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属性的本源出发,提出数字出版的特性理论与特征理论,分析由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和数字技术属性所构成的中国特色数字出版的基本属性体系,并进一步论述意识形态属性是我国数字出版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数字出版的根本属性,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是其固有属性,数字技术属性是其特有属性,为构建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基础理论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业界对于出版“双重属性”的探究入手,分析出版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以及文化派与产业派这两对矛盾产生的根源及背景,进而揭示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并用经济学里“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原理对矛盾进行分解,将矛盾一分为二,即“精品出版与大众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与“大众需求与出版供给之间的市场供需矛盾”,分别对两方面矛盾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加深对现阶段出版事业基本属性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中国的出版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出版既是融人世界出版的,同时也是具有自己内在特性和运行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既具有精神生产的属性,也具有物质生产的属性,具体来说具有三种基本属性,这就是意识形态性、文化性、经济性。换句话说,新闻出版业“既是党的宣传思想阵地,又是先进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不能含糊。意识形态性是中国特色,文化性与经济性虽说是世界出版的共同主题,但在中国,出版的文化性、经济性也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出版是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出版的政治价值根植于意识、思想、信念层面,文化价值根植于国家、社会和国民层面,涉及到公共性、真实性和异质性的“多元”出版文化与权威性、倾向性和话语性“一元”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出版需要把握好一元导向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反主流多元导向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出版“产业”利益追求和“事业”文化使命之间的博弈日益激烈,在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文化使命环境中,社会性、媒介性、公共性价值决定了出版的内在价值。出版价值诉求是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实践活动的“多元”,又是社会属性意识理念的“一元”。出版价值诉求遵从“阶级性—人民性”统一价值、“群体符号—个体自觉”递进价值、“监督权—自由权”融合价值的行动逻辑,其中,统一价值是根本价值,递进价值是核心价值,融合价值是负荷价值。  相似文献   

5.
方卿  丁靖佳 《中国出版》2023,(10):17-22
研究主要讨论了数字出版的属性、本质和特征三个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数字出版的属性应为出版发展的“新阶段”而非“新业态”;数字出版的本质为“商业形态的文化建构”,区别于纸质出版阶段,数字出版的本质更强调新经济下的新文化建构,即借助数字经济实现数字文化的选择、传播与传承;而数字出版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出版内容生产智能化、出版内容管理去中心化、出版内容分销“流量化”,其在推动数字出版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字出版本质的异化。  相似文献   

6.
网络出版的失范与伦理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立宏 《情报学报》2001,20(2):200-206
网络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新动向。在网络出版的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网络出版伦理因其具有网络出版的法律、政策及技术调控手段所不具备的独特属性 ,能够在规范网络出版活动方面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7.
出版是人类文化生产和文明传承的重要手段,出版具备思想文化属性、商品属性、科技属性等多重属性,贯通政产学研用。中国出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持续创新,促进了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生产方式的跨越式提升,也促进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范式的台阶式进步。[1]出版学知识体系复合多元,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双重突出。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演进推动及产业变革,新时代的出版学呈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大交叉大融合的新态势。鉴于此,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尤显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张新新  敖然 《中国出版》2023,(16):21-27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三维协同创新模型揭示了“文化、经济、技术子系统”“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技术属性”“文化创新、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等三维性,指出了提高出版活动文化质量、经济质量和科技含量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基本任务,蕴含着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基本路径,概括了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和协同性基本特征。该模型引入了协同论方法来研究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进程,分析了出版业由文化、经济和技术子系统构成,指明了一般性发展、高质量发展与低级有序、高级有序的耦合关系,剖析了出版业走向高级有序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材从出版到使用的过程,是凸显和传播我国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英语教材出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内容过于简单、文化体系零散以及文化传承偏离等,而这些也一度导致了我国英语教学的“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将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文化失语”和英语教材出版之间的关系解读,对英语教材出版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出版特色的形成和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特色是出版社的生命之本 ,没有出版特色的出版社将会在激烈的出版物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特征化管理及其在出版业管理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认为 ,根据特征方法的基本原理[1] ,出版特色是可以设计的。其间有一些程序和规律需要探讨。1 出版特色可从出版物属性的任何方面展开  一般来说 ,出版特色可从出版物属性的任何方面展开 ,即从出版物属性展开出版特色具有多种可能性。1 1 出版特色就是出版物属性的特征定位一般地 ,出版特色起源于出版物属性的长期积累。因此 ,形成出版特色就是使出版物属性成为特征表现 ,就是从出版物属性的少…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不管是在体制、机制,还是在营销手段、市场创新和管理技术上,以传播新知为己任的出版业似乎总是滞后于其他行业,甚至是否把出版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在国人中都有很长时间的争论。当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后,出版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属性才自然随之在官方层面得以确认,不复有什么疑问。  相似文献   

