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的媒介自认为是独立于美国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权力、是美国社会的“无冕之王”,俨然自己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手关系”。本文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既应看到美国政府给与美国媒介的新闻自由,也应看到美国政府对美国媒介软硬两方面的严格控制;另一方面,我们既应看到美国媒介监督美国政府的举措,也应看到美国媒介对美国政府的更多迎合。  相似文献   

2.
宫正 《出版广角》2015,(7):90-91
在以渊源学、影响学、媒介学为代表的纵向传播被美国“平行研究”打破之后,尤其是受新媒体平行话语的解构与影响,电视主持人媒介的主流文化话语体系散落为平行话语的“国民意识形态”沟通与交流。电视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引导、把握平行传播的话语环境,在民生类节目中把握与幸福文明生活品质,建设世界文化对话的主旋律。同时,要融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等“人民本位”与民生主体思想文化体系,承续传统文化的仁爱、民本观,更好地提升民生节目的文化内涵,在“平行传播”主旋律构建的文化转型中,更好地重塑自我的主体内涵与文化内涵,更好地服务于时代与大众。  相似文献   

3.
媒介化社会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分配格局,数字技术成为话语中心,邀约社会关系参与传播过程。浙江省正迈向“两个先行”新征程,“数字浙江”邀约政府和公众两大舆论行为主体,形成以“智慧大脑”、理论传播平台和“浙江青年说”为媒介中心的网络舆情治理新样态,反映了媒介技术邀约下“政府-公众”关系的意义共建。在此,作为中介的数字媒介技术,组织起“两个先行”议题的叙事方式,将政府和主流媒体升级为社会关系组织者,将传统媒介再媒介化,使政府与公众保持良性互动,从而构建起共富创建与治理现代化的新语态。  相似文献   

4.
《视听纵横》98年第3期发表陈力丹的《美国媒介集团的大兼并及新的媒介集团格局》,简介如下: 在美国,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互联网络等等迅速崛起,正在取代原先的报纸、杂志,成为当代传播媒介的“龙头”。纯粹的“报团”不复存在,纯粹的广播电视集团也不可能完全独立,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将广义的电子产业与它们联络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大众传播实施的牵制、约束和控制。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家族增添了新的品种,出现了电子媒介,这样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媒介对社会影响的加深,社会对媒介的控制也日益加强。在西方,媒介并没有超脱权力的制约,而享受到“绝对的新闻自由”。恰恰相反,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媒介正在不断走向集中,正受到垄断财团和政府权力的严格控制。一、垄断财团对大众传媒的控制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戴伊在《谁掌管美国》一书中,介绍了西方传播媒介实施社会控制一般状况。他说,在美国,虽然政府没有直接控制大多数新闻媒介,但是,全国的宣传报道活动确实又掌握在少数几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公共权力,还是个人权利,其"天性"都不是公开。个人权利,有隐私的性质和要求;公共权力的公开,不仅不易,而且很难。但是,政府机关权力的来源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既然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受人民支配,人民是对政府机关授权,不是政府机关与人民分权,  相似文献   

7.
电子图书馆的崛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杨宗英同志去美国一年,参加“Current Trends in Library Technology”项目研究,并与上海交通大学顾问教授、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图书馆馆长景懿频女士合作编写了《当代图书馆与资讯学新技术》一书,该书反映了美国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方面的新技术。本刊特约杨宗英同志就这些新技术撰写系列文章,自本期起陆续刊登“电子图书馆的崛起”、“电子图书馆的运行环境——美国局域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图书馆的利用”、“电子图书馆的重要存储媒介——ROM,WORM,Rewritable 光盘”、“电子图书馆的主要信息源——电子出版物和电子杂志”、“超级卡、超级文本、超级媒介”和“专家系统在当前图书馆信息领域的应用”等,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8.
传统媒体仍是“宠儿”──美国媒介巨头对图书青睐有加在当今信息时代,尽管某些媒介公司老板声称信息传输系统是未来的关键,但是众多的媒介巨头则认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内容。“内容至上”是他们眼下常用的口头禅。内容(content)是一家媒介公司未来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袁艳 《新闻大学》2007,(1):20-27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核心报纸上289多篇以“城中村”为标题的新闻报道所做的内容分析,试图揭示主流大众媒体在“城中村”这一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空间的社会建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权力关系对于这一媒介建构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文章主要回答了中国主流媒介如何再现“城中村”这样一个社会空间、“城中村”如何从一个被忽视的空间演变为一个受人关注的公共问题,不同的社会权力如何影响着媒介对于“城中村”的报道内容、不同的社会权力在“城中村”这个话语场中呈现出怎样的关系,又是如何相互咬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媒介史,尝试从技术演进的视角提出理解另类媒体的一般性框架。研究认为,另类即“新”,而另类媒体作为媒介技术进化的直接后果,是一种由技术革新所激发、指向某种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充满易变性且有皈依主流倾向的“断裂的文化”。另类媒体发生的原动力是技术进化效应在短时间内溢出社会固有传统、惯例和规范体系所制造的短暂的文化真空,缺少稳定恒久的社会支持动力;而另类媒体的“宿命”则是伴随着新技术被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驯服而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11.
媒介权力的多样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双秋  魏晨 《新闻界》2006,(1):37-39
在西方传播研究的历史上,“媒介权力”(m edia power)是各种问题产生的核心。虽然关于“媒介权力”的学说还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学说体系,但是当前的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都趋近于围绕“媒介权力”来设定研究方向、对象和建构理论。在研究视角方面,主要是从新闻传播学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的。新闻传播学的视角一般从媒介入手研究权力,没有注意到权力本身的多种形态与结构,没有注意到从权力视角出发来研究“媒介权力”的另外一条路径。而传播社会学的视角:把媒介权力看作是整体权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单一的将“媒介权力”界定为政…  相似文献   

