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熟练的控制球技巧在比赛中的实用性很大,所以提高控制球能力是少年足球训练的重点。下面是我们在中学足球训练实践中收集与综合的一些提高运动员控制球能力的训练方法。提高控制能力应从控制地面、空中、反弹球三个方面进行练习。一、控制地面球练习:(1)8字运球:应用推球的动作双脚交替围绕两个障碍物呈8字形连续运球。注意掌握推球的份量,控制球的旋转、速度以及步法的调整与身体重心转移。逐步提高运球速度。根据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缩短障碍距离。(2)直线运球:用里、外脚背相结合,直线运球至20米左右处急停转身,再朝相反方向直线运球。急停时要应用拖球或扣球动作随球转身变换方向。反复练习。注意运球动作要连贯,要掌握推球的份量,急停转身时不要失掉对球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当学生正确掌握运球的动作后,应以速度为核心,重点让学生体验在快速运球过程中的一种放松、自然、协调和人球合一的感觉。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觉,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篮球运球技术风格。为了尽快培养学生的这种感觉,下面就高中篮球"运球"教学谈谈笔者的心得与体会。一、原地运球在初学阶段,让学生体会手指、手腕的张开与放松动作,尽量做到手掌与篮球的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技术总的规范要求1、基本功篮球基本功的概念是:手、脚、腰胯、视野。具体表现为,手对球的感应、控制能力,脚步转移身体重心、变速变向的能力,腰胯控制身体重心和平衡的能力,视野基本功则是指用眼角余光扩大视野的能力。我们从一百多种篮球技术动作的结构中分析,几乎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由脚步动作和手上技巧这两个关键的部分紧密结合组成的,但在这二者之间,脚步动作尤其重要。2、基本技术篮球基本技术有许多种,如投篮技术、突破技术、运球技术、接、传球技术、篮板球技术等等。但根据篮球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和结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篮球教材的运球技术主要包括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按拍球的部位、球的落点、手臂的屈伸和缓冲时机、眼手分离的控制能力、降低身体重心运球、运球在身体侧前方等因素是运球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也是制约学生快速掌握运球技术的瓶颈。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巧妙地利用人、篮球、篮球场探索出一些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法,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何平 《体育教学》2022,(3):56-58
<正>一、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有着较为明显的互助与合作性,属于五年级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用“篮球运球与游戏结合”作为教学内容,因它具有的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促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的生动而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内容。本课是第一课时,以激趣为主,学生在篮球运球动作的掌握上较为粗浅,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运球时重心稍低、眼看前方、要注意护球,教学难点是运球时要通过有效的躲闪,避免球和身体被碰撞。  相似文献   

6.
篮球原地运球是篮球运球的最基本的动作技术之一,它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组成。文章从学生的学情、人球的位置、所需要的力、观看视角、人球动态变化、推球的远度、推球的准确度等方面来思考,对原地运球的教学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快速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陈威  魏敬 《体育教学》2023,(3):43-45
<正>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背景下,遵循球类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理念将学与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设计。通过单一技术运用阶段、组合技术运用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来实现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篮球运动能力的提升、篮球规则及意识的增强。二、教材分析(一)本次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价值本课是18学时大单元教学中的第9次课,也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单元的第3次课。学生在基本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曹肖雄 《体育教学》2011,31(3):72-72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好运球的节奏和出手投篮动作。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学习中,不少学生,特别是女生经常出现走步违例和投篮动作脱节现象。本文以右手投篮为例,强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应以运球节奏为基础,以脚步动作和投篮技术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6,(3):16-17
在进行"运球急停急起"教学中,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巧妙利用三个"限制"条件作为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身体动作、感官刺激、对抗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从而较快地掌握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纵箱前滚翻动作是在技巧动作——直腿前滚翻的基础上,在器械上完成的滚翻动作。其动作技术要求较高,箱上动作必须达到动作规范、滚动圆滑,并且动作路线一定要正直,还要有很好的控制身体滚翻时的平衡能力,方可完成动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不少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 头手倒立是初中体操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初学头手倒立时,常因向上摆腿的力量过大,身体重心超过支撑面而前倒。因此发展学生平衡与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是提高头手倒立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先教屈腿和一腿伸一腿屈的头手倒立,来帮助学生发展平衡与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增强颈、臂的力量,然后再学习一腿摆动一腿蹬地的头手倒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屈腿的头手倒立动作做法:学生对着垫子的角尖蹲立,两手抓住垫子的边缘以增强稳定性,然后用头前额顶垫,头与  相似文献   