12.
媒介是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救性”特征和“人性化”趋向是媒介自身进化的两大根本属性,这也就决定了人类文化出版在经历了最初原生态的“按需出版”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商业出版”之后,必然回归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更高级形态的“按需出版”.这是因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媒介形态如何变换,文化出版的根本使命必然是:利用最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按需出版”既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显然也是现代出版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部门,也是整体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研究表明,出版业是一个兼具经济和文化属性的特殊产业.基于此,文章从经济、技术、社会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出版业面临出版企业改革需进一步深化、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存在结构性矛盾、出版零售市场良莠不齐;新技术与出版运营全流程的融合度不足;内在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矛盾显性化、相关社会体制改革需配套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等问题.并据此从经济、技术、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旸 《编辑之友》2017,(12):23-28
新媒介技术赋予了个人与出版商分庭抗礼的武器, “去中介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新出版趋势.“自出版”作为新的出版力量,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形态和特色上的演进.而微信公众号,在移动互联和移动终端技术不断精进普及的过程中创新和积累,彰显出作为“自出版”平台在用户、技术、内容、营销以及盈利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自出版”就是对传统出版方式的一种撞击,颠覆其精英主义、管理模式以及生态环境.如果以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审视微信公众号在内的“自出版”平台,一些传统框架里的问题似乎就能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张琋媛 《出版参考》2017,(11):66-69
中国少儿出版重镇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近年“跨界”探索江西历史文化题材出版,形成了一定产品线布局与社会影响力.它立足江西文化历史资源,时刻了解时代脉动,与主旋律共振开发选题;顺应时代潮流,凸显少儿出版特色,以“轻出版”的书态形式呈现江西历史文化;编辑出版制作讲究,名家作者阵容与强有力编辑团队深度合作,打造特色板块精品.这也给专业出版社在竞争激烈、发展多元的出版情境下如何拓展自身提供了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出版集团以建设“中版特色”的主题出版体系为目标,明确提出“做响主题出版”,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对主题出版实施专项管理、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具有中国出版集团特色的主题出版产品集群、出版方阵和文化影响力三位一体的主题出版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出版文化产业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双重价值属性.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阅读的浪潮,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读者从核心内容、关系网络、品牌价值三方面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的生产、消费过程,实现数字出版中出版方与消费者的价值共创互动.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读者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经济层面与文化层面的价值转化,在生产与消费领域都重塑数字出版双重价值,推动了数字出版物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推动了出版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评价的统一,推动了出版行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印波  刘畅  范林  张品纯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22,34(2):119-125
在我国深化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受到国外出版集团发展经验、国际化路线等方面的影响,不乏“改科技期刊审批制度为备案登记制度”“取消科技期刊主管主办制度”的呼声。我国的科技期刊是典型的准公共文化产品,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肩负向国内外展示科研成果,实现科技领域自主创新、“弯道超车”的任务和使命。盲目向西方科技期刊管理制度看齐,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党管出版原则,可能导致科技期刊偏离办刊宗旨、质量低下、阵地失守,并易酿成学术资源垄断的恶果。科技期刊出版行政审批制度有明确的法规依据、法理基础和现实必要性。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期刊出版行政审批制度不动摇,依法行政,加强监管,不断完善审批制度,营造法治化的科技期刊发展环境,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9.
出版活动基本规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作为一种传承文明、推广知识的社会活动,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理想的出版活动应该努力实现文化理想与商业经营的完美结合。那么,这种“亦文亦商”的社会活动具有哪些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对于出版工作者提供了哪些启示?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改进出版活动的效率,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意义。从深化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出版活动基本规律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探讨其他出版领域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互联网+”时代到“智能+”时代,数字技术的每次飞跃都带动内容产业的全新革命。积极推进主题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推进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的题中之意。本文基于理清主题出版数字化与传统主题出版的三组关系,对主题出版数字化发展现状与短板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政策配套、机制创新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发展路径,以期对推动主题出版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