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居家锻炼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居家期间有82.29%的学生开展了居家体育锻炼,但大部分学生在锻炼时长和锻炼频率上均达不到每天锻炼1小时的标准;居家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呈现出便于操作、形式简单、场地设备要求低的特点。(2)有64.02%的大学生对于开展居家体育锻炼态度积极主动,72.29%的大学生表示缺乏居家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50.16%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健身指导需求。(3)学生居家时,家庭体育锻炼氛围不太理想,学校对于学生开展居家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4)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参与居家体育锻炼的阻力因素主要是家里空间太小、缺乏健身器材、怕累以及运动知识技能匮乏。  相似文献   

2.
采取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与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首都医科大学08级学生。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在体育态度与体育健康方面普遍好与女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情况与学生锻炼意识、习惯存在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次数、时间和强度、选择项目和锻炼场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够,大部分学生忽视体育锻炼,锻炼的强度较小,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研究指出应顺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采用多种锻炼形式,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研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健康的相关度不高,应增加健康指示的内容;测试指标存在相关性差,难度不适当,测试项目的选择和替代性总是还值得研究;分值跨度较大,细化不够;台阶试验和有氧耐力项目的测试不尽合理;测试仪器的质量问题和误差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运动APP借助程序设计、移动终端及互联网络等技术支持,在人体运动数据记录、体质健康改善、锻炼行为养成等方面功效显著。体育健康课程设置、锻炼行为态度、社会大众支持等多因素制约导致运动APP功效不如预期,由此切入研究,以期提高运动APP跑步锻炼健康效益、剖析锻炼行为变化、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本文以运动APP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取样XX学院在校大学生“运动世界”APP用户为样本对象。研究结果发现:(1)运动APP功效主要表现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表现能力、增加体育锻炼行为与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社交媒介交流互动、丰富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等方面。(2)“运动世界”APP用户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五项体质健康测试,在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体育锻炼行为控制感、体育锻炼情感体验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且呈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运动APP在提高人体活动跑量及体质健康方面呈正效应,运动APP设计、体育课程设置及锻炼行为态度等综合因素影响其发挥最大健康功效。(2)应通过运动APP校园跑可以丰富“体育课堂+业余时间”综合身体锻炼内容方法,科学合理调整体育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2991名大学生的体质情况和影响体质的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体重指数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不及格5.6%、及格52.6%、良好37.8%、优秀4.0%。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体重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12,8.62,16.12,30.36,278.46,220.88,38.97,341.89,P值<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因素中,女生、农村、非独生子女、一二年级与大学生体质优秀呈负相关,每周锻炼次数≥5次、每次锻炼时间≥60分与大学生体质优秀呈正相关,高油高脂饮食、肥胖与大学生体质优秀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次数、时间、饮食习惯、体重指数有关,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健康营养的饮食、控制BMI是提升体质建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以2005、2010年福建省中学生体质调研的机能、素质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与2000年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中学生肺活量,城乡中学生50米跑,城男、乡男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跑总体水平提高,但城市总学生肺活量,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对此,我们应该完善相关体育法规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权利,提高学生锻炼的自主性,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相似文献   

8.
<正>居家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实施的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的家庭锻炼方式,是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和健康行为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居家体育锻炼方案是消除"锻炼盲"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实践认为有效设计家庭体育锻炼方案应做到生活化、自主化、简便化、趣味化和"精""准"化。一、生活化居家体育锻炼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调味剂"和"必需品"。第一,器材使用生活化。居家环境中随处可见的、触手可及的纯净水水桶、米袋、油壶等物品都可以当作健身器材。如,俯卧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科学指导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提高居家体育锻炼的效果,增强免疫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防控疫情,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七结合"。一、安全性与适宜性相结合居家体育锻炼一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条件、每个家庭成员体质状况和每个学生的特点,利用适宜锻炼的时间和空间,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安排适宜的运动量,把安全性与适宜性相结合,以适宜家庭成员安全参与。如,支撑与平衡、广播操、模仿拍皮球等各种动作,每次把握好练习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王茹  李卫东 《体育世界》2010,(10):78-80
本文以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促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来检验其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质和体育锻炼态度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健康促进计划实验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在身体素质测试有着显著性提高。体育锻炼态度各个因子上有着显著的变化。健康促进计划对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与锻炼态度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祝平 《精武》2012,(4):89-90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替代了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办法,在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而展开的,要求学生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自己有一定的锻炼能力,为终身展开运动奠定基础,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郑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2年秋开始在中小学学校试行,为了加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广,郑州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从2003起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替代"体育考试"的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实验,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郑州市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考试的效果、成绩变化、存在不足、实施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结论和建议,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广和今后体育考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体质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处方式锻炼,力求为他们的体育锻炼探寻针对性强、科学有效和定量化的方案。学生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处方式锻炼可以明显改善体制。学生应积极进行处方式锻炼,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新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使我们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便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进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使学生打好终生体育的基础。本文对北京邮电大学96级新生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的体育锻炼方面的现状以及了解他们的体育锻炼的需求。针对新生锻炼特点,提出对开展高等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看法与建议,为促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和进一步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作用机制,即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是否会通过目标自我一致的中介作用,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产生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样本来自于湖南8所高校的1624名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结果表明:(1)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目标自我一致、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3)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4)目标自我一致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自主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控制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一、理论课-体能锻炼(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展体能对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2.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价方法。3.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二)教学方法和措施结合ppt讲解发展体能对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价方法,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试行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锻炼效果好、实效性强、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和少数运动技能项目,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清华大学自2007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五年来以来,对测试  相似文献   

17.
吴妍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1):123-12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标准》的完善与实施将对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新旧《标准》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为学生、家长、教师更好的解读最新《标准》内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对中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了解的一个重要途经。它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在于推动学校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质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北大学、山西大学2002~2004届硕士研究生的体质与生活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生生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女生饮食习惯、吸烟状况优于男生;男生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生;(2)研究生的体育锻炼与其体质水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锻炼人群体质健康述评优于不锻炼人群,并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疫情居家期间的认知、心理、参与度、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得出,学生对居家锻炼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认知程度较高,平和的心理状态居多;随着风险等级增高,焦虑和抑郁情况递增;居家锻炼以力量及有氧健身等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为主,坚持锻炼的比例不高,运动负荷偏小,晚上锻炼的人数最多,锻炼方式多样化,且随意性大,计划性不强;网络查询、学校网课及电视媒体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体育网课效果不理想,锻炼的科学性有待提升;自身的锻炼兴趣和习惯是影响锻炼的主要动因,次要动因为场地、器材和氛围等客观因素。因此,建议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强科学居家锻炼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积极发挥体育网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各类线上体育锻炼APP的辅助和监督作用,加强居家锻炼体育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高居家锻炼的趣味性、实用性、智能化和安全性,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