12.
以语言学研究著名于世的乔姆斯基不但致力于挖掘语言的“转换生成语法”,而且也热心于探讨美国媒介政治的“转换生成语法”.他以大量的政治事件与媒介文本的分析揭示了媒介宣传下美国自由从自适的权利到律他权力的转换,从而揭露批判了美国霸权主义行径,也让我们认识到美国“有自由没机会”的媒介自由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中,政府是所有行为主体中最为重要的行动集团。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媒介制度的演化逻辑和政府理性及其权力集中度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不同形态的政府构成、政府权力运行对应着同一时段的媒介制度形态。晚清以来,中国的媒介制度变迁呈现这样一个规律: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度越高,媒介制度演化的速度越慢,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度越低,媒介制度演化的速度就越快,政府的权力集中程度与媒介制度创新的程度呈反比例关系。正是政府权力集中度的差异或者说政府博弈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时段的媒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段鹏  张丁 《出版广角》2023,(7):11-15
随着作为媒介的虚拟现实逐渐浸入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打造优质的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内容对于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媒介叙事体系至关重要。“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文化服饰VR城市巡展”项目通过“具身”这一概念连结虚拟现实媒介与中华传统文化服饰,在技术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技术可供,实现虚拟现实媒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项目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的传播方式,摸索出一条守正创新的文化传播之路。未来,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要在“四全媒体”的理念指导下,以多重复现力、沉浸式传播感知和高效互动等传播特性,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打造出审美立意高、社会普及广、文化共识强、科技含量丰富的文化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5.
马修·福勒是英国媒介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艺术、媒介、文化研究等交叉学科的视野研究媒介生态学。他认为,“生态”一词本身就蕴含“媒介”或“中介”的意涵。在他看来,获取制作媒介所需原材料的采矿行为常导致污染的发生,并以智能手机为例,提出媒介自身的设计构造也是污染成因之一。他对“媒介”、“生态”、“污染”三者之间关系的阐释,为我们理解媒介开辟了“整体性”、“生态性”的视角。与波兹曼等人将媒介生态视为一种环境保护主义取径不同,福勒从美学和政治敏感维度加以考量。他在尼采“权力意志”的基础上,提出“媒介权力意志”概念,同时还从加塔利、德勒兹等哲学思想中汲取研究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媒介权力从正面讲,它既可以成为国家权力的延伸,实现对主流意识的传播,成为社会共识的凝合剂,也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监督制衡力量;它既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的权力,也是对反文化或消极文化实现控制的权力。从负面讲,由于媒介权力主体的非理性化倾向,导致媒介权力的滥用,表现为放弃文化启蒙和道德教化的社会责任;放弃环境监督和理性批判的社会责任,无原则地操纵或利用媒介;放弃文化理想和艺术创造的社会责任,制造和传播毫无审美价值的庸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认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历史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方传播研究的历史上,“媒介权力”(mediapower)是各种问题产生的核心。虽然研究者尚未有意识将一些重要理论整合成关于“媒介权力”的学说体系,但是他们为建构理论而设定的研究方向、认识对象和问题意识,都趋向于“媒介权力”这一思想的核心点。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从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主要历史断面上,观看传播研究的思想内核及建立在人文科学基础之上的批判/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探讨我们可以借鉴的,可称之为方法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起源于“被查禁的(新闻报道)计划”“被查禁的(新闻报道)计划”(ProjectCensored)起源于美国,是监视美国大众媒介忽视重要新闻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美国,这种监视媒介报道的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1993年,加拿大也诞生了类似的组织———“加拿大被查禁的(新闻报道)计划”(ProjectCensoredCanada,PCC),并开始从事监视新闻媒介实践的活动。新闻工作者和学者认为,对新闻报道的干预不仅来自政府,也来自财力雄厚的大公司。现在,这个组织及其活动被称为“加拿大新闻…  相似文献   

19.
占琦 《东南传播》2023,(6):107-110
社交媒介视觉文化转向使脸成为权力运作密码,颜值成为资本施展空间,资本和权力以脸为维度建构起合理性,通过颜值审美的符号话语逻辑生产编织资本与权力的神话体系。社交媒介选择性呈现颜值,遮蔽颜值原生态,建构颜值范式,使脸从单纯的“身体—情感”符号异化为“身体—资本”符号。媒介、资本与技术的完美谎言下,个体沉迷于滤镜重塑的颜值高光,沉溺于符号自我与虚体自恋的社交狂欢,颜值消费消解了大众审美文化。边缘群体的颜值审美抗争也以收编而告终,引发群体容貌焦虑,现实身体式微。  相似文献   

20.
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改变了以往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和传受关系,媒介内容生产与消费两端的对立逐渐消失,一种以分享、参与、串连与自我呈现为特色的媒介文化正在显现.这种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产.梳理弹幕视频网站的发展轨迹,从迷群的聚集、关系的建立到用户自主生产内容、参与社区建立,暗含了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轨迹,也是亚文化视角下参与式文化的独特实践.较之于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受众有了更多民主参与的可能性,然而距离实现真正的完全的"参与"仍然有非常遥远的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