的遐想空间。  相似文献   

18.
水彩画源自欧洲兴盛于英国、自水彩画由西方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年之余,但在近些年发展迅猛.由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审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水彩画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水彩画要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水彩画之路,就要在保有材料特性和西方水彩画本身特点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上探索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水彩画在民国时期蓬勃发展,其中王济远是很有影响的水彩画画家。王济远关于水彩画的临摹和写生关系的思想,对民国时期的水彩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是国际上第一个水彩画专题双年展,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笔者的作品《修补.状态》有幸入选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8幅作品之中。中国水彩画从对西方的学习、吸收,发展到创作出符合我们民族、我们心境的佳作;中国水彩画家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哲学观念,逐步地探寻着水彩画的新方向,为世界水彩艺术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