12.
运球转身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突破技术,因其动作实用性及观赏性强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但由于动作结构相对复杂,学生较难快速掌握,特别是篮球基础较差的女生尤为明显,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基础较差的同学特别是女生由于球性差,无法用手掌"粘"住球,顺利地将球拉引而随着身体旋转,所以无法顺利地完成运球转身技术动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诱导练习"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快速地掌握运球转身技术。  相似文献   

13.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运球队员利用突然改变运球方向来突破防守的一种运球方法,多在对手堵截运球前进路线时运用。在各级各类篮球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个技术动作的运用,由于学生对动作运用要素的理解、把握不准确以及动作变化的掌握很单一,导致了在运用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以提高学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常见小学生被推或不小心跘了一下的时候前磕,大多数学生都会用手去撑,这样,腕部很容易受伤。而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侧滚翻教学,动作简单易学,活动形式贴近生活,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还做的好,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还能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单元目标学生能掌握各种侧滚翻的动作方法和要领,能运用侧滚翻进行自我保护;.发展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体验到动作变化的感觉,提高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通过体验和与同伴间的帮助合作,感受完成动作的喜悦心情和练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运球是篮球进攻技术中的一项主要技术动作。在运球中合理地运用身体的虚晃,重心的移动,球的摆动来迷惑对手,借以达到摆脱防守的目的,这就是运球假动作。在篮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运球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它是每个篮球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进攻手段。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如能在熟练掌握运球的基础上又能与假动作结合运用,如虎添翼,则可大大提高其进攻能力,给予对方防守以极大的威胁和压力。来我国访问过的美国  相似文献   

16.
前滚翻教学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它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但是,在教学中最常见的八种错误动作,严重制约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及素质的发展.通过对这些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设计纠正方法,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一、听鼓声换手运球目的:均衡发展学生左、右手原地运球的能力。方法及规则:持球姿势准备,听到一声鼓响右手运球,听到两声鼓响换成左手运球,听到密集的鼓声则变为低运球。教学效果:在复习原地运球的基础上,通过鼓声提示学生运球中进行换手,增加原地运球练习的趣味性。教学建议:1.游戏前,学生先集体展示右手原地运球,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运球水平,纠正、规范运球的动作后再进行换手运球的练习;2.导入游戏时的语言:"让我们来点小变化——听鼓声换手运球,请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2020,(3):44-45
<正>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第六章的教学内容之一。八年级教材是在七年级教材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一步学习较难掌握的脚步动作,以及提高传接球、运球、投篮等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运用能力。运球急停急起教学主要通过由"慢—快"的速度变化进行行进间练习,在基本掌握动作技术之后,进行由一名防守队员逐渐过  相似文献   

19.
在图A中,防守者在运球者身前伸直手臂抢球,如果他与运球者的身体没有接触,这个动作合法。但是如果他的手臂接触运球者的身体,即使碰到了球,也是犯规。  相似文献   

20.
单腿蹲起是身体直立,一条腿支撑身体,一条腿离地,支撑腿做蹲起动作.单腿蹲起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在半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这一手段时,只足一味地强调单腿蹲起的数量和动作的标准度,敛使这一练习手段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而我在平时运用这一练习手段时,通过练习方式的改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而我就把我创编的一些练习方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