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铭  王靳生 《吉林教育》2006,(10):12-14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在省教育厅的领导和中央电化教育馆的指导下,在谋划、组织、指导和管理全省中小学校有关电教方面的教研科研、专项培训、资源供给、专刊宣传、网络管理与提供服务等工作中,根据教育部陈晓娅副部长近期对“农远”试点工作的重点是“攻坚”与“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在“农远”的现代教育与教学、理论培训、课题研究、教学应用以及服务于农村党建、农民科普等几方面,进行了服务性的研究工作。目前,以应用为导向,基于“农远”工程的3项试点工作正处于良性、有序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
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实现了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对于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吉林省长春市电化教育馆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农远工程”应用工作中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应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技术》2006,(8):27-27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于2006年7月21日至25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期刊代表共计22人参加了这次年会。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任平出席了开幕式.并就贵州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工作作了报告。据介绍,贵州省2001年开始实施农远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启动远程项目的省份.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形成的省,也是较早践行利用农远工程进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省,从建设的整体情况看,贵州农远工程的工作步伐早于全国一年左右。目前责州省农远工程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希望看到农远工程带来的效果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这次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应用现场会,总结、交流和推广了我省农远工程实施三年来所取得的经验,对提高。农远工程”的应用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4):87-87
2006年7月20日至25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期刊代表共计22人参加了这次年会。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任平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就贵州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工作作了报告。据介绍,贵州省2001年开始实施农远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启动远程教育项目的省,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形成的省,也是较早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远工程”)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农远工程”中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生学习和知识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管理,在论证知识管理对工程更有效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的基础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电教》2007,(1):F0002-F0002
记者从2006年12月13日召开的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场会上了解到,目前,吉林省前三期“农远工程”资金投入总额为18306.47万元,已按三种模式完成总计6201所学校的建设,其中模式一学校(村小)2508所,模式二学校(镇中心校)2799所,模式三学校(乡镇初中)894所。全省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4%,有近111万的农村学生开始受益。预计到2007年底,吉林省的农村中小学将100%实现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电教》2006,(8):61-61
2006年7月20日至25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期刊代表共计22人参加了这次年会。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任平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就贵州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工作做了报告。据介绍,贵州省2001年开始实施农远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启动远程项目的省,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形成的省,也是较早践行利用农远工程进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省。从建设的整体情况看,贵州农远工程的工作步伐早于全国一年至一年半,因此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经验,比如通过培训——培训——再培训的逐级培训,提高操作者的使用水平;通过专题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内容,提高乡镇一级维修站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06,16(5):64-64
2006年7月20日至25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冠洲宾馆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期刊代表参加了这次年会。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任平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就贵州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工作做了报告。贵州省自2001年开始实施农远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启动远程项目的省,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形成的省,也是较早利用农远工程进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省。从建设的整体情况看,贵州农远工程的工作步伐早于全国一年至一年半,因此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经验,例如,通过专题…  相似文献   

10.
刘弟成 《云南教育》2011,(14):22-23
富宁县2007年启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县400所学校全部配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农远”工程项目)设备,其中模式三16所、模式二60所、模式一324所,“农远”项目覆盖率达100%;目前有计算机教室52个,计算机1742台,多媒体教室58个,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39:1;被评为“文山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集体”。这一串串数据与荣誉,浓缩了富宁县全县上下重教育、大投入,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均衡发展的奋进历程。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国务院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这一决定也彻底改变了我校的教学面貌。2004年年底我校也实施了模式三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截止到2010年,河南省已经投入近11亿元用于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累计覆盖面已达到100%。(以下简称“农远”)“农远”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三种模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一年来,经过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试点工作的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结束,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应用初见成效,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账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就是实施该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保证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真正享受到这项造福于他们的现代教育成果,“农远”工作中的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现场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评价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败与否,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它的应用效益。本次试点工作,要举全教育系统之力,同时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千方百计把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地面接收点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为主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的应用认真抓好。然而,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初始阶段,在农村中小学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三种模式”作用和效益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6.
今天,省教育厅在德惠市召开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场会,目的是推广使用农远工程资源,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这个会议开得很好。希望全省各地向长春市学习,开发多种优秀的课程资源,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农远工程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远工程”,是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实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信息化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工程。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以来,甘肃省已经按照“三种模式”完成了15528所农村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任务,共建设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学校4980个,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学校9203个,模式三(计算机教室)学校1345个,  相似文献   

19.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目的是平衡教育资源、缩小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笔者认为,“农远工程”的首要任务应是切实做好各项工程建设工作。因为,只有解决好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保障。农远工程”的顺利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综合功能。古浪县作为“农远工程”项目试点县之一,各级领导对项目工程建设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吉林省电教馆教研室王新生老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为服务于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吉林省电教馆开展了应用培训、课题研究、教学应用和知识库等三方面颇具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了让更多地“远教”工作者分享这些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本刊特邀请吉林省电教馆陈铭馆长和教研室王新生主任撰写了此文,希望此文能为各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